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亮

作品数:107 被引量:466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矿业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遥感
  • 19篇遥感影像
  • 7篇土地利用
  • 7篇高分
  • 5篇摄影测量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图像
  • 5篇卫星
  • 5篇纹理
  • 5篇反演
  • 5篇覆被变化
  • 5篇城市
  • 4篇数据库
  • 4篇网络
  • 4篇面向对象
  • 4篇建筑
  • 3篇点云
  • 3篇影像
  • 3篇水体提取

机构

  • 107篇辽宁工程技术...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遥...
  • 4篇国土资源
  • 4篇自然资源部国...
  • 3篇中国测绘科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国家农业信息...
  • 2篇黑龙江工程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北京农业信息...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2篇吉林石油集团...
  • 2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07篇裴亮
  • 8篇戴激光
  • 5篇李晓松
  • 5篇吴炳方
  • 4篇黄森旺
  • 4篇刘阳
  • 4篇谭阳
  • 3篇张宗科
  • 3篇杨铭
  • 3篇桑学锋
  • 3篇李海洋
  • 3篇魏显虎
  • 3篇李文杰
  • 2篇延昊
  • 2篇杨贵军
  • 2篇王京
  • 2篇夏庆成
  • 2篇高荣贵
  • 2篇杨宁
  • 2篇王立波

传媒

  • 23篇测绘与空间地...
  • 14篇矿山测量
  • 8篇辽宁工程技术...
  • 7篇测绘工程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遥感信息
  • 3篇测绘科学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东北煤炭技术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40年来白洋淀湿地土地覆被变化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现存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典型的内陆湿地。最近40年,白洋淀湿地出现了水面萎缩、生态功能急剧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小和水体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1964年CORONA侦察卫星影像、1974年和1983年Landsat MSS影像和2002年ETM+影像,对白洋淀湿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1964年为407.3km2,2002年缩减到274.63km2。湿地水面起伏变化大,1964年水面较宽,为346.75km2;到1974的10年间,减少到94.65km2,1983年和2002年水面继续变窄,水面面积分别为67.27km2和46.86km2。引起湿地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包括降雨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城市发展用水增大、不合理土地利用开发和上游水库、引水工程修筑等。
王京卢善龙吴炳方闫娜娜裴亮
关键词:湿地土地覆被变化
基于landsat 8-OLI/TIRS和HJ-1B太湖叶绿素含量和温度反演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水体的表面温度是研究环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也是研究生物物理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子。卫星遥感对大面积水体表面温度的监测有着传统的测量手段无法比拟的效率。水体表面的温度变化不仅对水中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水温的变化也常常会导致水中浮游生物和植物疯长,进而引起水资源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利用ENVI/IDL 5.1对Landsat 8卫星的OLI/TIRS数据和HJ-1CCD多光谱数据在太湖水体区域开展了其在温度反演和叶绿素含量的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HJ_1B反演的结果和Landsat 8反演的结果呈现一致性。2)通过实测的数据和反演数据建立了模型并通过同名点实测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找到了误差来源。最后分析了造成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原因及反演的难点。
谷俊鹏裴亮
关键词:LANDSAT叶绿素太湖
岩体重力型塌陷灾害与控制被引量:1
1998年
论述了地下矿层开采引起的岩体重力变形机理和造成的覆岩破坏、地表沉陷等灾害,提出了井下开采和井上防护的技术措施。
裴亮于广明
关键词:岩石沉陷
基于天地图的房产智能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传统房产评估存在的不足,本文将互联网与房产评估相结合,建立房产评估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房产评估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将房产评估与GIS相结合,引入天地图,利用其提供的地理信息和服务编程接口,实现地理位置可视化、用户定位、路线规划等功能,解决了房地产评估只能依赖评估师的现状,减少了传统房产评估所产生的人为误差,提高了房产评估的效率。同时,丰富的地图服务为用户、房屋经理人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的房产评估智能平台。
裴亮魏斯雯洪中华袁方波
关键词:房地产评估GIS
煤燃烧固氟技术的工业试验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热力学计算分析煤燃烧过程中钙基固氟剂固氟反应平衡过程,探讨钙基固氟剂燃烧固氟的可行性及耐高温复合钙基固氟剂的开发原理,进行钙基固氟剂流化床和链条炉燃烧固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流化床燃烧时石灰石固氟效果明显,在Ca/F=60~70时,脱氟率可达66.70%~70.00%,石灰石的添加量和粒度对固氟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工业链条炉,利用工业废料开发的耐高温复合钙基固氟剂固氟效果显著,在Ca/ F=65~80时,脱氟率达57.32%~75.19%,在燃煤过程添加石灰石和钙基固氟剂具有固氟固硫的双重作用.
裴亮刘建忠齐庆杰曹欣玉周俊虎岑可法
关键词:煤燃烧热力学固氟剂流化床链条炉氟污染
像片外方位元素解算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2005年
根据共线条件方程、空间后方交会的误差公式和法方程的数学模型,利用9点法、6点法、4点法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通过实例,论述了解算像片外方位元素的理论精度,并进行计算结果的精度分析,在单位权中误差σ0=0.01mm的情况下,精度可提高10倍。并提出建立新的空间后方交会的直接解法。
夏庆成裴亮
关键词:共线方程空间后方交会VC++外方位元素
丹江口水库面积季节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2014年2月19日、2014年6月7日和2014年10月8日的三景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别作为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代表,以河南省内的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区域,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影像的分割和分类,提取出遥感影像中的水体,并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域面积和周围地物的影响对这3个时期的影像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这3个时期水域面积的变化数据。
常利裴亮
关键词:面向对象分类水体提取
基于相对全变分模型的纹理图像主结构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相对全变分模型的方法,通过捕捉主结构和纹理这两种类型在视觉形式上的本质差异,将图像的纹理细节部分去除,达到将主结构从复杂的纹理图像中提取出来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样本图像进行模拟实验,对该模型在主结构提取方面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同时,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过程中,在实验原图加入高斯噪声,验证了该模型在抑制噪声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裴亮苏成琛谭海张宝石
关键词:纹理
一种水域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8年
为对水域实现高效管理,利用WEBGIS、数据库等技术,基于B/S架构开发一种水域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将整个苏州市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水域分布信息、水域基本信息、水域变化信息等多种资源信息集成在同一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更新,为水域监管和保护工作提供便利,全面提升水域信息化管理水平。经测试,系统工作稳定高效,已成功应用于苏州市水域监控管理中。
朱继文谢宏全裴亮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GF-5卫星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反射率精度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反射率是高光谱遥感数据应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高光谱应用效能和质量。目前,对国产GF-5卫星高光谱数据的精确大气校正反射率精度评价方法尚未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严重制约了国产高光谱遥感数据的高质量应用。针对此问题,综合采用6S模型和FLAASH模块,选取了三个实验区的三种典型地物及外业光谱数据,采用三种定量化指标进行大气校正,得出了以下结论:三种地物大气校正反射率与实测反射率曲线特征基本一致,黑土地的大气校正反射率光谱最优,水体由于反射率数值较低,大气校正反射率光谱稍差;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效果优于短波红外波段;6S模型大气校正结果略优于FLAASH模块,更适用于GF-5卫星高光谱影像。
刘梓钦赵世湖裴亮刘书含王霞
关键词:大气校正反射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