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慧姣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碱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乙酰胆碱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抗体
  • 1篇衰竭
  • 1篇死亡受体
  • 1篇重症
  • 1篇重症肌无力
  • 1篇重症肌无力患...
  • 1篇万古霉素
  • 1篇无力
  • 1篇细胞
  • 1篇利奈唑胺
  • 1篇疗效
  • 1篇临床诊断价值

机构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袁慧姣
  • 3篇韩波
  • 1篇张艺凡
  • 1篇牛广华
  • 1篇赵高阳
  • 1篇郑菲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转录因子核因子κB和IKK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在STING-IRF3通路中转录因子核因子κB和IKK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44例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血液、尿液与术后切除的肝部样本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144例正常人的血液、尿液与肝部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样本中核因子κB和IKK蛋白表达量与磷酸化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核因子κB蛋白在患者的肝部、血液与尿液中的表达量不变(P>0.05),而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IKK蛋白在患者的肝部、血液以及尿液中的蛋白表达量与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核因子κB和IKK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的患者,其4年的生存率为5.89%;核因子κB蛋白表达为阳性,IKK蛋白表达为阴性的患者,其4年的生存率为20.12%;核因子κB蛋白表达为阴性,IKK蛋白表达为阳性的患者,其4年的生存率为25.18%。结论STING-IRF3通路中转录因子核因子κB和IKK对ACLF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袁慧姣韩波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新生儿狼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综述新生儿狼疮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随访等,着重于近些年来对该病病因的新发现,包括抗干燥综合征A(SSA/Ro)抗体和抗干燥综合征B(SSB/La)抗体、血清素(5-HT4)、心肌细胞凋亡、钙通道、微嵌合体、遗传突变等方面。
张艺凡牛广华赵高阳郑菲袁慧姣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PD-1和IL-23水平及其与AChR-Ab、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及其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重症肌无力44例作为重症肌无力组,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和血清IL-23水平,分析外周血PD-1和IL-23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价值,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PD-1和IL-23与AChR-Ab、重症肌无力定量(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QMG)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PD-1与IL-23,重症肌无力组分别为(18.07±5.54)%和(29.51±4.81)pg/ml,高于健康体检组(10.67±2.50)%和(20.44±5.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PD-1和IL-23诊断重症肌无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和0.89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07%和24.44 pg/ml,最佳截断值下诊断重症肌无力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和一致率分别为95.5%、72.7%、68.2%、84.1%和79.6%、84.1%、64.6%、81.8%。重症肌无力44例AChR-Ab为(1.29±0.33)nmol/L,QMG评分为(5.35±1.4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PD-1和IL-23与AChR-Ab和QMG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0.725和0.695、0.693。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3和PD-1高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23和PD-1对重症肌无力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其与AChR-Ab、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袁慧姣韩波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白细胞介素-23程序性死亡受体-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MRSA引起的复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引起的复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complex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cSST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并被确诊为MRSA引起的cSSTIs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每组49例。利奈唑胺组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43.25±4.90)岁,给予静脉注射利奈唑胺,600mg/次,2次/d,每次间隔12 h;万古霉素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3.15±5.25)岁,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根据患者体质量每次用量15 mg/kg,2次/d,每次间隔12 h。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7~14 d。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抗菌治疗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安全性。结果在停药时(使用最后一剂药物后第24 h),利奈唑胺组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组[85.7%(42/49)比67.3%(33/49),P=0.032],但在随访时(停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相当[75.5%(37/49)比67.3%(33/49),P=0.371]。在停药时和随访时,利奈唑胺组与万古霉素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在停药时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17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万古霉素组患者[51.02%(25/49)比71.43%(35/49),P<0.05];利奈唑胺组的住院时间为(7.6±0.5)d,静脉治疗时间为(5.6±0.3)d,万古霉素组分别为(8.9±0.6)d、(10.4±0.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由MRSA引起的cSSTIs的万古霉素的有效替代药物。
袁慧姣韩波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MRSA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