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宝生

作品数:132 被引量:295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4篇食管
  • 51篇食管癌
  • 33篇细胞
  • 27篇术后
  • 19篇肿瘤
  • 18篇手术
  • 16篇预后
  • 16篇鳞癌
  • 15篇食管鳞癌
  • 15篇癌患者
  • 14篇迁移
  • 13篇食管癌患者
  • 13篇食管肿瘤
  • 13篇外科
  • 12篇食管癌术
  • 11篇食管癌术后
  • 10篇复发
  • 8篇预后相关
  • 8篇早期复发
  • 8篇增殖

机构

  • 125篇新乡医学院第...
  • 34篇新乡医学院
  • 5篇济源市第二人...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31篇赵宝生
  • 54篇齐博
  • 50篇刘尚国
  • 45篇秦秀广
  • 44篇李汉臣
  • 28篇王忠民
  • 22篇刘玉珍
  • 17篇姚文健
  • 15篇卢建国
  • 11篇王永连
  • 10篇白玉
  • 10篇王天云
  • 9篇吕靖民
  • 8篇崔玉
  • 7篇王毅
  • 6篇赵红星
  • 6篇李超红
  • 4篇钟根深
  • 4篇陈志军
  • 4篇刘彦轩

传媒

  • 16篇新乡医学院学...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中国医药导报
  • 7篇医学信息(手...
  • 5篇解剖学报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天津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7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预防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09年3月274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采用手工吻合。颈部吻合194例,吻合口狭窄11例,发生率4.01%。其中1例发生于手术1月内,10例发生于手术2月后,4例有反流性食管炎。胸内吻合80例,无隧道式食管全层-胃黏膜腔内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与手术及吻合方式、吻合口部位、反流性食管炎等因素有关。
刘尚国赵宝生王忠民秦秀广齐博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癌吻合口狭窄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5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9.5%。其中有35例心律失常,25例肺部并发症,9例吻合口瘘。经对症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于并发症。经分析发现,术前合并症、吻合位置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肿瘤分期是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年龄也是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应该加强可干预因素的控制,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朱德奇李汉臣赵宝生齐博闫国旗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并发症
敲低ACC1对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敲低ACC1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胶质瘤U251细胞系。实验分为三部分,实验一:通过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低表达ACC1的U251细胞株(shACC1)及其对照(NC),Transwell迁移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B检测ACC1、Vimentin、Fibronectin、N-cadherin、E-cadherin、Slug蛋白表达;实验二:探索并验证敲低ACC1后下游关键分子PAI-1表达量升高。应用其抑制剂PAI-039处理细胞,Transwell迁移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B检测ACC1、PAI-1、Vimentin、Fibronectin、N-cadherin、E-cadherin、Slug蛋白表达;实验三:探索敲低ACC1调节PAI-1的分子机制,检测细胞乙酰辅酶A水平及组蛋白H3乙酰化。使用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C646处理细胞,Transwell迁移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B检测ACC1、H3K9ac、PAI-1、Vimentin、Fibronectin、N-cadherin、E-cadherin、Slug蛋白表达,RT-qPCR检测PAI-1 mRNA水平;每项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实验一:对胶质瘤U251细胞进行慢病毒转染,WB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hACC1组ACC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提示慢病毒转染成功(P<0.01),shACC1组迁移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迁移相关蛋白Vimentin、Fibronectin、N-cadherin、Slug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P<0.01);实验二:与NC组相比,shACC1组PAI-1 mRNA水平上调;进一步使用PAI-1的抑制剂PAI-039,与对照组相比,shACC1+PAI-039组细胞迁移数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迁移相关蛋白Vimentin、Fibronectin、N-cadherin、Slug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P<0.01);实验三:与NC组相比,shACC1组乙酰辅酶A浓度显著增加(P<0.01),H3K9ac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进一步使用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C646处理细胞后,PAI-1 mRNA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hACC1+C646组细胞迁移数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H3K9ac表达水平降低,迁移相关蛋白Vimentin、Fibronectin、N-cadherin、Slug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P<0.01);结论:敲低ACC1通过增加组�
张琳钱河赵宝生高曼棋刘玉珍
关键词:胶质瘤组蛋白乙酰化PAI-1细胞培养迁移
敲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敲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随机分为shNC组、shACC1组、shNC+AEB071组及shACC1+AEB071组,shNC组KYSE450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载体,shACC1组KYSE450细胞转染慢病毒质粒载体,shNC+AEB071组KYSE450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载体后加入5μL浓度为2 mmoL·L^(-1)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AEB071(终浓度为5μmoL·L^(-1)),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转染慢病毒质粒载体后加入5μL浓度为2 mmoL·L^(-1)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AEB071(终浓度为5μmoL·L^(-1))。Transwell法检测各组KYSE450细胞迁移能力;显微镜下观察各组KYSE450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4组KYSE450细胞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组蛋白H3(H3)、乙酰化的组蛋白H3第9赖氨酸(H3K9Ac)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锌指转录因子(Snail)等的表达。结果shACC1组KYSE450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shNC组(P<0.05);shNC+AEB071组与shNC组KYSE450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迁移数显著低于shACC1组(P<0.05)。shNC组KYSE450细胞呈椭圆形上皮样细胞形态,shACC1组KYSE450细胞呈类似于梭形的间质样细胞形态,shNC+AEB071组和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呈椭圆形上皮样细胞形态。shACC1组KYSE450细胞中ACC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shNC组(P<0.05),β-catenin、Vimentin、Snail的相对表达量及H3K9Ac/H3比值显著高于shNC组(P<0.05);shNC+AEB071组与shNC组KYSE450细胞中ACC1、β-catenin、Vimentin、Snail相对表达量及H3K9Ac/H3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CC1+AEB071组KYSE450细胞中β-catenin、Vimentin、Snail的相对表达量及H3K9Ac/H3比值显著低于shACC1组(P<0.05);shACC1+AEB071组与shACC1组KYSE450细胞中ACC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ACC1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KYSE450细胞的迁移,从而
刘富磊刘丹辉唐家萍刘玉珍赵宝生
关键词:蛋白激酶C上皮-间质转化细胞迁移
普萘洛尔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索普萘洛尔对食管鳞癌细胞皮下成瘤和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周期、凋亡、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MTT(噻唑蓝)检测细胞增殖:常规培养食管鳞癌Eca109、KYSE-450、TE-1细胞,设置PBS组(不加Propranolol),加药组(40、60、80、100μmol/L),每组5个复孔,分别处理0、24、48、72 h后,每孔加入MTT 10μl(5 mg/ml),49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Transwell检测迁移:常规培养食管鳞癌Eca109、KYSE-450、TE-1细胞,设置PBS组(不加Propranolol),加药组(40、60μmol/L),每组2个复孔,40 h后拍照,实验重复三次后统计学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常规培养食管鳞癌Eca109、KYSE-450、TE-1细胞,设置PBS组(不加Propranolol),加药组(80μmol/L),固定、染色,检测488 nm处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常规培养食管鳞癌Eca109、KYSE-450细胞,设置PBS组(不加Propranolol),加药组(60、80μmol/L),凝胶电泳,湿法转膜,ECL显影,实验重复三次后统计学分析。裸鼠皮下成瘤实验:10只裸鼠,设置PBS组(不加Propranolol)和Propranolol组(加药组),每组5只,均接种Eca109细胞5×10^(6)cells/100μl于右侧腋下,加药组隔日灌胃,每次0.4 ml(6 mg/kg),期间隔日测量肿瘤大小,持续3周。20 d后处死裸鼠取瘤体组织。结果:结果显示Propranolol可抑制Eca109、KYSE-450、TE-1细胞增殖,48h IC_(50)均为70μmol/L;抑制Eca109、KYSE-450、TE-1细胞迁移,且具浓度依赖性(P<0.05);阻滞Eca109细胞周期于G2/M期,阻滞KYSE-450细胞和TE-1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三种细胞凋亡(P均<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ropranolol处理TE-1细胞12 h、24 h、36 h后LC3荧光强度增加(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PBS组比较,加药组p-mTOR、p-Akt、cyclin D1蛋白表达量下调、cleaved caspase 9蛋白水平上调(均P<0.05);裸鼠皮下成瘤结果显示对照组瘤重(0.91±0.05)g,实验组瘤重(0.65±0.12)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抑�
卓庆娅钱河赵宝生齐博齐博
关键词:普萘洛尔食管鳞癌细胞培养自噬裸鼠
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建立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从新鲜的人食管癌标本上切除肿瘤组织,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原代移植瘤并连续传代3次后,取肿瘤组织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及食管黏膜下,分别观察移植瘤成瘤率、大体及组织形态、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情况。结果皮下移植模型成瘤率60%,为低分化鳞癌,未见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原位移植模型成瘤率80%,与患者原发肿瘤组织形态一致,可见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及肝肺转移。结论初步建立了有效的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及原位移植模型,为食管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姚文健白玉赵宝生
关键词:食管肿瘤肿瘤移植裸鼠
食管癌血液及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08年
采用RT-PCR技术检测5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液及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212枚区域淋巴结(pN0)中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发现15例患者的术前血液中检测到CEA mRNA表达。17例患者的24枚淋巴结检测到CEA mRNA表达。CEA mRNA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血液及淋巴结微转移者3 a生存率均明显低于无微转移者(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血液微转移及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均<0.05)。认为微转移与食管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有关,检测食管癌术前血液及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pN0中CEA mRNA表达,可以诊断食管癌微转移。
刘尚国刘彦轩李汉臣王忠民赵宝生秦秀广齐博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预后
胸腺素β10在人类食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胸腺素β10(Thymosinβ10,Tβ10)在人类食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β10在70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检测结果对术后生存的影响,Life-Ta-bles法估计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食管癌中的阳性率75.71%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中的阳性率23.33%。Tβ10阳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30.2%,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70.6%(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Tβ10及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长度对预后无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Tβ10及淋巴结转移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结论 Tβ10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有显著影响,可能成为人类食管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之一。
刘尚国李汉臣赵宝生王忠民秦秀广齐博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颈上神经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8的表达及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大鼠颈上神经节(SCG)组织中III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和8(mGluR7/8)的表达、定位,以及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对mGluR7和mGluR8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SCG组织中mGluR7和mGluR8的表达。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mGluR7和mGluR8的分布。核浆分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mGluR7和mGluR8在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分布情况。构建6周CIH大鼠模型,CIH组放于低氧小室中:首先向小室内充入100%氮气,使氧浓度分数逐渐降低至6%并维持30 s,然后充入100%氧气,使氧浓度分数回升至21%,作用周期为4 min/次,8 h/d,对照组放于常氧环境中。通过尾动脉血压检测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IH对SCG中mGluR7和mGluR8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大鼠SCG表达mGluR7和mGluR8。mGluR7分布于神经元和小荧光(SIF)细胞,上述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染色阳性,而在卫星胶质细胞(SGCs)、神经纤维和血管中不表达;mGluR8定位于神经元和SIF细胞的胞浆中,而在SGCs、神经纤维和血管中不表达。大鼠SCG核浆蛋白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mGluR7不仅存在于胞浆也存在于胞核蛋白中,而mGluR8仅存在于胞浆蛋白中。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H升高大鼠的收缩压(P<0.0001)、舒张压(P<0.001)和平均动脉压(P<0.0001)。CIH增加mGluR7和mGluR8的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mGluR7和mGluR8均表达于大鼠SCG,但是细胞定位方式不同,CIH升高大鼠血压并增加mGluR7和mGluR8蛋白在SCG的表达水平。
魏茜茜李超红赵晨露赵宝生刘玉珍
关键词:颈上神经节慢性间歇性低氧高血压
VEGFR-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食管癌肿瘤组织中VEGFR-3蛋白的表达,该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及其与肿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和组织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用VEGFR-3多克隆抗体对52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28例食管鳞癌旁组织和28例正常食管组织的石蜡标本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观察、评定VEGFR-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VEGFR-3除在细胞膜有表达外,还表达于间质淋巴管内皮细胞内。正常食管上皮、癌旁组织、食管鳞癌中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7.86%、61.54%,正常食管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与食管鳞癌中VEGFR-3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中VEGFR-3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大小、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分型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鳞癌中,VEGFR-3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其升高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大小及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分型无相关性。VEGFR-3可能在食管鳞癌的生长、转移、侵袭中起重要作用。
卢建国赵香梅赵宝生
关键词:食管鳞癌VEGFR-3免疫组织化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