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顺才

作品数:31 被引量:27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城市
  • 4篇资源枯竭
  • 4篇可持续性
  • 4篇采矿区
  • 3篇资源枯竭型
  • 3篇资源枯竭型城...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城市群
  • 2篇调查数据
  • 2篇中国城
  • 2篇中国城市群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修复
  • 2篇生态重构
  • 2篇生态足迹
  • 2篇退化生态
  • 2篇退化生态系统
  • 2篇农区
  • 2篇主题
  • 2篇问卷调查数据

机构

  • 19篇中国城市规划...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9篇许顺才
  • 7篇林纪
  • 4篇吕红亮
  • 3篇张衔春
  • 2篇王利伟
  • 2篇曹璐
  • 2篇严奉天
  • 2篇冯长春
  • 1篇王黎明
  • 1篇许景权
  • 1篇杨燕风
  • 1篇王新峰
  • 1篇胡映洁
  • 1篇邵益生
  • 1篇蔡立力
  • 1篇赵明
  • 1篇卓佳
  • 1篇谭静
  • 1篇单卓然
  • 1篇邢铭

传媒

  • 3篇城市规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2009城市...
  • 1篇第二届“21...
  • 1篇2009中国...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被引量:29
2021年
国家空间重构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成为缓解城市间竞争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征,结合国家空间选择性探讨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空间逻辑,包括空间特征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首先,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及其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转型折射出国家空间选择性由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转变;其次,在社会转型宏观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区域崛起的制度回应,通过多样化策略的分层叠加,塑造了动态与嵌套的国家空间形式;最后,作为柔性的尺度重组策略,城市群空间规划以灵活与低成本的方式引导资本在特定城市群地区实现了再领域化和权力尺度重组,提高了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实现了治理模式转型。然而,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依赖高尺度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存在实施效果不一致等现实矛盾,亟待强化国家空间策略的内部整合与国家空间项目的衔接。
张衔春唐承辉许顺才岳文泽
关键词:城市群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以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为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灾害问题、生态问题往往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寻求抓手方能破解。为此,一方面充分分析抚顺采矿区的问题核心与城市特色;一方面通过整理国内外经验,特别是对德国鲁尔区经济转...
许顺才林纪
关键词:采矿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建设
文献传递
从“撤村并居”到“因户施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用地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乡村空心化、建设用地不集约是客观事实,未来进一步腾退乡村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也是大势所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符合农民意愿、维持乡村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村庄布局的优化与用地效率提升。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基本出发点,在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变以村为单位的“撤村并居”为“因户施策”的政策和空间整合模式,争取在保障农户权益的基础上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并推动乡村振兴。
赵明李亚许顺才
关键词:宅基地
抚顺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多维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针对生态足迹方法只能描述现状的局限性,利用多维度生态足迹构成分析,详细计算了抚顺市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需求和供给,分析了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布局、平衡状况和资源去向。通过分析生态足迹构成帐户以及6种生态足迹土地类型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进一步解析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运作特点,将资源输出剥离以后考察城市在产业分工、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2004年抚顺生态赤字高达承载力的5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扣除资源输出后,化石能源的消耗仍占足迹的80%以上,表明其第二产业严重依赖能源工业,工业不发达、产业链级低,导致生产效率低。城市亟待转型,同时需加快生态治理和地质修复。针对生态足迹的结构,对抚顺的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取向、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出改善建议,提出生态修复应采取的措施。
吕红亮许顺才林纪
关键词: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修复
抚顺采矿区生态重构与可持续性景观规划——总体规划层面的协调与控制
采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异常紧迫,也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它需要考虑到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多样性及其动态的整体性。我们抓住抚顺采矿区的问题核心与城市特色,在河流保护、生态通道建设、堆场与矿坑处置以及地质不稳定区的处理与利用...
吕红亮许顺才林纪邵益生邢铭
关键词:采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生态重构可持续性
文献传递
背景·主题·创意──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规划被引量:10
1999年
林纪严奉天许顺才
关键词:主题创意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以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为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灾害问题、生态问题往往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寻求抓手方能破解。为此,一方面充分分析抚顺采矿区的问题核心与城市特色;一方面通过整理国内外经验,特别是对德国鲁尔区经济转...
许顺才林纪
关键词:采矿区资源枯竭可持续性
文献传递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村民城镇迁居意愿分析——基于河南周口问卷调查数据被引量:15
2014年
城乡人口流动理论是国内外城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人口区域流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等问题,侧重以城市为切入点,鲜有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研究其城镇化迁居意愿和感知的相关研究。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选择传统农区河南省周口市为案例地,选取来自17个村庄的514个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计量经济模型,以农村居民属性特征和城镇综合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40岁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程度、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的农村居民群体城镇迁居意愿强烈,农村居民对城镇的教育质量、消费服务和就业机会的满意度评价显著影响其城镇迁移意愿,而对城镇的医疗水平、市容市貌等满意度评价对其城镇迁居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
关键词:LOGIT模型
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化进程和大北京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演进探析
<正> 一、京津冀城市群区域成长与发育的现状特征1.总体规模较大但城乡系统发育程度相对较低(1)地域面积广阔,但城市群系统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本文界定的京津冀城市群地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省级行政单元,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
许顺才
文献传递
焦点地域·创新机制·历时动因——法国复合区域治理模式转型及启示被引量:5
2015年
1990年代后,全球大都市区发展出现了新特征,这随之要求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与调整。由于法国在国家发展历程、政府干预市场以及分权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极大的相似性,文章以法国区域复合治理模式为研究点,发现目前法国复合区域治理的作用焦点区域已转为大都市区,并以巴黎大都市区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复合治理作用下产生了"中央主导—地方自治"的发展模式,探讨产生该模式的核心,即"城市合同"的现实基础、多元参与主体、多目标导向及内在逻辑。由此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法国区域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因包括内外压力下的目标策略调整、新国家主义下的责权事权分化两方面,并从运行模式、实现条件、地方参与等多个角度归纳了对我国区域治理的启示。
张衔春胡映洁单卓然杨林川许顺才
关键词:分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