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政超

作品数:55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唐宋
  • 16篇移民
  • 6篇中国古代史
  • 6篇古代史
  • 5篇宋代
  • 5篇阶层
  • 5篇金陵
  • 5篇赋役
  • 4篇移民研究
  • 4篇唐代
  • 4篇唐宋时期
  • 4篇富民阶层
  • 3篇社会
  • 3篇税源
  • 3篇唐朝
  • 3篇唐朝前期
  • 3篇均平
  • 3篇考论
  • 3篇课程
  • 3篇高校

机构

  • 31篇云南大学
  • 22篇邵阳学院
  • 6篇南京大学
  • 1篇长沙民政职业...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53篇薛政超
  • 2篇曲艺
  • 1篇林文勋
  • 1篇胡苏珍
  • 1篇蔡利新
  • 1篇朱世荣
  • 1篇屈雪芬
  • 1篇夏黎晖

传媒

  • 9篇邵阳学院学报...
  • 4篇思想战线
  • 4篇黑龙江史志
  • 3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农史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历史教学(下...
  • 2篇宋史研究论丛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作家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求索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民族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宋以来“富民”阶层之规模探考被引量:15
2011年
唐宋以来,由于土地自由买卖的发展和土地市场的扩大,促使富民作为一个拥有雄厚经济实力且广泛分布、但其内部又有差别的新的社会阶层而得以逐渐形成。到宋代,占真实上三等富户九成二以上、为总户数13.3%—33.9%左右的富民阶层,占有约60%—70%的社会土地财富。
薛政超
关键词:富民阶层唐宋
论唐宋以来富民逃避赋役之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唐宋以来的富民逃避国家赋役,给国家与社会造成了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一,不仅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使国家赋役职能"抑兼并"的目的落空,就连均平赋役的目标也时常受到挑战,社会贫富分化更为严重,有产富民与无产客户成为两大主要社会阶层。其二,富民违法免除赋役,其贿赂、诉讼与告讦等费转化为额外行政成本与社会成本,使社会整体出现贫困化的趋势。其三,富民隐寄资产,作为寄主的衣冠户、官户阶层,要获取"借名费"、租课等相应利益,甚至可能"干没"富民诡寄田产。衣冠户、官户和寺观等可以免除部分税役,而国家赋役繁重,富民上户的土地也大量向其集中,非诡寄资产的税率也要相应提高,再加上诡寄资产数量不菲的相关费用,加重了富民百姓的贫困化,使唐宋以来的社会贫富分化又增加了衣冠户、官户阶层与富民阶层之间两极分化的内涵。其四,由于负担国家主要赋役的主户减少,基本不承担国家税徭的客户增多,且主户中真正为贫民下户者亦渐为少数,富民仍是国家赋役负担的主体。
薛政超
关键词:富民阶层唐宋
勤俭信智与读书入仕:唐宋“富民”品质特征略论被引量:2
2017年
唐宋以来的民众在致富过程中,或勤奋节俭,或才智出众,或仁信于人,也有将众多品质兼而备之者,可谓各有其特长。富民要"保富",往往也需要勤劳经营,节俭持家,施展智慧,广行仁义,而一旦丧失这些品质,就会逐步走向衰败。使富民得以崛起的诸要素与品质中,以契合经济规律之勤、俭、信、智等品质最为重要。富民致富,与其仁义与否即道德水平之高下并无直接之相关性。富民热心于读书应举,以实现其经济目的,成为"保富"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读书可获得致富的基本品质与专业技能,二是入仕后可免除部分赋役,并谋取其他各种附带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须看到,人们读书入仕,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取得或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薛政超
关键词:唐宋
从国家无偿赈给到“劝谕”富民出资——唐宋国家实物救灾职能转变之考察被引量:2
2011年
唐代前中期,国家赈灾多采用无偿赈给的方式。唐中叶以后,在无偿赈给之法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唐政府一方面改行有偿赈贷之法,另一方面则开始积极引导富民出资出力参与社会灾荒救济。宋代赈灾分为政府直接赈救与利用社会力量赈济两个方面。政府直接赈救,继承并发展了唐后期以来用富民之资恤救贫民之宗旨;利用社会力量赈灾,国家荒政逐渐演变为"劝分"之政,即"劝谕"富民出钱米参与灾荒救济,并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第一,视灾伤程度与官府赈灾能力而行劝诱力度。第二,"劝分"举措的制度化与优待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若受灾地无富民或富民较少,则地方政府让富民赈灾的"劝分"之政无施展之余地。
薛政超
宋初对外遣使及使者素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宋初对外遣使 ,其地域是“重南轻北 ,重东轻西” ;其时间分布是前期以南唐为主 ,后期以北方契丹为主 ;正副使之构成前期多以单人为使 ,后期则多为正副使并任 ;使者官阶与使命等亦各期自有其特点 ,使者的年龄多为中年 ,其体貌风度、性格特征 ,学识才艺及应对能力等均具备较高素质。
薛政超
关键词:遣使宋初中年年龄
唐宋时期湖南的少数民族移民及其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唐宋时期湖南地域的少数民族移民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少数民族战俘在湖南的安置,二类是湖南溪洞首领在内地的安置,三类是溪洞之民迁移省地,且人数最多。少数民族移民对湖南民族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薛政超
关键词:移民少数民族唐宋
《中国移民史》唐宋湖南移民实例考校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移民史》列有109个唐宋湖南移民实例,本文对其中在史料和史实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65例进行了考校,并归纳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史料的理解与引用有误。这主要表现为一人误作二人,甲卷引作乙卷,姓名张冠李戴,牵强列入或列之无据,将移民与移民后裔相混淆,以及有关移民迁移的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没有考察史料的史源。这主要表现在:引用后人史料,没注意到前人文献中已有相同的、甚至更为可靠的史料,没有甄别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没有考察相关史料,对引用史料中所提供的一些有关移民信息的线索没有追根溯源、旁征侧证。
薛政超
关键词:移民唐宋
唐宋时期湖南迁出移民述论被引量:1
2008年
唐宋时期的湖南迁出移民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唐末五代与南宋中后期,五代末马氏迁南唐是唐宋时期湖南最大的一支外迁移民。就移民原因来说,以唐五代而论,唐末五代时段以战乱与政治移民为主,其余时段则主要是宦游移民;宋代则以开垦移民为多,还有部分宦游、战乱和被掠卖移民。
薛政超
关键词:移民唐宋
批判与重构: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主线与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2007年
传统史学所形成的中古史主线和体系是在"以史为鉴"并提供政治与道德借鉴功能的理念下构建的,对建国后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主线和体系的设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社会的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呼吁以社会变革为中心重建中国古代史的理论框架,这也是《中国古代史》课程主线与体系得以重构的基本前提。
薛政超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唐宋时期湖南移民信息传递途径考述
2008年
唐宋时期湖南移民获得迁入地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四种,一为政府之榜告,二为社会之传闻,三为亲友之相告,四为亲自之游历。通过这些立体式移民信息网络,移民者获得迁入地信息,并往往决定了移民者的迁徙行动。
薛政超
关键词:唐宋移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