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1篇血症
  • 1篇鼠肝
  • 1篇鼠肝细胞
  • 1篇术后
  • 1篇衰竭
  • 1篇酮体
  • 1篇切除
  • 1篇切除后
  • 1篇细胞
  • 1篇功能衰竭
  • 1篇分切
  • 1篇肝部
  • 1篇肝部分切除
  • 1篇肝功
  • 1篇肝功能
  • 1篇肝功能衰竭
  • 1篇肝功能损害
  • 1篇肝细胞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曲文志
  • 2篇赵嫚
  • 2篇于作夫
  • 2篇涂巍
  • 2篇胡松
  • 1篇孙文郁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术后败血症患者肝功能损害与一氧化氮产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手术后败血症患者肝功能损害与一氧化氮产生的关系。方法将20例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发生败血症的患者分成两组:存活组、死亡组。在发生败血症之前取血样,并在发生败血症后每隔3d取1次血样,直到患者死亡或出院。分析稳定的NO基团代谢终产物(NOx)和动脉内KBR(AKBR)的关系。结果术后发生败血症的患者中,7例死亡患者的血浆NOx水平比13例存活患者显著增高。死亡组患者的AKBR水平比存活组显著降低,这表明死亡组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损害。与之比较,死亡组血浆NOX水平比存活组显著增高。当AKBR的水平降到0.7以下时,NOX的水平开始升高。此外,血浆AKBR水平的变化程度受NOX水平的影响,这表明NO与肝脏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结论NO的过量产生可能是导致术后败血症患者出现致命性代谢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涂巍胡松赵嫚曲文志于作夫
关键词:一氧化氮肝功能衰竭酮体
白介素-1β对大鼠肝切除后剩余肝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和ATP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存肝分离细胞在白介素-1β(IL-1β)作用下一氧化氮(NO)产生和肝细胞能量代谢的改变。方法将大鼠分为肝部分切除组(PH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采用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剩余肝细胞并进行培养;应用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肝细胞;应用Griess reagent法检测PH组和Sham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产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肝细胞核苷酸含量;应用酶法检测两组肝细胞的酮体含量并计算酮体比率(乙酰乙酸盐/β-羟基丁酸盐,KBR)。结果PH组肝细胞NO产生量约是对照组的2倍。IL-1β能降低两组肝细胞的ATP含量和KBR,PH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加入L-精氨酸,PH组肝细胞NO的产生增加,ATP水平和KBR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可以抑制NO产生,并使降低的肝细胞ATP含量和KBR得以恢复。结论肝部分切除后,在IL-1β作用下的NO产生增加能够抑制ATP合成,促使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
涂巍胡松赵嫚曲文志于作夫孙文郁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白介素-1Β一氧化氮大鼠肝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