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岳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梗死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7篇动脉
  • 4篇动脉供血
  • 4篇动脉供血不足
  • 4篇椎底动脉
  • 4篇椎底动脉供血...
  • 4篇供血
  • 4篇供血不足
  • 4篇磁共振
  • 4篇大脑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血管造影

机构

  • 17篇辽宁省人民医...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自贡市第三人...

作者

  • 19篇辛岳
  • 12篇王玉洁
  • 6篇陈晓虹
  • 5篇王健
  • 2篇郭婷婷
  • 2篇田英
  • 2篇张碧莹
  • 2篇田英
  • 1篇白璇
  • 1篇柳忠兰
  • 1篇黄照
  • 1篇李忠
  • 1篇蔺慕慧
  • 1篇姜新
  • 1篇孙虹
  • 1篇李新辉
  • 1篇蔺慕会
  • 1篇于金梅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侧小脑急性梗死模式观察与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双侧小脑急性梗死模式和可能的病因机制。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140例,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单侧小脑梗死(UCI)组98例和双侧小脑梗死(BCI)组42例,对比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2组视物旋转、耳聋耳鸣、头痛、小脑后下动脉(PICA)区域性梗死、PICA小梗死、小脑下前动脉(AICA)区域性梗死、AICA小梗死、分水岭梗死、伴延髓梗死及伴右椎动脉狭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I组脑卒中史、SCA区域性梗死、SCA小梗死(54.76%vs 23.47%)、伴脑桥梗死、伴中脑梗死、伴其他后循环梗死、伴前循环梗死、伴左椎动脉狭窄、伴基底动脉狭窄比率明显高于UCI组,单纯头晕(23.81%vs 59.18%)、走路不稳症状(28.57%vs 48.98%)明显低于U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A区域性梗死(95%CI:0.550~0.685,P=0.011)和SCA小梗死(95%CI:0.098~0.891,P=0.030)与BCI独立相关。结论 BCI患者临床症状较UCI复杂、SCA供血区的区域性梗死和小梗死较多见,多伴有小脑以外的后循环梗死及基底动脉狭窄。
张伟晴蔡俊秀樊露王健辛岳王玉洁
关键词:脑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心房颤动
叶酸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服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30例,各给予不同剂量的叶酸,A组2.5mg,1次/d,B组5.0mg,1次/d。2组均同时联合服用维生素B610mg,1次/d;维生素B120.5mg,1次/d。分别于治疗前(入院48h内)、治疗15d后采血检测Hcy浓度。结果 (1)各组血浆Hcy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剂量叶酸治疗后血浆Hcy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有明显效果;应用叶酸2.5mg即可明显降低Hcy。
辛岳蔺慕会
关键词: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20年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是一种与后循环动脉(包括颅内外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灌注不足、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相关的急性缺血性临床综合征,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1-2]。与前循环比较,后循环的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中以脑干最为特殊,因为走行于脑干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密集、核团多[3]。
蔡俊秀辛岳吴秀美王玉洁
关键词:脑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磁共振成像
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脑梗死分布关系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与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229例,根据有无VAH分为VAH组116例和非VAH组113例,比较2组间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分析VAH同侧和VAH对侧后循环脑梗死分布的关系。结果 VAH组合并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比例高于非VAH组(28.45%vs 10.62%,P=0.001);VAH组同侧近段梗死和颅内段椎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VAH对侧(15.52%vs 6.90%,P=0.003;10.34%vs 2.59%,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H组合并FTP的概率较非VAH组高(OR=2.932,95%CI:1.403~6.130,P=0.004);VAH组同侧近段梗死和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均高于VAH对侧(OR=4.397,95%CI:1.417~13.642,P=0.010;OR=11.996,95%CI:2.083~69.087,P=0.005);VAH组同侧基底动脉弯曲凸向多于VAH对侧(OR=4.076,95%CI:2.236~7.431,P=0.000)。结论 VAH同侧较VAH对侧后循环近段梗死发生率高。
徐萌萌王玉洁辛岳武青叶慧茸王健
关键词:椎动脉脑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梗死大脑后动脉
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经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经典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指血液成分降解产物含铁血黄素呈线样沉积在幕下及脊髓表面,伴或不伴幕上大脑半球受累。其典型三联征包括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痴呆[1-2]。
樊露葛永桂辛岳王玉洁
关键词:痴呆中枢神经系统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小脑共济失调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符合脑梗死诊断的4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经过MRI证实为胼胝体梗死。结果胼胝体梗死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1.9%。7例CT扫描未显示胼胝体梗死,经非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另1例经增强M刚检查显示病灶。梗死灶可仅累及胼胝体(膝部、体部或压部),也可合并额叶、枕叶和丘脑梗死。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因具体病灶部位而异。单纯胼胝体体部梗死主要表现为对侧肢体轻瘫、共济失调和左侧肢体失用;胼胝体膝部梗死主要表现为以对侧下肢为重的瘫痪或对侧下肢轻瘫;胼胝体压部梗死可表现为肢体瘫痪和眩晕;胼胝体腔隙性梗死可无明显临床表现。合并额叶和丘脑梗死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包括智能障碍、语言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结论胼胝体梗死少见,MRI是确诊依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胼胝体梗死部位以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梗死有关。
李新辉王玉洁白璇辛岳
关键词:脑梗死胼胝体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伴有同侧面神经 外展神经麻痹的Wallenberge综合征1例
2012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以“突发头晕20h”为主诉入院。入院当日晨起床时患者感到头晕,并有恶心、呕吐,当日上午来诊,门诊神经系统查体及头部CT扫描均未见异常,按“脑供血不足”给予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当日晚5时休息后起床时患者再次出现头晕加重及恶心、呕吐,并伴呛咳及视物成双,因症状不缓解,于翌日凌晨3时来诊。
辛岳陈晓虹孙虹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不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部位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讨不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PPI-BAS)部位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桥旁正中梗死(PPI)患者150例,将PPI-BAS按梗死部位分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组(vPPI-BAS)及未累及脑桥腹侧表面组(dPPI-BAS),以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PPI+BAS)为对照,比较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颅内颈内动脉系狭窄(ICAS)、颅外动脉粥样硬化(EAAS)、基底动脉高信号、梗死灶层面数≥2层、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疏松(LA)是否有差异。结果 150例患者中dPPI-BAS组41例(27.3%),vPPI-BAS组65例(43.3%),PPI+BAS组44例(29.3%),三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LA分级、LI分级、ICAS、EAAS、基底动脉高信号、梗死灶层面数≥2层及END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vPPI-BAS组与PPI+BAS组各因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PI+BAS组比较,dPPI-BAS组冠心病、糖尿病、ICAS、EAAS、基底动脉高信号、梗死灶层面数≥2和END的发生率低,而高血压、LA、LI的发生率高(P<0.05)。vPPI-BAS组与dPPI-BAS组比较,vPPI-BAS组ICAS、EAAS、梗死灶层面数≥2层和END发生率高,dPPI-BAS组高血压、LA和LI发生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分级是dPPI-B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PPI-BAS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引起,dPPI-BAS多由小血管病机制引起。
郭婷婷田英辛岳王健王玉洁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1的表达
2007年
目的研究Caspase-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Longa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分别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带凋亡细胞与Caspase-1的表达。结果在缺血中心区Caspase-1及凋亡细胞主要见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在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与Caspase-1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表达不明显,于缺血再灌注24-48h则明显表达。结论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Caspase-1参与了其损伤过程。
辛岳陈晓虹柳忠兰
关键词:脑缺血凋亡CASPASE-1半暗带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PCI患者297例,将其分为END组33例及非END组264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点,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 END组女性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段脑梗死、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和大脑后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8%vs29.17%,5.00(3.00,8.00)分vs 3.00(1.00,4.00)分,87.88%vs 55.68%,48.48%vs 30.30%,39.39%vs 15.91%,36.36%vs 15.15%,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478,95%CI:1.124~5.461,P=0.024)和中段脑梗死(OR=4.444,95%CI:1.450~13.621,P=0.009)是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PCI患者中,女性和中段脑梗死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蔡俊秀樊露张伟晴辛岳王玉洁
关键词:脑梗死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心房颤动大脑后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