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万木

作品数:84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7篇血栓
  • 46篇动脉
  • 46篇肺动脉
  • 44篇肺动脉高压
  • 43篇血栓栓塞
  • 24篇肺血
  • 22篇血栓栓塞症
  • 22篇栓塞症
  • 20篇慢性
  • 18篇血栓栓塞性
  • 18篇栓塞性
  • 18篇栓塞性肺动脉...
  • 18篇慢性血栓栓塞...
  • 17篇肺栓塞
  • 13篇血管
  • 13篇静脉血
  • 13篇静脉血栓
  • 13篇肺血栓
  • 13篇肺血栓栓塞
  • 13篇肺血栓栓塞症

机构

  • 45篇中日友好医院
  • 35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呼吸疾病...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2篇谢万木
  • 53篇翟振国
  • 33篇王辰
  • 23篇杨媛华
  • 18篇万钧
  • 13篇陶新曹
  • 11篇邝土光
  • 8篇李爱莉
  • 6篇张帅
  • 5篇马展鸿
  • 5篇龚娟妮
  • 5篇高倩
  • 4篇罗凌
  • 4篇刘敏
  • 2篇邱娇娇
  • 2篇李研
  • 2篇崔娜
  • 2篇彭文华
  • 2篇杨苏乔
  • 2篇李积凤

传媒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4篇中华结核和呼...
  • 8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中国医刊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第六届中国呼...
  • 1篇第六届中青年...
  • 1篇第七次全国呼...

年份

  • 1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分类与治疗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近年来,有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流行病学以及治疗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有关肺动脉高压的概念、分类和诊治指南也在不断更新。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肺动脉高压新的定义、分类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探讨。
谢万木王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价方法
环位于左右两心室之间,且主要分布于肺脏内,因此肺循环异常对心肺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肺动脉高压(PH)是最主要的肺循环异常之一,其严重程度取决于肺血管病变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PH对心脏的影响主要是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室后负...
谢万木王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性能评价
二次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1例
2010年
病人男,44岁。7年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6年前因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接受溶栓治疗、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并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年前于外院接受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症状较前缓解,但不明显,继续应用华法林。
顾松刘岩苏丕雄翟振国杨媛华谢万木王辰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内膜剥脱手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网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CTEPH患者,所有患者经多学科讨论确定无法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具有BPA手术指征。BPA术前评估6 min步行距离(6MWD)、检测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行右心导管检查获得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指数和肺血管阻力(PVR),将BPA治疗前与最后一次BPA时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BPA治疗的CTEPH患者25例,共行67例次BPA治疗,其中男10例(40.0%),女15例(60.0%),年龄(57.8±7.1)岁,诊断CTEPH到BPA治疗间隔时间20.0(9.0,48.5)个月,共治疗肺动脉302支,18例患者BPA≥2次,术后随访时间5.0(3.5,8.3)个月,术后6MWD、心指数、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改善[(425±74)比(345±109)m、(1.99±0.45)比(1.62±0.35)L·min-1·m-2、(68.1±6.5)%比(61.2±6.3)%](均P<0.05),术后血浆NT-proBNP、mPAP、PVR均显著低于术前[259(93,739)比806(148,2159)ng/L、(40.6±8.3)比(47.3±10.7)mmHg(1 mmHg=0.133 kPa)、(11.9±4.9)比(17.2±6.5)WU(1 WU=80 dyn·s·cm-5)](均P<0.05)。咯血5例次(7.5%),再灌注肺水肿(RPE)2例次(1.5%);1例因RPE需无创呼吸机治疗,1例围手术期因咯血加重右心衰竭导致死亡。结论BPA能显著改善不能行PEA的CTEPH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陶新曹彭文华谢万木万钧刘敏高柳高倩张帅翟振国王辰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
吸入伊洛前列素对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氧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氧动力学的急性影响。方法顺序收集北京朝阳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连续收治的明确诊断为PAH的患者22例及CTEPH患者24例,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监测基线状态及吸人伊洛前列素20μg后的即刻血流动力学特征,同步抽取肺动脉及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动力学参数。结果基线状态PAH及CTEPH患者的PaO2分别为(63±10)mmHg(1mmHg=0.133kPa)及(59±10)InmHg,氧输送指数(DO2I)分别为(458±136)ml·min^-1·m^-1及(386±92)ml·min^-1·m^-1,氧消耗指数分别为(135±53)ml·min^-1·m^-1及(131±43)ml·min^-1·m^-1。吸入伊洛前列素后即刻,2组患者肺内分流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P[A-a]O2显著升高(均P〈0.01);动脉血氧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混合静脉血氧合指标及氧摄取率无明显变化;DO2I无明显增加,氧消耗指数出现不同程度降低;2组患者各项氧动力学参数变化幅度无差异。基线状态CTEPH患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含量(CvO2)及DO2I均显著低于PAH患者(均P〈0.05)。吸药后,CTEPH患者PaO2、SvO2及CvO2均显著低于PAH患者(均P〈0.05)。结论PAH及CTEPH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及氧动力学异常;雾化吸人伊洛前列素后患者肺内分流增加,氧动力学状态无改善。CTEPH患者的氧动力学状态较PAH患者更差,应用伊洛前列素时需加强氧合功能监测,必要时给予氧疗支持。
崔娜杨媛华谢万木马展鸿罗凌王辰
关键词:肺性高血压伊洛前列素
伴骑跨型血栓的肺血栓栓塞症:临床需予高度警戒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一直是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PTE的诊治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PTE患者三个月内病死率仍高达8.5%。临床上,貌似稳定的急...
谢万木杨媛华王辰
文献传递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之定义与分类被引量:18
2016年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与分类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就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学会(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有关的定义与分类更新进行解读,并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对指南的变化加以阐述。
谢万木黄可张泽宇王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ERSESC
1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17年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or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病率较高,患者愈后往往较差[1]。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切开取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TEAE)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2]。我科2017年1月19日收治1例CTEPH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赵帆孙爱华谢万木
关键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PULMONARY切开取栓
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分类与治疗探讨
近年来,有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流行病学以及治疗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有关肺动脉高压的概念、分类和诊治指南也在不断更新。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肺动脉高压新的定义、分类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
谢万木王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分形维数和弯曲度对比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CTEPD)及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CT肺血管造影(CTPA)中肺血管形态学参数差异,探讨肺血管形态学在CTEPD与CTEP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CTEPH患者39例,其中男14例,女25例,年龄(54.1±12.4)岁;CTEPD患者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51.4±18.0)岁。基于CTPA图像提取肺血管,计算肺血管的形态学参数,包括肺动脉及肺静脉分支数量、肺动脉及静脉弯曲度、肺动脉及静脉分形维数。比较两组间肺动脉形态参数之间差异,并分析形态学参数与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TEPH组肺动脉分支数量为(249.43±76.27)支,较CTEPD组明显少[(298.79±78.11)支,t=2.612,P=0.011];CTEPH组肺动脉弯曲度为(1.26±0.17),明显高于CTEPD组(1.17±0.10,t=3.516,P=0.002)。两组间肺动脉分形维数(3.01±0.21比3.08±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9,P=0.179)。肺动脉分支数量与肺血管阻力负相关(r=-0.325,P=0.026),肺动脉弯曲度与平均肺动脉压正相关(r=0.387,P=0.017),与肺血管阻力正相关(r=0.647,P<0.001)。结论肺动脉形态学参数肺动脉弯曲度,是鉴别CTEPH与CTEPD的重要形态学参数,与平均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相关。
孟夏培孙学彪许文清陶新曹谢万木刘敏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肺血管造影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