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民华

作品数:58 被引量:477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小麦
  • 11篇克隆
  • 11篇基因
  • 9篇教学
  • 6篇电子克隆
  • 6篇进化分析
  • 6篇大豆
  • 5篇毛细管
  • 5篇毛细管电泳
  • 4篇蛋白
  • 4篇性状
  • 4篇遗传学
  • 4篇植物
  • 4篇小麦群体
  • 4篇基因克隆
  • 4篇EST
  • 3篇遗传学教学
  • 3篇育种
  • 3篇中国小麦
  • 3篇微核

机构

  • 49篇首都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国家蔬菜工程...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北京蔬菜研究...

作者

  • 58篇蔡民华
  • 29篇胡英考
  • 25篇李雅轩
  • 18篇晏月明
  • 12篇郭平仲
  • 8篇赵昕
  • 7篇张金栋
  • 6篇张飞雄
  • 6篇张金栋
  • 5篇李晓晓
  • 5篇孟宪萍
  • 4篇郑继刚
  • 4篇安学丽
  • 4篇姜怡
  • 4篇李蕊
  • 3篇余建中
  • 3篇王德森
  • 3篇阎俊
  • 3篇夏兰芹
  • 3篇赵银荣

传媒

  • 10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遗传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北京师范学院...
  • 3篇大豆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学生物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科学教育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roEL分子伴侣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1年
大肠杆菌的GroEL是同型寡聚复合体 ,由 14个相对分子质量 5 8× 10 3亚基组成背靠背的双环结构。它在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和组装以及在热或化学逆境下变性蛋白质的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 ,在大肠杆菌的跨膜转运及插入细胞质膜方面都起重要作用。这些活动依赖于GroEL与底物蛋白的疏水片断的相互作用。综述了Hsp60分子伴侣系统中研究得比较清楚的GroEL的晶体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张经余赵志虎蔡民华
关键词:GROE分子伴侣
MUC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应用被引量:12
2001年
MUC1粘蛋白是一种大分子量的糖蛋白 ,主要存在于乳腺、胰腺、卵巢等上皮性组织和器官中。它在癌变上皮细胞表面高度异常表达 ,结构发生相应改变 ,从而成为免疫应答的靶点 ,并在乳腺癌的发展、转移、预后及免疫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彭英芳钟辉蔡民华
关键词:MUC1乳腺癌免疫治疗粘蛋白
鉴定小麦品种的毛细管电泳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品种的快速鉴定方法,特别是通过毛细管电泳手段快速鉴定小麦品种的方法。小麦种子贮藏蛋白中醇溶蛋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醇溶蛋白组成由基因型决定,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作为鉴定品种的可靠遗传标记。本发明的提...
晏月明余建中胡英考蔡民华姜怡郑继刚安学丽
文献传递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
何中虎晏月明张艳夏先春庄巧生张勇王德森阎俊陈新民胡英考蔡民华夏兰芹王光瑞周阳周桂英
1、从食品品质-性状指标-蛋白质-DNA四个层次建立了我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其中20个指标(占42%)在中国小麦中最早报道。着重建立了中国面条和北方馒头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与评价方法,提出并验证面条小麦的选种指标和分子...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分子改良
增广NC Ⅱ设计及其在群体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1993年
采用10个小麦品种作为亲本,进行5×5NCⅡ交配设计,为得到增广NCⅡ设计,将25个F_1组合及其相应的父、母本各5个种植于田间,将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基因型和基因型×重复两个变异来源进行详细分剖,结果发现亲本间变异大于F_1组合间变异,误差项的进一步分剖表明:亲本×重复的变异要比组合×重复的变异小得多。雌亲间配合效应的变异要比雄亲间的变异大。从遗传分析角度来说,理想的NCⅡ设计,应在提供数值相近的方差成分估值σ_f^2和σ_m^2的同时,能够提供原因成分V_A和亲属协方差COV_(ⅡS)的适宜估值。同时进行了V_r-W_r分析,结果表明加性-显性模式不合适。
郭平仲张金栋赵银荣蔡民华
关键词:小麦群体
日本百脉根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拟南芥-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日本百脉根基因组DNA序列——LjT44D21克隆。通过GENSCAN分析及序列拼接得到日本百脉根"γTMT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的登陆号为DQ013360。用该序列对GenBank中的est-others进行相似性搜索,获得了44条日本百脉根的EST序列,经拼接后发现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真实存在和表达的。该cDNA序列长为1 077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1 077 bp)。推测编码蛋白为358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与大豆、水稻、小麦、拟南芥、油菜、苜蓿和衣藻等物种的-γTMT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孟宪萍李晓晓李雅轩蔡民华胡英考
关键词: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电子克隆EST
概念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10
2010年
概念图是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意义联系的图表。在遗传学教学中,选择性地使用概念图有助于教师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复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概念图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文章对概念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进行了概述。
李雅轩张飞雄胡英考蔡民华赵昕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概念图知识体系建构主义
小麦谷蛋白亚基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以61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方差分析探讨了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座和2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座对14个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一基因座可以影响多个品质性状;不同基因座对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是不同的;影响的大小也存在差异.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有些品质性状同时受到两个基因座的影响,有时基因座间互作的影响大于单个基因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小麦品质性状的改良是非常复杂的,对不同品质性状的改良应采用不同的育种策略.
蔡民华胡英考李雅轩李建国晏月明
关键词: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截形苜蓿吡哆醇生物合成基因的电子克隆和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电子克隆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实施而发展起来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克隆的新方法。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以拟南芥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基因(PDX)cDNA序列为探针,在GenBank的HTGs数据库中找到与之高度同源的截形苜蓿的基因组序列———m th2-17p16克隆,通过GenScan软件预测和序列拼接得到了截形苜蓿吡哆醇生物合成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139263)。用该序列对GenBank中的est-others进行相似性搜索,获得了25条截形苜蓿的EST序列,经拼接后发现与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序列一致,表明该基因是真实存在和表达的。该cDNA序列长度为1 257 bp,具有完整的开放式阅读框(ORF 29-973bp),推测编码314个氨基酸。通过对日本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var.japoni-cus)、烟草(Nicotiana tabacum)、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大豆(Glycine max)、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 ryza sativa)等进行吡哆醇生物合成蛋白序列同源比较,发现该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李蕊孟宪萍胡英考蔡民华李雅轩
关键词:电子克隆吡哆醇生物合成基因EST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和(或)器官特异表达的基因,但要获取某一发育阶段的特异细胞类群来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又是相当困难的。近年发展起来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可以在显微镜下快速准确地获取单一的细胞类群,甚至单个细胞,成功地解决了组织中细胞的异质性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并对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做了综述,同时指出了该技术在植物中应用的可能发展方向。
蔡民华胡英考李雅轩晏月明
关键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基因表达分析蛋白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