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峰

作品数:115 被引量:455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5篇储层
  • 23篇钻井
  • 16篇砂岩
  • 13篇压裂
  • 13篇暂堵
  • 13篇孔隙
  • 12篇油田
  • 12篇钻井液
  • 10篇低渗
  • 10篇致密砂岩
  • 10篇气藏
  • 8篇堵剂
  • 8篇暂堵剂
  • 8篇气田
  • 7篇页岩
  • 7篇水力裂缝
  • 7篇盆地
  • 7篇流体
  • 7篇饱和度
  • 6篇砂岩气藏

机构

  • 114篇西南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塔里...
  • 2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四川川庆井下...

作者

  • 114篇赵峰
  • 60篇唐洪明
  • 24篇郭建春
  • 18篇李皋
  • 17篇孟英峰
  • 11篇王世彬
  • 9篇王猛
  • 9篇王俊杰
  • 8篇张烈辉
  • 8篇万里平
  • 7篇石磊
  • 6篇苟波
  • 6篇高杨
  • 5篇王春华
  • 5篇沈建军
  • 5篇陈华兴
  • 4篇林铁军
  • 4篇卢聪
  • 4篇路千里
  • 4篇谢晓永

传媒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天然气工业
  • 4篇钻井液与完井...
  • 3篇石化技术
  • 3篇油田化学
  • 2篇现代化工
  • 2篇化工设计通讯
  • 2篇钻采工艺
  • 2篇地质找矿论丛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海洋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机械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试采技术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英砂选矿主控因素及方法研究
2023年
为了进一步降低我国页岩气开采成本,实现油气田的高效开发,选取了川北、川南、云南三个产地的四种石英矿矿石样本进行特征分析。明确了石英矿选矿重点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最适合的石英矿矿源。
王维康赵峰闫旭
关键词:石英砂支撑剂水力压裂
不同粒径组合支撑剂对致密砂岩储层导流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采用API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进行不同类型、粒径、组合的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测试实验,研究支撑剂不同粒径组合对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当石英砂与两种不同粒径陶粒组合比例为1∶2∶2和1∶2∶7时,在较高的闭合应力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而且随着闭合应力增加,导流能力下降幅度较小。因此在致密砂岩储层压裂中,可以选择石英与两种不同粒径陶粒组合,保证裂缝在长时间和较高地层压力下,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从而提高致密砂岩气藏的采收率。
祝华军赵峰
关键词:致密砂岩支撑剂裂缝导流能力压裂
延长组长7段低渗致密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对其岩性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孔隙类型进行了分析,用高压压汞法对其孔喉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与铸体薄片等所得结论较一致。研究结果对铸体薄片法与高压压汞法综合表征孔隙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姚宇赵峰王琦王琦
关键词:孔隙结构储集空间扫描电镜压汞法
酸刻蚀-暂堵一体化动态缝宽实验装置及暂堵剂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刻蚀‑暂堵一体化动态缝宽实验装置及暂堵剂评价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酸液储罐、暂堵剂储罐、输送泵、动态缝宽裂缝模拟装置、位移监测仪、液压泵、废液回收储罐、压力表;所述酸液储罐和所述暂堵剂储罐分别与所述输送泵的...
任冀川赵峰郭建春苟波苟兴豪詹立
黑云母水化机理及对注水开发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从黑云母的化学结构和结晶形态出发,本质上分析了黑云母的水化机理,黑云母水化的实质是层间域中K+被其他大分子或离子替换,是一个释放K+的过程。水化过程可分为解理缝裂开、边缘断裂分散为特征的边缘水化阶段和解理缝消失、颗粒呈鳞片状为特征的完全水化阶段。黑云母一旦在储层中水化,晶体结构膨胀,部分边缘颗粒逐渐脱落,随水动力分散运移,堵塞孔喉,易造成储层损害。含黑云母储层在注水开发中应该提高K+浓度,防止云母水化产物产生的水敏和速敏损害,以保护储集层。
邢希金赵峰
关键词:黑云母水化注水
一种随钻测试储层参数特性并实时调整钻井措施的方法
一种随钻测试储层参特性并实时调整钻井措施的方法,涉及一种储层钻井方法,该方法在钻开储层的很短井段内,以注气方式调节钻井液的液柱压力,使其对储层孔隙压力从欠平衡状态过度到过平衡状态;在由欠到过的过程中,实测储层孔隙压力、渗...
孟英峰李皋陈一健赵峰
文献传递
低渗透致密气藏水基欠平衡钻井损害评价技术被引量:23
2009年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孔喉细小、强亲水、裂缝发育等特点,在作业过程中易于受到损害,即使在欠平衡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损害可能。在水基欠平衡钻井条件下,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主要的损害方式为水锁和应力敏感。利用裂缝可视化测试系统、毛管流动孔隙结构仪等分析测试手段评价了低渗致密气藏的水锁和应力敏感损害。研究表明,低渗致密气藏在欠平衡条件下仍有很强的水锁损害可能,初始渗透率越低,水锁损害程度越大;有效应力一定时,欠压值越小,水锁损害程度越大,过小的欠压值不能起到保护储集层的作用;欠压值一定时,有效应力越大,水锁损害程度越大。目前对欠平衡条件下的水锁损害评价还处于摸索阶段,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储集层原地作业条件的真实模拟以及将室内实验结果应用于现场工程设计。
赵峰唐洪明孟英峰李皋邢希金
关键词:气藏水基钻井液欠平衡钻井
华北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低渗透油藏具有低孔、低渗、大比表面积、裂缝发育等特点,在钻完井过程中易于发生损害,且损害一旦发生便难以解除。本次研究以华北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为例,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手段,系统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在钻完井过程中的损害机理,并对其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钻完井过程中主要的损害机理为水锁、应力敏感、固相侵入和敏感性损害。通过文献调研和室内实验,认为欠平衡钻井技术是低渗透油藏较佳的选择,若将欠平衡钻井与非直井工艺相结合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推荐采用全过程欠平衡钻完井技术;通过精细设计的屏蔽暂堵技术也可获得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梅青唐洪明赵峰
关键词:华北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保护
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雷家地区沙四段致密油的开采和研究刚刚起步,在地质认识方面尚不够深刻。本文通过对雷家地区沙四段岩芯观察、XRD衍射、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CT扫描及氮气吸附等方法对沙四段储层地质特征展开系统分析,结果发现:该区主要发育白云岩,根据组成矿物含量的不同可分为白云岩类、方沸石岩类和泥岩类3大类15种岩;孔隙度分布范围1.68%~11.65%,渗透率介于0.01~6.35 mD,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溶蚀孔、晶间孔、有机质孔裂缝,该区孔隙结构较复杂,存在少量大孔,但主要由纳米孔组成,孔隙分布较为分散,喉道数量少,连通性差;根据该段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空间分布特征,将该段储层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3类,其中孔隙型储层孔隙分布较为分散、连通性较差,裂缝型储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类,裂缝孔隙型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且主要发育在杜家台段。
尹浪赵峰唐洪明舒润彭东宇
关键词:沙四段储层特征孔隙结构储集空间辽河盆地
PL199油田注水过程中损害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PL199油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其正式投入开发不久后,与PL193设计注水量相比,暴露出注入压力高、油井欠注等一系列问题,原油产量明显下降。本文在深化研究该油田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储层敏感性矿物分析、配伍性实验、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室内岩芯驱替、平台水质调研等手段,明确了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L199油田岩石胶结疏松、黏土矿物含量高、层间非均质性强是注水困难的客观因素;储层具有强速敏,注入强度过大是影响注水效果的重要原因;注入水与地层水存在轻度不配伍,不配伍比例在3∶1—1∶3之间;注入40 PV时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弱;水质不达标是注水困难的关键外因,注入水中对储层造成伤害的物质主要为油污、腐蚀产物,其次为少量垢和地层颗粒。针对上述损害机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保证注采平衡,促进高效稳产。
彭东宇唐洪明山金城郑举赵峰
关键词:疏松砂岩配伍性敏感性注水水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