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敏

作品数:1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进修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诗歌
  • 3篇新诗
  • 2篇意象
  • 2篇身份
  • 1篇代文
  • 1篇导师
  • 1篇多么
  • 1篇心灵
  • 1篇悬崖
  • 1篇言说
  • 1篇言说方式
  • 1篇眼中
  • 1篇萤火虫
  • 1篇忧郁
  • 1篇有感
  • 1篇语言
  • 1篇约稿
  • 1篇色花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机构

  • 10篇北京语言大学
  • 8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8篇连敏
  • 2篇罗振亚
  • 2篇肖伟胜
  • 2篇张清华
  • 1篇王旭
  • 1篇何其芳
  • 1篇张晓红

传媒

  • 2篇扬子江(诗刊...
  • 2篇创作与评论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诗探索
  • 1篇小学语文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骨为灯:照亮回忆与灵魂
2014年
他不是一个观念性的写作者,也并非一个抱有雄心抒写历史的诗人,尽管可以看见他建立某种散文诗秩序的努力;他的散文诗中那极具生命力和爆发力的意象和多少带有寓言化、超验性的笔调验证了诗歌是“诗与诗人之间的相互寻找”;他的诗歌语言激越而奔放、温柔而澄澈,其极具个性的写作视域、想象空间和言说方式都使得他成为辨识度很高的“歌者”。
连敏
关键词:灵魂回忆诗歌语言言说方式写作者观念性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修改及发表始末被引量:2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经历了数月修改、被退稿、被索稿、被加"按语"在《诗刊》发表及被批判的曲折过程,这一过程留下了当年看待诗歌的眼光和独特方式,这其中的变化反映出作者、作品、读者、刊物、时代环境之间互相选择、相互规避的错综复杂的内在冲突。笔者试图把《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置于具体的文化历史时空的各种关系中去理解,通过"原稿本"和"《诗刊》本"的不同及发表始末勾勒特定年代诗歌批评的生产及其复杂蕴含。
连敏
关键词:美学原则诗歌批评历史时空
欢乐
2005年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何其芳沈泽宜唐晓渡罗振亚张清华肖伟胜连敏
关键词:忧郁心灵萤火虫悲伤博士生导师
神女峰
2005年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
舒婷沈泽宜唐晓渡罗振亚张清华肖伟胜连敏
关键词:爱情观女贞子色花背叛爱人悬崖
白日梦与乌有之地——论路也的诗歌
2013年
这是路也《白日梦》中的最后两节。我以为“白日梦”很能说明路也与诗歌之间亲昵又冲突的关系,通过这样一种梦的形式,诗人与诗歌,与世界发生某种或深或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说是与生俱来、深人骨髓、不切实际、奋不顾身的。如果模仿诗人的笔法来注解的话,就是—~个山东姑娘爱上了诗歌。
连敏
关键词:诗歌诗人
特定年代的诗歌生产——《诗刊》(1957—1964)作为研究对象的提出与思考
2011年
《诗刊》是新诗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对它由表及里的研究可开拓当代期刊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从制度和细节各方面观察当代诗歌史的实际形态。笔者把诞生于1957年,终止于1964年的《诗刊》分为四个阶段,粗略地勾勒出每一个阶段《诗刊》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内涵及各阶段间的承继线索,从而串联出一个国家级的诗歌刊物发展的整体脉络。从中不仅能看出刊物的创立、传播、编撰、自我定位、接受、终止等诸多环节,还能够揭示在特定年代的诗歌场域中新诗的功能、特征、形象等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从更高视点理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的形成,还是从更微观的角度理解中国50年代至60年代主流诗歌的嬗变,都有必要对《诗刊》进行全新研究与深入探讨。
连敏
关键词:新诗
怎样教小学生欣赏诗歌
2008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无达诂”等表述都说明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切入点,就能更有效地解读诗歌,并且有独到的发现。本文拟从诗歌的意境、意象、语言、想象等几个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谈谈如何对诗歌进行鉴赏。
连敏
关键词:小学生诗歌哈姆雷特
论作为《诗刊》主编的臧克家
2006年
臧克家任《诗刊》主编时,显示出融参政、学术、文学或官员、编辑、诗人三位一体的主体性质和社会角色。笔者从零碎的材料“串联”出的微言大义中发现,在文学权力者“收编”桎梏缝隙中生存的臧克家,并没有分享到决定性的权力,在主持《诗刊》工作时陷入一种身份认同危机。在私人空间、公共空间的写作和言说都处在权力的阴影之下,他担任《诗刊》主编的意义在于它展示了复合型主体在诗歌、政治的合力共振中对文化建设所产生的正、负效应。
连敏
关键词:身份权力
《女人》中的女人:翟永明和普拉斯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以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说为理论依托,加以女性主义的阐发。围绕主题和意象探讨翟永明如何借鉴和吸收普拉斯的诗歌元素,如何运用文本策略摆脱诗人楷模的束缚,写成一组才气逼人、意义深远的诗歌。
张晓红连敏
关键词:互文性作家身份
阿毛诗歌意象之变奏
2010年
石头、星星、水、风、镜子、玫瑰、火车这几个意象贯穿了阿毛整个创作过程。这些意象不仅表现出原型意义,还被诗人赋予了现代性,它们一起指向生命的源头及对自我的认识,与此同时,意象的变奏也揭示出阿毛前后期诗风的变与不变。
连敏
关键词:诗歌意象变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