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海叶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聚氨酯
  • 5篇共混
  • 5篇共混膜
  • 4篇丝素
  • 3篇组织相容性
  • 2篇水性
  • 2篇丝素蛋白
  • 1篇蛋白酶处理
  • 1篇等离子体处理
  • 1篇涤纶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血液
  • 1篇羊毛
  • 1篇医用聚氨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羽绒
  • 1篇羽绒服
  • 1篇织物
  • 1篇中间体
  • 1篇人造血

机构

  • 10篇武汉科技学院
  • 4篇东华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湖北武大有机...

作者

  • 10篇许海叶
  • 6篇徐卫林
  • 5篇杨红军
  • 5篇欧阳晨曦
  • 4篇王维慈
  • 2篇于伟东
  • 2篇黄翠蓉
  • 2篇刘秀英
  • 1篇陈玉波
  • 1篇周飞
  • 1篇林玲
  • 1篇金毕
  • 1篇冯素娟
  • 1篇李毅清
  • 1篇吴大俊

传媒

  • 4篇武汉科技学院...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纺织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三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氨酯与丝素粉体共混膜的血液吸附性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为了改善医用聚氨酯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利用共混的方法制备聚氨酯/丝素粉体共混膜,但是粉体的加入会显著提高共混膜的吸水性,因此会影响体外血液相容的表征。目的:观察丝素粉体的加入对聚氨酯/丝素粉体共混膜亲水性和血液吸附性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8/10在武汉科技学院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蚕丝纤维由浙江桐乡市思源纺织有限公司提供,医用聚氨酯由DOWChemical公司提供。方法:将蚕丝纤维在质量浓度为10g/L,浴比为1∶20的Na2CO3溶液中煮沸3h,洗涤晾干后利用自制磨盘磨制成乳白色粉体而得到非水溶性丝素粉体。将丝素粉体加入到聚氨酯溶液中利用液体交换的方法制备了不同丝素粉体含量(0%,10%,30%,50%,70%)的聚氨酯与丝素粉体共混膜。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膜表面形貌。计算单位体积共混膜上吸附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结果:当丝素粉体含量在50%以下时,丝素粉体被包含在聚氨酯大分子中间。当丝素粉体含量在70%时,丝素粉体均匀分布在共混膜表面。随着丝素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吸附血液各组分数量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共混膜吸附血液的量增加,直到达到动态平衡。在吸附动态平衡过程中,血小板的吸附量下降,主要归功于丝素粉体对其他细胞吸附能力要强于血小板。结论:丝素粉体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亲水性,并且随着丝素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对血液的吸附能力增强。
冯素娟徐卫林欧阳晨曦杨红军许海叶王维慈
关键词:聚氨酯共混膜亲水性血液
染料中间体4-羟基-6-氨基-N-甲基-2-萘磺酰胺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以4-羟基-6-氨基-2-萘磺酸为原料,经乙酰化保护氨基和羟基,再将4-乙酰氧基-6-乙酰氨基-2-萘磺酸钠用氯磺酸/氯化亚砜将磺酸基转变为磺酰氯,然后与脂肪胺甲胺缩合生成磺酰胺,最后经水解除去乙酰基合成了染料中间体4-羟基-6-氨基-N-甲基-2-萘磺酰胺。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与质谱确证。
刘秀英程鹏飞许海叶
关键词:磺酰胺
肝素化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以自制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为载体,将肝素与医用聚氨酯同溶液混合,制备出含有肝素的丝素/聚氨酯共混膜,解决了肝素与聚氨酯同溶液共混成膜时团聚的问题,并利用丝素蛋白良好的吸附和缓释功能,使肝素从共混膜中缓慢释放出来,达到相对长效的抗凝血效果。利用ATR-FTIR分析了肝素加入后丝素粉体、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红外光谱的变化,并对共混膜中肝素的缓释性能及共混膜在PBS溶液中浸泡48h前后的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
许海叶杨红军王维慈欧阳晨曦徐卫林
关键词:聚氨酯丝素肝素缓释性能
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膜。研究共混膜中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不同时共混膜的表面形貌、吸水性、透汽性、水接触角及力学性能和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非水溶性丝素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膜的表面形貌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并逐渐出现微孔,且粉体在共混膜中分布均匀并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这表明二者的相容性好;另外,共混膜的断裂伸长和拉伸模量较纯PU膜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其吸水性和透汽性逐渐得到提高;膜的水接触角逐渐下降,表明其亲水性逐步得到提高。
许海叶徐卫林刘秀英
关键词:医用聚氨酯共混膜吸水性透汽性
小口径微孔聚氨酯人造血管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分析小口径聚氨酯人造血管的微观形态,探讨聚氨酯人造血管管壁厚度对其渗透性能和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直径为4mm玻璃棒模具上复合均匀厚度的聚氨酯膜,并加入一定量的致孔剂,研制出具有微观多孔结构的小口径聚氨酯人造血管。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其微观多孔结构,根据ISO7198国际标准设计了一套人造血管渗透性能的测试装置来测试其水渗透性能,并通过INSTRON万能强力仪(型号:5566)测试其拉伸强度。结果小口径的聚氨酯人造血管的内、外表面以及截面均呈微孔结构,微孔的大小在100μm以下,大小和分布比较均匀,并且随着人造血管壁厚度的增加,其渗透性能逐渐减小,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实验测试结果均与国外研究在同一范围。结论用聚氨酯材料研制的小口径人造血管在部分生物力学性能方面能满足人体血管置换要求。
周飞徐卫林欧阳晨曦林玲许海叶陈玉波
关键词:聚氨酯人造血管
含阿司匹林的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组织相容性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一种自制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制膜.。一方面,利用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弥补其用于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时生物相容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以这种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为药物载体,将阿司匹林加入到聚氨酯膜中,来提高聚氨酯膜的抗炎症性能,开发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以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组,PTFE材料为阳性对照组,采用体内埋植实验来评价新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PTFE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差,丝素/聚氨酯共混膜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共混膜中加入阿司匹林后,其炎性反应减轻。
徐卫林许海叶杨红军王维慈欧阳晨曦
关键词:聚氨酯丝素阿司匹林组织相容性
羊毛大麻混纺织物的后整理技术研究
分析了羊毛大麻纤维的性能,针对其性能优缺点、结合等离子体处理和蛋白酶处理的作用原理,对羊毛大麻混纺织物进行氧等离子体处理和蛋白酶处理,改善羊毛鳞片带来的刺痒感,提高羊毛的防毡缩性及保型性。同时通过对织物强力和断裂伸长、减...
黄翠蓉于伟东吴大俊许海叶
关键词:羊毛大麻混纺织物等离子体处理蛋白酶处理
文献传递
高分子人工血管材料大鼠肌肉内的急性期反应被引量:5
2010年
本实验研究临床常用的几种人造血管生物材料在大鼠体内引起的急性期组织反应,并与自主研发的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Silk fibroin-polyurethane(1:1),SF-PU(1:1))材料相比较,以期找出组织相容性最佳的材料。将涤纶(Dacron)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rafluoroethylene,e-PTFE)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料、以及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SF-PU(1:1))埋植入大鼠肌肉内,通过大鼠急性毒性实验、肌肉植入局部组织反应实验、局部组织切片染色、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探讨几种材料对大鼠的局部及全身影响,研究比较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涤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差;其余各组材料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较轻,且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故认为涤纶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人造血管材料组织相容性最差,所研发的SF-PU(1:1)材料及另两种临床上常用的e-PTFE材料和PU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尤以SF-PU(1:1)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好,结合SF-PU(1:1)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制方面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王维慈金毕欧阳晨曦李毅清徐卫林杨红军许海叶
关键词:丝素蛋白涤纶人工血管组织相容性
羽绒服保暖性探讨被引量:33
2007年
探讨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因素。对羽绒保暖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发展状况进行论述。从面料、羽绒填充物、服装结构和洗涤保养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影响羽绒服保暖性的因素。讨论纤维类型及是否进行涂层后整理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论述了服装结构类型与静止空气量之间的关系,及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详细探讨羽绒填充物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并对填充物的填充量与羽绒服保暖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验证。
黄翠蓉于伟东许海叶
关键词:羽绒服保暖性影响因素
超细丝素蛋白粉体改性聚氨酯在小口径人造血管中的应用
采用自制的非水溶性超细丝素蛋白粉体与医用PU共混制膜,利用丝素蛋白天然的结构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合医用PU优良的力学性能,开发出一种新的生物医用材料。结果表明,SFP与PU有很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虽然成下降趋势,但...
许海叶杨红军王维慈欧阳晨曦徐卫林
关键词:聚氨酯丝素蛋白共混膜超细粉体组织相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