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洁

作品数:14 被引量:11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肾脏
  • 2篇肾脏损伤
  • 2篇尿N-乙酰-...
  • 2篇尿微量白蛋白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葡萄糖
  • 2篇综合征
  • 2篇微量白蛋白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聚体
  • 2篇抗凝
  • 2篇护理
  • 2篇二聚体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瑞典隆德大学

作者

  • 14篇赵洁
  • 9篇吴俊
  • 5篇贾玫
  • 2篇赵京忠
  • 2篇赵磊
  • 2篇宋英
  • 1篇马玉良
  • 1篇于贵杰
  • 1篇张正
  • 1篇张爱民
  • 1篇陆松松
  • 1篇饶慧瑛
  • 1篇刘宁
  • 1篇刘金荣
  • 1篇岳志红
  • 1篇杨敏
  • 1篇王春燕
  • 1篇刘峰
  • 1篇王晓晓
  • 1篇苏玉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2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内源性抗凝能力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内源性抗凝能力及其在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骨折后下肢DVT患者95例作为DVT组,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收集患者术后第3天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标本,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用Thrombopath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内源性抗凝能力指标Protac凝血抑制率(PICI);收集患者血清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DVT组FDP、DD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VT组PICI(%)低于健康人对照组(82.8±7.2 vs 87.8±3.6,P<0.01);DVT组≥65岁患者较<65岁患者PICI下降约4.8%(P<0.05);当PICI的cut-off值为84.2%时,卡方检验显示,DVT与健康人对照组PICI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ICI与FDP、DD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8、-0.336和0.284,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I是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OR值为1.243(P<0.01)。结论骨折后血栓患者的内源性抗凝能力降低。
苏玉赵洁吴俊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骨折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凝血指标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支架置入术(PCI)凝血指标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支架置入术患者34例,分别于介入前及术后1、4、24、48h留取血样,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不同时间段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I术后TAT持续增高,蛋白C、抗凝血酶持续下降,vWF、D-二聚体持续升高与TAT相一致,纤维蛋白原呈一过性降低。结论PCI术后存在凝血酶产生增加与vWF、D-二聚体的增高时相一致,同时抗凝血系统蛋白活性下降。凝血高活性至少持续48h,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吴俊杨敏赵洁张正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置入术凝血酶抗凝血酶蛋白C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讨论与分析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后会具有的临床效果与成效。方法 选择研究与分析的讨论对象是在消化内科中需要医治的两百例病患。通过查阅他(她)们的住院记录,按照他(她)们住院的先后顺序,按照病患的住院时间为2020年一月到2022年三月对其进行筛选。之后,将两百例病患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患各一百例,其中对对照组的病患按照常规消化内科的护理干预来照顾,但对于观察组的病患需要对他(她)们进行细节护理方面的干预。结果 第一,对于病患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尿失禁、便血、以及头晕)以及他(她)们的心理方面的改善,观察组病患对细节护理的满意程度显然要高于对照组的病患对细节护理的满意程度,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第二,对消化内科的病患进行细节护理后,观察组的病患在自我管理(如自我护理的技能方面、管理方面、以及责任性方面)与依从性方面的概率明天要不对照组的病患在这两方面的概率要高,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相对于细节护理在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程度这两方面来说,观察组的病患对这两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的病患两方面的满意程度,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这些消化内科的病患,对他(她)们应用了细节护理干预,除了可以有效的缓解随时间会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以及提升他(她)们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这些病患的焦虑以及抑郁等一些负面的情绪,同时还可以充分的提高病患的依从性以及他(她)们对医院方面的满意程度。因此,对于医院来说,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是需要临床上关注的。
赵洁
关键词:护理质量满意度细节护理消化内科
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脂类、血糖(GLU)、胰岛素(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间的相关关系。方法:127例EH患者及76例健康对照者,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空腹GLU、INS、ACE、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和服糖后两小时CLU INS。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结果:(1)127例EH患者血压与年龄,BMI、IR、TG、LDL和服糖后两小时GLU INS呈显著正相关;(2)血压与HDL、空腹GLU无相关性;(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R和BMI是影响血压最重要的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当高血压合并肥胖时,IR更为明显。高血压病与糖尿病(DM)和心血管疾病间有许多共同的发病基础。
贾玫陈安玲王春燕赵洁张爱民
关键词:高血压体重指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脂类血糖胰岛素
二次谐波/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肝纤维化的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获取MCD饮食小鼠不同时间点(0、4、8、12、16、20和24周)的肝组织标本,行HE、Masson和天狼猩红(SR)染色,并计算胶原蛋白比例面积(CPA)和羟脯氨酸(HYP)。使用SHG/TPEF纤维成像技术分析100个胶原参数。以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纤维化分期(S0~S4)为标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模型分析胶原参数,并对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同时与CPA、HYP进行比较。结果 在MCD小鼠模型中,HE和SR染色后可以观察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小叶内脂肪变形成,纤维化逐渐加重。分别基于造模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选出26和27个参数;进一步采用SVM模型分析筛选出7个共同参数(#StrCV、#ShortStrCV、#ThickStrCV、#StrPTAgg、#StrPSAgg、#LongStrPSAgg和StrLengthPSAgg)并进行论证,7个参数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0.923, P <0.05,与不同时间点相关的AUC为:0.823~0.976, P <0.05。进一步比较7个参数和CPA及HYP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分期0 vs 1~4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其他分期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同样在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造模早期0 vs 4周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造模4周后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结论 7个与纤维化阶段和不同时间点相关的参数组合,可以准确反映MCD诱导的NAFLD模型不同分期和不同时间点的肝纤维化变化,可用于该模型中以定量的方式具体、准确地监测肝纤维化进展。
王晓晓赵洁李晓鹤饶慧瑛魏来刘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
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2
2014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酶活性(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冠心病患者150例,健康对照者130名,采集临床资料,检测血清Lp-PLA2、hs-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Lp-PLA2的酶活性,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及hs-CRP含量.同时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MB亚型(CK MB).患者组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确认累及冠状动脉的病变血管数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3.62±13.23)g/L,5.09 mg/L(95% CI:0.56 ~74.15),173.0 mg/L(95%CI:103.0~966.5),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1.49±7.63) g/L,2.61 mg/L(95% CI:0.37~45.12),68.0mg/L(95%CI:48.0~5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U=67.52,U=37.84,P均<0.001).冠心病组的Lp-PLA2与LDL相关(r=0.487,P<0.001),与心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r =0.260,P=0.018).D-二聚体与hs-CRP相关(r=0.263,P=0.011),且与心功能等级相关(F=23.78,P=0.001).结论 Lp-PLA2主要和脂类的代谢,特别是LDL代谢相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hs-CRP与D-二聚体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相关,表明炎症和血栓形成及心肌损伤存在密切关系.D-二聚体和心功能等级相关,心功能的降低更易于D-二聚体升高及血栓形成.对于冠心病患者,Lp-PLA2、hs-CRP与D-二聚体与冠脉损伤直接相关,它们是良好的临床预后指标.
赵洁吴俊贾玫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检测早期损害中的应用
赵洁贾玫吴俊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肾脏损伤
常光全自动电泳仪测定血清蛋白的方法学评价
2006年
目的评价日本常光CTE-1000型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蛋白电泳的性能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与法国SEBIA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比较,做相关性检验。用健康体检标本做室内正常参考值。结果与SEBIA电泳仪比较,5种蛋白组分的相关系数为:0.805—0.970。室内正常参考值为:白蛋白62.1%-67.9%、α2 1.9%-2.7%、α2 26,3%^.8.1%、β 8.4%-10.8%、γ球蛋白13.3%-18.5%。结论CTE-1000型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采用高度全自动化的电泳和染色技术,使得血清蛋白电泳操作简便,图谱清晰,分辨率高,结果准确;并具有特有的蛋白电泳病理解析系统,对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岳志红赵洁贾玫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
D-二聚体是筛除低临床概率肺栓塞的有效指标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辅助检查在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诊断和非诊断肺栓塞的患者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lowerextremityDopplerultrasoundDUS),胸部螺旋CT(chestspiralComputerTomographyCT)的结果,找出合适敏感度和特异度的方法。结果D-二聚体是筛除肺栓塞的良好指标,其医学决定性水平宜在500μg/L;临床概率低的患者总体D-二聚体偏高;确诊肺栓塞的患者检查敏感度分别为D-二聚体80%、螺旋CT90%、下肢静脉超声60%;对于低临床概率患者,D-二聚体阴性可以有效除外肺栓塞,漏诊率7.7%。结论D-二聚体在医学决定性水平为500μg/L时,是一项高敏感度和阴性预计值的指标,尤其适合临床低概率患者的筛除,配合螺旋CT,可以很好地辅助肺栓塞的诊断。
吴俊赵洁于贵杰刘金荣
关键词:肺栓塞D-二聚体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浆可溶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和Tyro3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生长抑制特异性蛋白6(Gas6)系统可溶性受体Axl、Mer和Tvr03的浓度,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的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ACS组[平均年龄(63.54-14.5)岁,男40例,女26例],42例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0.8±18.3)岁,男23例,女19例]。ACS患者在PCI术前及PCI后1h、4h、24h采集柠檬酸钠抗凝全血,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于门诊采血。分离血浆,ELISA试剂盒检测ACS患者血浆Gas6,可溶性受体Axl(sAx1)、可溶性受体Mer(sMer)、可溶性受体Tyr03(sTyr03)。ELISA试剂盒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ACS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分析它们和临床生化指标及TAT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rank相关性检验,组间差别性检验使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ACS组sMer(中位数28.02μg/L,95%CI14.48—60.47)高于对照组(中位数14.91μg/L,95% vs 7.87~25.86),U=42.5,P〈0.05。ACS组sTyr03(中位数16.91μg/L,95%CI5.81~28.52)高于对照组(中位数9.53μg/L,95%C14.17~24.56),U=127.0,P〈0.05。PCI术后1~24h其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Mer的浓度和凝血酶生成指标(TAT)相关(r=0.9218,P=0.014)。结论ACS患者血浆存在高水平可溶性受体酪氨酸激酶sMer和sTyr03,其浓度于PCI术后24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吴俊Dahlback Bjorn马玉良赵洁宋英陆松松赵京忠赵磊刘宁
关键词: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凝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