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竹英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骨髓
  • 3篇骨髓瘤
  • 2篇细胞
  • 2篇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凋亡
  • 1篇药物疗法
  • 1篇预后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沙利度胺
  • 1篇沙利度胺治疗
  • 1篇硼替佐米
  • 1篇细胞核
  • 1篇粒细胞

机构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篇詹竹英
  • 2篇陈飞
  • 2篇左学兰
  • 2篇张克俭
  • 2篇曾宪昌
  • 1篇刘兵城
  • 1篇黄建英
  • 1篇张迎红
  • 1篇丁国平
  • 1篇刘洁
  • 1篇王玉娟
  • 1篇韩秋珍
  • 1篇左学兰
  • 1篇张克俭

传媒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并发肺部感染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1998年
詹竹英丁国平
关键词:白血病AL并发症肺部感染
桂皮酸诱导NB_4细胞凋亡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桂皮酸 (cinnamates ,CINN)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 凋亡的能力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光镜形态学观察、凋亡细胞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以及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 2编码蛋白的表达。结果 :桂皮酸作用NB4 细胞后 ,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TUNEL标记也证实凋亡的发生 ;流式细胞仪检测有亚二倍体细胞峰的存在。在桂皮酸诱导NB4 细胞凋亡的过程中 ,Bcl 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调。结论 :桂皮酸具有诱导NB4 细胞凋亡的作用 ;Bcl 2基因表达水平的下调 ,可能是NB4 细胞走向凋亡的重要条件。
张克俭曾宪昌刘兵城黄建英张迎红左学兰詹竹英陈飞
关键词:桂皮酸NB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接受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的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硼替佐米方案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是37.50%(6/16),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6.25%(1/16),部分缓解(PR)率56.25%(9/16),总有效率100%;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组CR率是16.00%(4/25),VGPR率8.00%(2/25),PR率48.00%(12/25),总有效率72.00%;硼替佐米治疗组和传统方案治疗组患者达到CR或VGPR的中位疗程数分别是2和6个(P<0.05),中位疗效持续时间分别是8和4个月;截至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68.75%(11/16)和68.00%(17/25)。2组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感染、乏力、血小板减少和肢体麻木等,但可以耐受。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且起效较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进一步观察其临床疗效。
陈飞王玉娟张克俭张克俭张克俭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
α-干扰素加MP方案维持治疗ⅢB型多发性骨髓瘤16例被引量:2
1999年
1引言我院用α-干扰素(IFN)联合化疗对治疗有效的多发性骨髓瘤ⅢB型(MMⅢB)16例进行维持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2材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MMⅢB16例化疗有效后,用IFN加MP方案(美法仑,泼尼松)称...
詹竹英刘洁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干扰素MP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核中AgNOR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9年
为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MMIB与MMNA以及MM治疗前后的骨髓浆细胞嗜银蛋白染色(AgNOR)形态颗粒数量的变化,用AgNOR技术.测定各级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结果显示,AgNOR形态在MM组中有单一型、弥漫型、聚集型、核仁形,在RP组中只有单一型,AgNOR颗粒均数在MM组中为6.21±4.12,RP组为202±063,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MMⅢB和ⅢA组,形态及颗粒均数无差异。17例MM治疗前、后各种形态中颗粒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01)。提示骨髓中浆细胞AgNOR形态及颗粒数量对鉴别良、恶性浆细胞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同时也证实了AgNOR法对了解MM中浆细胞增殖水平及预后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参考指标。
詹竹英韩秋珍曾宪昌曾庆斌金小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