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其庚

作品数:13 被引量:1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环流
  • 3篇海洋环流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全球海洋
  • 2篇热带
  • 2篇热带太平洋
  • 2篇环流模式
  • 2篇海温
  • 2篇海洋环流模式
  • 2篇暴雨
  • 1篇动力气候模式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短期气候
  • 1篇氧化碳
  • 1篇业务化
  • 1篇印度洋偶极子
  • 1篇营养物
  • 1篇跃层

机构

  • 11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13篇赵其庚
  • 3篇彭淑英
  • 3篇王兰宁
  • 3篇李清泉
  • 2篇刘一鸣
  • 2篇张芳
  • 2篇史学丽
  • 2篇董敏
  • 2篇宋永加
  • 2篇魏敏
  • 2篇谭娟
  • 1篇房永杰
  • 1篇王在志
  • 1篇周明煜
  • 1篇辛晓歌
  • 1篇宋连春
  • 1篇胡国权
  • 1篇赵宗慈
  • 1篇党鸿雁
  • 1篇刘益民

传媒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印尼穿透流的模拟研究
用高分辨率印度洋--太平洋区域海洋环流模式(IPOM)模拟研究印度尼西亚贯穿流(1TF)的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及与风场变化的关系。模式水平范围包括35 S 以北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海盆。水平分辨率为1/3-1×1.5,垂...
赵其庚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
文献传递
全球海洋碳循环模式MOM4_L40对碳和营养物自然分布的模拟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介绍了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一个全球海洋碳循环环流模式,并分析评估了该模式的基本性能.该模式是在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 4)基础上发展的一个垂直方向40层、包含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全球三维海洋碳循环环流模式,简称为MOM4_L40(Modular Ocean Model Version 4 With 40Levels).该模式在气候场强迫下长期积分1000年,结果分析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较好地模拟了海洋温度、盐度、总二氧化碳、总碱、总磷酸盐的表面和垂直分布特征.模拟的海洋总二氧化碳分布与观测基本相符,表层为低值区,其下为高值区,高值区域位于10°S—60°N之间,但2000m以上模拟值较观测偏小,2000m以下模拟值较观测偏大.总体来说,MOM4_L40模式是一个可信赖的海洋碳循环过程模拟研究工具.
李清泉谭娟王兰宁魏敏赵其庚
关键词:二氧化碳溶解无机碳磷酸盐
MOM4_L40模式对全球海洋CFC-11分布的模拟及其通风能力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CFC-11是评估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的一个重要工具,海水中溶解的CFC-11被用来分析全球海洋模式的通风模拟.本文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展的40层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_L40)增加了示踪物CFC-11模块,然后利用该模式研究了CFC-11在全球海洋中的分布,并评估了模式的通风能力.对CFC-11的海表浓度、柱总含量以及大洋剖面的垂直浓度分布和渗透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较好地再现了CFC-11在海洋表面的水平分布特征,CFC-11主要储存区位于西北大西洋、副热带北太平洋及南大洋,其浓度分布与温度分布梯度相反.沿三个大洋的5个剖面的CFC-11垂直分布模拟也与观测基本吻合.模式模拟的CFC-11分布情况与全球平均经向流函数吻合,在南大洋模拟效果更加接近观测值,深海模拟效果较好,渗透深度接近观测.同时,模拟与观测相比也存在偏差.比如在北大西洋主要的存储区域,模式低估了CFC-11的吸收,这与高纬的CFC-11向低纬过度输送有关,可能是受温盐环流和强迫资料的影响.总体来说,MOM_L40模式模拟大洋吸收的CFC-11总量是理想的,通过模拟被动示踪物CFC-11很好地再现了海洋的通风能力.
谭娟李清泉王兰宁赵其庚
关键词:海洋模式CFC-11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6
2014年
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m),以及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各分量模式的发展。BCC_CSM1.1和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均包含了全球碳循环和动态植被过程。当给定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源排放后,就可以模拟和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BCC_CSM1.1和BCC_CSM1.1(m)已应用于IPCC AR5模式比较,为中外开展气候变化机理分析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还介绍了BCC_CSM1.1和BCC_CSM1.1(m)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量试验分析评估结果,BCC_CSM能够较好地模拟20世纪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平均态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1000年的历史气候变化,所预估的未来100年气候变化与国际上其他模式的CMIP5试验预估结果相当。初步的分析表明,分辨率相对高的BCC_CSM1.1(m)在区域气候平均态的模拟上优于分辨率较低的BCC_CSM1.1。
吴统文宋连春李伟平王在志张华辛晓歌张艳武张莉李江龙吴方华刘一鸣张芳史学丽储敏张洁房永杰汪方路屹雄刘向文魏敏刘茜霞周文艳董敏赵其庚季劲钧Laurent Li周明煜
关键词:大气环流模式陆面过程模式海洋环流模式
水文气象安全问题国际会议简介被引量:1
2006年
2006年9月26—2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了水文气象安全问题(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社会学预测和适应性)国际会议。根据WMO报告指出,在全球各种灾害中,水文气象灾害约占总灾害的85%。因此,研究全球及各个地区水文气象灾害安全问题就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会议的中心是围绕极端气候和气象水文事件的影响、预测和预估、预警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
赵其庚赵宗慈
关键词:水文气象气象灾害气候变化极端气候
近赤道太平洋表层和斜温层海温的变化与ENSO
1998年
用NMC1982~1993年海洋再分析资料集,分析近赤道太平洋(10°S~10°N)海洋上层(0~400m)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大。在ENSO年或反ENSO年,由于斜温层深度变化大,斜温层附近的海温异常比海表还大,无论在西太平洋暖水区,还是东太平洋冷水区,斜温层附近温度距平都可达±7°℃以上,而且西太平洋暖水区的最大异常出现在赤道两侧4°~9°区域。
赵其庚李骥彭淑英
关键词:斜温层海温距平
一个温带海洋气旋爆发性发展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对1982年3月11~16日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强温带海洋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重点讨论了斜压不稳定和非绝热加热过程在气旋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相互作用.分析揭示,在气旋发展初期低层与高层扰动在垂直方向是分离的,尺度和移速都不同.由高低层等熵位涡扰动的相对位相分析发现,在发展初期斜压不稳定条件对发展是不利的,而在爆发阶段则非常有利.由湿位涡和水汽辐合,等熵运动和非地转运动分析指出,非绝热加热过程在前边两个阶段都很重要.在爆发阶段斜压不稳定与非绝热加热过程相互作用,产生正反馈,使气旋得到爆发性发展.
赵其庚仪清菊丁一汇
关键词:温带气旋动力学
对厄尔尼诺事件和海洋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用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研究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机制.用观测的逐月风应力强迫模式,模拟1971~1995年发生的主要厄尔尼诺事件.说明风应力异常对厄尔尼诺生成起主要作用.对海温异常峰值附近3个月海温和洋流的综合分析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时,160°W以西温跃层上升,以东温跃层下降,温跃层的东西倾斜显著变小.同时沿赤道的垂直环流圈减弱,中东赤道太平洋涌升流、海表层向西的赤道洋流和次表层向东的赤道潜流都减弱且厚度减小;在反厄尔尼诺时,情况则相反.
赵其庚宋永加彭淑英
关键词:厄尔尼诺环流异常数值模拟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业务化及其应用被引量:92
2005年
动力气候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经过 8年多的研制、发展和业务化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已建立起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 ,并以此为平台 ,形成了一套包括月、季节到年际时间尺度的动力模式预测业务。 2 0年历史回报试验和 1年多的试验性业务运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东亚区域的季节预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其预测结果已经在实际业务中得到了应用 ,并成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文是对该动力模式系统性能的介绍 ,也是对国家“九五”重中之重课题的加强课题“短期气候预测综合动力模式预测系统业务化”专题的总结汇报。
李维京张培群李清泉王兰宁刘益民史学丽张祖强刘一鸣胡国权党鸿雁张芳陈丽娟孙除荣赵其庚董敏
关键词:动力气候模式气候预测短期气候业务化
长江、黄河流域暴雨预报着眼点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诊断研究大尺度环境场对暴雨过程中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并用T42L12全球谱模式及MM4中尺度模式,试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系统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发生的影响,从不同尺度相互作用出发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的暴雨提出预报着眼点,供有关部门在业务预报中参考.
蒋尚城杨大升朱亚芬周静亚陈立艳谷加呜赵其庚葛敏陆端军
关键词:降水预报暴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