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生

作品数:67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介入
  • 16篇肿瘤
  • 14篇血管
  • 13篇影像
  • 12篇影像诊断
  • 11篇成像
  • 9篇灌注
  • 9篇恶性
  • 8篇动脉
  • 8篇造影
  • 8篇介入治疗
  • 6篇药盒
  • 6篇支气管
  • 6篇植入
  • 6篇恶性肿瘤
  • 5篇支气管动脉
  • 5篇晚期
  • 5篇肝脏
  • 4篇血管造影
  • 4篇影像诊断分析

机构

  • 65篇吉林大学中日...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4篇长春市二道区...
  • 4篇辽源市中心医...
  • 4篇辽源矿务局职...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吉林省前卫医...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延边第二人民...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沈阳铁路局中...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敦化市中医院
  • 1篇长春市中医院

作者

  • 66篇赵永生
  • 42篇杨海山
  • 14篇王田蔚
  • 13篇王大伟
  • 7篇杨淑琴
  • 7篇刘烨
  • 6篇马峰
  • 6篇赵锋
  • 6篇刘桂锋
  • 5篇吴晶涛
  • 4篇赵继红
  • 4篇王永亮
  • 4篇王策
  • 4篇袁建军
  • 4篇王宝明
  • 3篇刘云霞
  • 3篇张海峰
  • 3篇仁青次旺
  • 3篇孙微
  • 3篇赵峰

传媒

  • 17篇中国实验诊断...
  • 8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中华临床医学...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国东部第三...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入性药盒置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药盒植入方式方法、疗效及应用情况。方法67例晚期恶性肿瘤,其中肝癌23例,乳癌肝转移2例,结肠癌及胃癌肝转移3例,胰腺癌、胆管癌32例,转移性肺癌5例,卵巢癌4例,采用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胸壁下药盒植入43例,经股动脉穿刺腹壁植入术24例。结果28例肝癌经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治疗3年生存者6例,2年生存者9例,1年生存者8例,半年生存者5例,32例胰腺癌、胆管癌2年生存者为10例,1年生存者13例,半年者为9例,卵巢癌2年者2例,1年者2例,转移性肺癌5例生存者均在1年之内。经药盒注入化疗药。包括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等。每20~30d重复注射1次,肝癌者用碘油化疗药乳剂进行栓塞。结论晚期恶性肿瘤经药盒植入灌注化疗药物,可重复性好,疗效高,副反应及骨髓抑制轻,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赵永生王策杨海山赵继红王田蔚张曼莉史连杰
关键词:介入性转移性肺癌经股动脉穿刺药盒植入植入药盒重复注射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治疗 30例患者 (共计 5 1个股骨头 )。结果 :介入治疗后 ,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为 92 .2 % ,关节功能改善率为 87.5 % ,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增多 ,空白区消失 ,实质期染色扩大增浓 ,髋关节周围侧支循环建立 ,定期复查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曹殿波杨海山赵永生程提龙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成人
实验性犬急性心肌梗塞早期MRI诊断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 MRI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闭胸式方法复制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5只 ,于术前行 MRI平扫 ,术后 1h行 MRI平扫及 Gd- DTPA增强扫描 ,观察不同时间磁共振信号强度改变。结果 :栓塞后 1h平扫 T1WI示正常心肌与梗塞区之间信号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T2 WI示栓塞区信号强度明显增高 ,增强后示栓塞区明显强化。结论 :MRI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杨淑琴于文玲赵永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成像动物实验NMR
三种自制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的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应用聚丙交酯(PLLA)和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LGA)制备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BIS)的性能。方法应用 PLLA 和 PLLGA 制备出 PLLA(A 型)、PLLGA(B 型)、紫杉醇 PLLGA(C 型)3种 BIS,每种15枚,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 A 型 BIS 的径向支撑力为15.7%/0.006 MPa、B 型为16.3%/0.006 MPa、C 型为16.4%/0.006 MPa。A 型的径向支撑力略大于B型和 C 型(F=159.429,P<0.05)。A 型支架的轴向收缩率(10%)和表面覆盖率(16%)低于其他2种 BIS(B 型和 C 型的轴向收缩率均为12%,表面覆盖率均为18%;P<0.05)。结论 3种 BIS 构型、机械特性均符合血管内支架的要求,可用于血管内置入,PLLGA 支架和紫杉醇 PLLGA 支架的机械特性略低于 PLLA 支架。
杨海山王田蔚赵永生王晓彬史美龙
介入治疗对肾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检测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antigen,FⅧR:Ag)在肾癌介入治疗前后的表达,以探讨介入治疗对肾细胞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术前行肾动脉化疗栓塞的肾癌标本15例为实验组,术前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标本12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ⅧR:Ag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FⅧR:Ag表达于术前行或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浆中,肿瘤微血管密度在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的表达较未行肾动脉栓塞的肾癌组织中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肾癌组织血管生成,抑制肾癌的生长和转移。
吴晶涛孙丽光王田蔚赵永生杨海山
关键词:肾细胞癌血管生成介入
自膨式金属内支架在恶性食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评价自膨式金属内支架(SEMS)治疗恶性食管梗阻的疗效。方法:38例恶性食管狭窄患者在荧光屏监视下置入42枚支架,包括带膜支架和裸露支架,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结果:42枚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自膨式金属内支架缓解食管梗阻简单、快速、安全、有效。
杨海山张林波赵永生王田蔚柳林
关键词: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恶性食管梗阻食管肿瘤
地塞米松在介入栓塞治疗后止痛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作为术后栓塞止痛剂,观察栓塞术后病人的止痛情况。材料与方法介入栓塞疗法是目前许多疾病治疗的首选疗法,疼痛是术后并发症之一。本实验对100例栓塞术后病人的止痛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人每天给予地塞米松10~20mg肌肉注射,连续3d;对照组每人每天200mg曲马多口服。结果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止痛作用(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作为栓塞术后止痛的一线药物。
金仲慧杨海山赵永生张海峰
关键词:地塞米松栓塞介入
大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附43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急性大咯血的可行性,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咯血病人,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癌4例,支气管动脉畸形5例,肺结核5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条、丝线或钢圈50次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43例大咯血患者有效率100%。43例均在术后12h内咯血停止,经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支气管扩者有4例半年后复发,肺癌者有2例1个月后复发;支气管动脉畸形者有1例8年后复发。再次栓塞治疗,咯血均停止。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安全、有效、迅速止血方法。除肿瘤所致外远期止血效果均较好,并发症少。
赵永生王平杨海山张曼莉张俊波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支气管扩张
脂肪化生型脑膜瘤1例
2012年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患者女性,74岁。因四肢无力伴头晕及恶心4天入院。患者缘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伴头晕及恶心。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及判断力未见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间接光反射灵敏。左侧上下肢肌力Ⅲ级,右侧上下肢肌力V级。1.2影像学表现头颅MRI检查示:
刘帅君马峰赵永生李祎
关键词:脑膜瘤头颅MRI检查化生脂肪四肢无力下肢肌力
64例晚期肺癌局部强化及肢体循环阻断治疗
1991年
住院64例晚期肺癌,随机抽样分2组,即ADMD大剂量治疗组和ADMD常量治疗组。2组分别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局部药物灌注治疗,同时行部分肢体循环阻断治疗,经14~30天后,ADMD大剂量治疗组与ADMD常量治疗组疗效对比,有高度显著差异,局部大量灌注强化及部分肢体阻断治疗,明显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疗效,保护了骨髓功能。
王每先李立郭全新刘晶杨海山赵峰杨淑琴王大伟赵永生
关键词:肺癌支气管动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