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佳龙

作品数:49 被引量:27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新区
  • 21篇高新区
  • 16篇国家高新区
  • 7篇企业
  • 6篇突变级数
  • 6篇高校
  • 5篇突变级数法
  • 5篇自主创新
  • 5篇教学
  • 5篇国家自主创新
  • 4篇示范区
  • 4篇自主创新示范...
  • 4篇力模型
  • 4篇国家自主创新...
  • 3篇竞争力
  • 2篇学生评教
  • 2篇营销
  • 2篇甄选
  • 2篇政策文本
  • 2篇指标体系

机构

  • 29篇武汉理工大学
  • 26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共湖北省委
  • 1篇比亚迪汽车工...

作者

  • 49篇解佳龙
  • 15篇胡树华
  • 6篇牟仁艳
  • 5篇王松
  • 4篇李雯
  • 2篇雷殷
  • 2篇王利军
  • 2篇杨晓璇
  • 2篇王姣
  • 1篇王鹏翔
  • 1篇张婵
  • 1篇张乃平
  • 1篇张冀新
  • 1篇蒋园园
  • 1篇何山
  • 1篇韩文思
  • 1篇马颖
  • 1篇王长喜
  • 1篇张臻
  • 1篇丁卓

传媒

  • 5篇经济体制改革
  • 4篇中国科技论坛
  • 3篇管理现代化
  • 3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黑龙江教育学...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创新科技
  • 2篇黑龙江教育(...
  • 1篇软科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科研管理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0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我国创建的高新区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70%左右的高新区创新体系亟待完善。本文构建了"状态-过程"测评体系、成熟度指标框架及其评价模型、两阶段效率测度模型,并选取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实证评价,分析其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表现,结合聚类阐释了各类高新区的典型特征。其中,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均拥有优越的转型条件,在我国高新区转型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解佳龙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技、制度和管理3个维度,对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胡树华解佳龙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
基于冰山模型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我国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规模与比重的持续增加,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成为影响地方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借鉴胜任力理论设计涵盖教学能力、科研水平、角色转换、从教意愿、成就导向和创新意识的职业能力冰山模型,运用突变级数法构建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以武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群体职业能力非均衡分布显著,并根据差异原因提出精准帮扶、团队归属、奖惩制度、服务保障等培养策略。
王长喜雷殷解佳龙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冰山模型突变级数
“两型”约束下区域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在回顾"两型"视角下区域产业选择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两型"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流程,划定了产业选择的评价、调整、改善、互动四个阶段,并从资源环境支撑力、产业成长竞争力、持续协同发展力三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体系与产业选择特征,运用AHP-FCE法构建了"两型"约束下区域产业的选择评价模型。
王鹏翔解佳龙
关键词:指标体系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在回顾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支撑能力、创新能力、贡献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高新区进行了竞争力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胡树华解佳龙王松王姣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基于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的国家高新区非均衡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国家高新区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科技部国家高新区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国家高新区非均衡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通过采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国家高新区已进入五层分化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呈现出支撑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国际创汇能力同步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平衡发展的建议。
胡树华王松解佳龙王姣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振兴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其创新实力强弱影响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而高新区肩负着引领城市群创新经济发展的重任。在遵循区域创新体系结构运行规律基础上,结合高新区创新系统特征设计了四维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14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新区的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园区同质低水平发展现象正逐步改善,而且湖南"抱团式"发展成效显著,但东湖高新区龙头地位依旧突出,群内高新区创新能力两极分化趋势明显。最后,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方面,提出强化城市群内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苏晨青解佳龙胡树华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高新区突变级数法
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
高新区作为我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当下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核心的改革攻坚期发挥着关键作用,既要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无缝对接的核心载体,还要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先行示范。各地高新区尤...
解佳龙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被引量:25
2013年
通过对高新区示范能力关联要素的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从载体支撑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四个维度,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指标体系,并采用均衡判别模型和威弗组合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以2007-2011年指标均值为依据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四力"甄选的实证应用,确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佳创建数量为7个,选定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天津和西安为重点建设对象,并结合各高新区"四力"强弱提出了强化示范效应的政策建议;"四力"甄选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新区示范能力诊断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工具。
解佳龙胡树华
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
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驱动机理与控制策略
2023年
区域创新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厘清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相关原理是探索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前提。结合脆弱性和嵌入性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的概念、特征、类型和关联因素等展开分析,并在PSR模型框架下阐释累积式脆弱性和冲击式脆弱性的成因和驱动机理。研究发现:两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均遵循“受压致脆→脆弱状态→响应恢复”的闭环过程,但系统运作机理差异较大。最后,针对两类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区域创新系统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周文婷解佳龙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脆弱性PSR模型控制策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