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凤芝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分析及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辛凤芝张海红刘艳华王岩
- 关键词: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 脑功能损伤引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通过分析脑功能损伤引发心律失常(Arrhythmia,AHM)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提高对脑功能损伤引发AHM的认识,减少病死率。方法326例脑功能损伤引发心律失常患者均于发病48h内行颅脑CT检查,来诊4d内行ECG或/和Holter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跟踪复查。结果(1)脑出血性患者引发AHM的几率高于脑梗死性患者(P<0.05);(2)左侧基底核-丘脑及大脑皮质功能损伤引发的缓慢型AHM多于右侧(P<0.05),右侧基底核-丘脑及大脑皮质功能损伤引发的快速型AHM多于左侧(P<0.05)。结论(1)左侧大脑半球以支配副交感神经为主,右侧大脑半球以支配交感神经为主;(2)左侧岛叶皮质受刺激引发缓慢型AHM,右侧岛叶皮质受刺激引发快速型AHM;(3)脑功能损伤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并在心肌积聚,造成心肌损害,引发AHM。
- 刘彦茹哈尔滨工杨东辉辛凤芝
- 关键词:心律失常脑损伤脑血管意外
- 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不典型右室梗死心电图分析
- 2002年
- 辛凤芝刘霞薛艳华
- 关键词:心肌梗死合并症右室梗死心电图
- 自律性房速伴室内差传蝉联现象酷似室速1例
- 2001年
- 辛凤芝杨爱芝尤跃林
- 关键词:并发症室速误诊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对比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与院内溶栓治疗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血管再通率、心源性休克及一年内生存率。方法应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先静脉注射15mg,继而30min内静脉滴注50mg,期后60min内再静脉滴注35mg。结果经统计学处理,A组(院前溶栓组)比B组(院内溶栓组)溶栓时间提前了(150±150)min;血管再通率提高了13.00%,!2=4.13;心源性休克减少了7.27%,!2=1.45,P>0.05;一年内生存率提高了12.62%,!2=4.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比C组(PCI组)溶栓时间提前了(190±160)min;血管再通率提高了1.98%,!2=0.012;一年内生存率提高了0.68%,!2=0.015;心源性休克减少了15.5%,!2=5.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比院内溶栓治疗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争取了溶栓时间、降低了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及生存率。
- 刘彦茹焦志勤杨东辉辛凤芝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肌梗塞血栓溶解疗法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非典型ST-T演变3例
- 2001年
- 辛凤芝张丛梅刘霞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酶改变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RP和TnI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2002年
-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TnI)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测定 30例UA患者和 11例稳定性心绞痛 (SA)患者血清CRP和TnI,并与CK -MB相比较 ,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 1~ 3个月中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 UA组患者血清CRP含量为 (8.5 6± 2 .0 5 )mg L ,与SA组 (2 .31± 0 .5 9)mg L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UA组患者血清TnI含量为 (4 .2 5± 1.32 )ng ml,与SA组(0 .2 7± 0 .11)ng m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3)。UA组患者血清CRP含量与TnI含量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r =0 .5 7,P =0 .0 0 6 )。伴有CRP及TnI升高的UA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正常患者相比明显增多 (P分别为0 .0 0 3和 0 .0 2 ) ,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炎症反应是UA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UA中存在微小心肌损伤 ,TnI是判断微小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
- 王岩辛凤芝曹唯李学奇王慧斌丁新民
- 关键词:血清不稳定性心绞痛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
- 心室分离2例被引量:2
- 2002年
- 辛凤芝张海红王岩
- 关键词:心室分离心电图病例报告
- 致死量普罗帕酮导致致命性不良反应1例报道被引量:1
- 2001年
- 辛凤芝杨爱芝尤跃林
- 关键词:普罗帕酮药物不良反应致死量
- 移植心冠状动脉增殖性心脏病的预防与监测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 5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受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心脏移植后使用祛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 ,观察心电图ST T改变、临床症状 (如胸痛等 )、血压、血糖、血脂 ,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5例患者术后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1~ 3次 ,均出现心电图多个导联T波倒置及ST段轻度下移 ,1年后ST T改变恢复正常 ,1例患者血糖长期升高 ,1例血脂升高 ,2例出现血压升高 ,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对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应注意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预防与监测 ,定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赵统兵崔林张鹤萍辛凤芝王璞
- 关键词:心脏移植移植物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