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亚婷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生长因子受体
  • 4篇受体
  • 4篇受体基因
  • 4篇突变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突变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肺癌
  • 4篇表皮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袁亚婷
  • 6篇江兴堂
  • 5篇尹小文
  • 3篇杜艳萍
  • 2篇曾惠清
  • 2篇张孝斌
  • 1篇江岳鑫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比多尔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中阿比多尔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3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由国家援鄂福建医疗队收治的确诊为新冠肺炎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46例患者均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以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分为阿比多尔组115例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31例。主要观察终点为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次要终点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246例患者中,男132例(53.66%),女114例(46.34%),年龄为20~82岁,平均年龄为(53.58±15.19)岁。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7 d转阴率分别为46.1%和50.4%,14 d转阴率分别为96.5%和9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患者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均为治疗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0)。阿比多尔组11例(9.6%)、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3例(9.9%)患者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1.000)。结论: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阿比多尔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7 d和14 d核酸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袁亚婷张孝斌魏小杰明全彭秋萍曾惠清江兴堂
关键词:疗效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生长、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107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外显子18~21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患者肿瘤生长、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07例患者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者30例(28.0%),其中外显子18突变1例,外显子19突变8例,外显子21突变20例,外显子18和19多重(3个)突变1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肿瘤生长速度的M(Q1~3)为0.42(0.17-1.04)mm/d,明显快于基因正常患者[0.21(0.19~1.00)mm/d,P〈0.0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肺外器官转移发生率与基因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突变和基因正常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8.2±8.9)和(25.5±7.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2%、47.7%、46.9%和72.2%、57.3%、56.3%,Log-rank检验显示两者间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59,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可以促进NSCLC生长,但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尹小文江兴堂袁亚婷杜艳萍
关键词:突变肿瘤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2009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可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抑制及血管生成等多种细胞过程。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均存在EGFR表达上调的现象,其中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现为EGFR过表达。另外,在亚洲非吸烟的女性肺腺癌患者中,EGFR的基因突变率达40%以上,表明EGFR的异常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关于EGFR过表达和基因突变与NSCLC发生及转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袁亚婷江兴堂尹小文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我院的139例既往至少接受过1次含铂化疗且最近1次化疗后肿瘤进展或复发的NSCLC的病理组织行EGFR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把患者分为EGFR突变型口服吉非替尼组(31例)和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50例)及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50例)。对3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病理、疗效、生存期、体力状况评分(PS)、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分析。结果女性、腺癌、非吸烟者的EGFR突变率高于对应组;突变型吉非替尼组、野生型吉非替尼组(62.0%,31例)和野生型多烯紫杉醇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2.0和2.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7.1和7.8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1.198、16.991,均P〈0.01)。突变型吉非替尼组、野生型吉非替尼组PS评分的变化分别为96.8%(30例)和62.0%(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一12.583,P〈0.01)。野生型吉非替尼组(62.0%,31例)和野生型多烯紫杉醇组(66.0%,33例)化疗P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8,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可作为指导晚期NSCLC二线治疗的重要指标。
杜艳萍江兴堂尹小文袁亚婷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
四种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2
2010年
背景:由于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制作及保存过程中对DNA造成的损害,影响了后续的聚合酶链反应等研究。选择一种简便有效且经济实用的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成为研究者们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比较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4种提取DNA的方法对DNA质量的影响,探讨一种操作简便、污染少、经济实用的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方法:取手术切除的普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20例,分别以二甲苯脱蜡-酚氯仿法、改良TES水浴脱蜡-酚氯仿法、试剂盒法和改良TES水浴脱蜡-试剂盒抽提DNA法提取其DNA,然后进行电泳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比值及PCR扩增。结果与结论:改良TES水浴脱蜡-酚氯仿法和改良TES水浴脱蜡-试剂盒抽提DNA法可获得较大的DNA片段,且两种方法与试剂盒法所提取DNA的A260/A280值相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以改良TES水浴脱蜡-酚氯仿法所得DNA为模板,扩增的目的条带亮度与阳性对照相当。结果证实改良TES水浴脱蜡-酚氯仿法简便有效,所用试剂价格低廉,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
袁亚婷江岳鑫尹小文江兴堂
关键词:甲醛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
联合检测血炎症指标在鉴别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肺结核(PTB)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1例CAP患者和86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WBC、ESR、PCT及CRP在CAP和PTB鉴别诊断中的效能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联合检测上述炎症指标在CAP和PTB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AP组患者的WBC、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P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SR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BC、PCT、CRP均能较好的区别CAP和PTB,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32、0.748;当同时满足WBC>8.60×10^(9)/L、PCT>0.10 ng/mL以及CRP>49.75 mg/L时,其区别CAP及PTB的特异性达93.02%,CAP的阳性预测值达85.00%。结论 CAP患者的WBC、PCT、CRP水平较PTB患者高,三者同时升高应高度考虑为CAP。
袁亚婷张孝斌曾惠清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结核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22例既往至少接受过1次含铂类药物化疗达到稳定以上疗效的NSCLC的病理组织行EGFR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把患者分为EGFR突变型口服吉非替尼组、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和EGFR野生型多烯紫杉醇化疗组。对3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病理、疗效、生存期、PS评分、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分析。结果:女性、腺癌、吸烟者的EGFR突变率高于对应组;EGFR突变型口服吉非替尼的客观有效率、1年生存率、中位无疾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PS评分和生活质量优于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EGFR野生型多烯紫杉醇化疗组的客观有效率、中位无疾病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优于EGFR野生型口服吉非替尼组,但1年生存率、PS评分和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可作为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重要指标。
杜艳萍江兴堂尹小文袁亚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子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