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卯生

作品数:69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18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主义
  • 12篇政治
  • 8篇生态学马克思...
  • 8篇教学
  • 7篇政治理论
  • 7篇政治理论课
  • 7篇理论课
  • 6篇思想政治
  • 6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马克思主义
  • 6篇干部
  • 6篇高校
  • 5篇党员
  • 5篇行政
  • 5篇社会主义
  • 5篇生态危机
  • 5篇特色社会主义
  • 5篇福斯特
  • 4篇党员干部

机构

  • 58篇中国政法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科学出版社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警察学院
  • 1篇石家庄市水利...
  • 1篇俄勒冈大学

作者

  • 68篇赵卯生
  • 3篇杨晓芳
  • 1篇王丽娜
  • 1篇彭新武
  • 1篇段文美
  • 1篇王建芳
  • 1篇王建芳
  • 1篇邰丽华
  • 1篇张秀华
  • 1篇武秀萍
  • 1篇崔文秀
  • 1篇王颖
  • 1篇向磊

传媒

  • 17篇人民论坛
  • 7篇北京教育(德...
  • 5篇山西高等学校...
  • 4篇经济师
  • 2篇学术前沿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新视野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前进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中国青年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学术界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四重维度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从唯物史观视域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根基。
赵卯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与重大意义
2019年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者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呈现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彼此间的一脉相承,又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写出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为世界人民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意义的最主要表现.
赵卯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唯物史观视野下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与阶级矛盾新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依然是根本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但他们之间的阶级差别不再清晰,两大阶级内部和阶级之间出现多层化、多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劳资关系相对缓和,阶级矛盾从对抗斗争缓慢转向“合作”状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彻底击碎了工人阶级的“中产阶级”梦幻。伴随危机后社会两极分化的日益加重和中产阶级的持续萎缩,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渐复苏,各种抗击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更没有终止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赵卯生
关键词:唯物史观资本主义阶级结构阶级矛盾
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历史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三个一百年”的重要论述生动阐明: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领导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人民解放与人民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三个一百年”留给我们的最深刻历史经验和最鲜明历史启示就是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矢志不移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一以贯之地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赵卯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及其对城乡建设的启示
2010年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乡分离及其阶级对立,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揭示了19世纪资本主义土壤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阐释了共产主义和城乡之间较高层次的综合是恢复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根本选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关乎当今农业发展,对我国城乡建设亦具有启示价值。
赵卯生
关键词:城乡分离土壤肥力
中国社会发展“走自己的路”探析——以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的方法论为研究视角
2014年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明确提出《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不能用来论证俄国问题,俄国农村公社在理论上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可能发展趋向,挽救俄国农村公社的革命能否爆发并取得成功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价值——不存在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社会形态,确立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认同和高度自信为取向的文化意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
赵卯生
关键词:社会形态理论俄国农村公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时代理论武装“走深”的核心要义
2019年
新时代理论武装往深里走,"深"既是深刻、透彻,是核心要义,是思想精髓,也是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理论武装往深里走与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共同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动态体系,与全体党员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统一.理论学习确有收获、思想政治真受洗礼、干事创业勇敢担当、为民服务巧解难题、清正廉洁甘作表率,是新时代理论武装"走深"的客观标准.
赵卯生
关键词:理论武装
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评析被引量:1
2012年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符合时代特征的生态范式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生态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借助"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所完成的对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以及通过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化解生态危机的经济学路径和技术路径的虚伪性和不可能性,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强调消解生态危机的出路与社会主义前景密不可分,希冀引导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转向社会主义变革道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在找寻社会变革的现实力量方面,福斯特的理论都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地深化与完善。
赵卯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具备的几个必要条件被引量:14
2009年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彩一课",首先要扎实提高教学基本功。此外,还应有一些必备条件:一是任课教师应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倡导"主旋律"的自觉意识;二是教学理念要实现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型;三是教学内容要凸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取向;四是教学形式要充分展示经典文本的魅力。
赵卯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旋律
“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赶考路上的新图景、新要求、新期待被引量:4
2023年
“两个务必”面对中国革命形势的一个“根本变化”和七个“重大变化”、党的优良作风传统在新形势下的传承和升华、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教训的清醒认知和对“赶考”思虑的强力回应的历史图景;“三个务必”面临党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推动民族复兴巨轮行稳致远、保持长期执政的历史自觉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清醒的历史图景。“两个务必”向全党提出继续保持党自觉养成并长期坚守的优良作风传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要求;“三个务必”向全党提出“为了什么”的价值目标要求、“为何能”的作风保障要求、“怎么做”的实践行动要求。“两个务必”赋予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崇高品德的理论确证、长期坚守的优良作风传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作风保障的期待;“三个务必”赋予党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定信念、健步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路径保障、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自我革命的品格保证的期待。
赵卯生范明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两个务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