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百灵

作品数:359 被引量:2,412H指数:29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6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理学
  • 17篇机械工程
  • 13篇电气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7篇合金
  • 102篇微弧氧化
  • 90篇镁合金
  • 80篇磁控
  • 80篇磁控溅射
  • 72篇溅射
  • 41篇铝合金
  • 33篇陶瓷层
  • 30篇耐蚀
  • 29篇镀层
  • 29篇耐蚀性
  • 28篇微观结构
  • 26篇膜层
  • 25篇微弧氧化陶瓷...
  • 19篇离子镀
  • 16篇纳米
  • 14篇复合膜
  • 14篇复合膜层
  • 12篇脉冲
  • 11篇形变

机构

  • 334篇西安理工大学
  • 24篇南京工业大学
  • 1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陕西理工大学
  • 7篇西安工程大学
  • 6篇安徽理工大学
  • 6篇西安工业大学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5篇南京浩穰环保...
  • 4篇山东大学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西北有色金属...

作者

  • 358篇蒋百灵
  • 39篇时惠英
  • 38篇李均明
  • 34篇白力静
  • 32篇李洪涛
  • 31篇袁森
  • 19篇张菊梅
  • 18篇葛延峰
  • 18篇曹政
  • 18篇杨超
  • 16篇杨巍
  • 15篇王武孝
  • 15篇张国君
  • 15篇雷廷权
  • 15篇文晓斌
  • 13篇陈迪春
  • 12篇夏鹏举
  • 11篇王爱娟
  • 11篇郝娟
  • 10篇鲁媛媛

传媒

  • 30篇材料热处理学...
  • 25篇稀有金属材料...
  • 20篇西安理工大学...
  • 18篇金属热处理
  • 14篇特种铸造及有...
  • 14篇中国有色金属...
  • 12篇铸造技术
  • 1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0篇材料保护
  • 10篇表面技术
  • 9篇金属学报
  • 8篇硅酸盐学报
  • 8篇功能材料
  • 7篇真空科学与技...
  • 6篇热加工工艺
  • 5篇摩擦学学报
  • 5篇中国表面工程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材料导报
  • 4篇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13篇2013
  • 14篇2012
  • 44篇2011
  • 34篇2010
  • 32篇2009
  • 21篇2008
  • 27篇2007
  • 21篇2006
  • 28篇2005
  • 13篇2004
3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绝缘强度及耐蚀性的研究被引量:23
2005年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MB8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层,利用电击穿试验、盐雾腐蚀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陶瓷层的绝缘强度Eb 和耐蚀性,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结构。结果表明:恒流条件下,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增加,陶瓷层的厚度增加,陶瓷层内的显微缺陷增多,致密性下降;陶瓷层的绝缘强度(Eb)和耐蚀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陶瓷层的致密性越高,绝缘强度(Eb)越大,耐蚀性也就越好。
蒋百灵夏天时惠英雷念民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绝缘强度耐蚀性
镁合金表面不同掺杂类石墨镀层的界面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镁合金基体上制备了以Al、Zr、w为过渡层的类石墨镀层。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镀层的截面微观结构及相组成进行分析;使用划痕仪与摩擦磨损机测试镀层的膜基结合强度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镁基体一铝过渡层界面形成了镁和β-Mg17Al12相混合的合金相分层界面;镁基体.锆过渡底层界面形成了较好的局部连续界面;镁基体.钨过渡底层界面为钨粒子对镁合金基体注入形成约20nm的镁一钨团簇混合界面层。镁基体表面铝、锆、钨掺杂碳镀层的膜基结合力分别为10.2、11.0、4.8N。掺杂碳镀层工作层成分及结合力的不同,导致镀层耐磨减摩性能差异较大:掺铝碳镀层有较小摩擦系数,在0.1~0.18之间,且耐磨性较好,在球.盘实验结束后镀层依然没有失效;掺锆碳镀层大约在1600S失效,摩擦系数急剧增大,失效前的摩擦系数在0.08~0.18之间,具有良好的减磨耐磨效果;掺钨碳镀层从一开始摩擦系数就急剧增加,在250S左右完全失效,出现大面积剥落,在3种镀层中耐磨减摩效果最差。
时惠英马俊康莹付杨洪蒋百灵
关键词:镁合金GLC显微结构
SIMA法处理AZ91D镁合金压缩形变及半固态等温组织的特征被引量:24
2004年
研究了AZ91D镁合金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处理过程中形变率和形变温度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温度为280℃时,随着形变率增加,部分枝晶臂逐渐伸长,枝晶破断现象加剧;形变率为20%时,随着形变温度的提高,组织的形变方式逐渐由以枝晶断裂为主转变为带有方向性的弯曲。AZ91D合金在580℃等温10min所获得的半固态组织,随着形变率增加,球状晶粒尺寸减小,圆整度提高;随形变温度的提高,固相颗粒的偏聚现象减轻。
姚亮宇袁森王武孝蒋百灵唐文亭
关键词:镁合金压缩形变半固态组织SIMA法
一种微型钻头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钻头复合氮化物镀层的制备方法,该微型钻头复合氮化物镀层是由金属铬、铝、钛和氮气反应所生成的复合氮化物,其厚度为1μm~2μm,硬度为2200HV~3000HV;摩擦系数为0.4~0.8,比磨损速率为:...
蒋百灵张国君文晓斌
文献传递
AZ31B镁合金表面微弧电泳复合膜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表征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利用其表面多孔结构借助电泳技术沉积有机膜层,对比研究陶瓷层和复合膜层表面粗糙度、表面及截面形貌、电化学性能及划伤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陶瓷层表面放电微孔被电泳层完全填充并形成均匀膜层,复合膜层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微弧电泳复合膜层腐蚀电流密度与陶瓷层和基体相比分别降低2个和4个数量级,极化电阻分别增大2个和4个数量级,腐蚀倾向降低;微弧电泳复合膜层电化学阻值与陶瓷层相比增加4个数量级,同时电容值降低4个数量级,耐蚀性显著提高;由于陶瓷层与电泳层的机械嵌合作用,复合膜层划伤腐蚀过程表现为基体腐蚀及陶瓷层与基体界面的破坏,复合膜层界面处结合完好。
时惠英董利芳蒋百灵沈文宁葛延峰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电泳复合膜层耐蚀性
稀土元素钕对高铝含量镁铝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2007年
在高铝含量镁铝合金系中添加0.4%稀土Nd进行变质处理,研究凝固组织中析出相的类型转变及形貌特征。结果发现,稀土元素Nd的变质作用使高铝含量镁-铝合金凝固组织中出现大量树枝晶;在亚共晶成分范围内,首先析出α相树枝晶,随着Al含量不断增加并接近共晶成分,α树枝晶周围出现β相晕圈并不断增厚,α枝晶数量减少,进而发生β相晕圈向β相树枝晶的转变,β枝晶数量增加,分枝变得发达。Nd的变质作用使共晶成分附近的镁铝合金凝固组织形貌发生明显改变,由未变质的典型共生共晶转变为变质后的α、β枝晶及共生共晶共存。
王海婷袁森王武孝蒋百灵罗红斌南宏强
关键词:变质处理凝固组织
固溶处理对AZ80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固溶工艺对AZ80镁合金时效处理后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固溶工艺获得的组织对200℃时效处理后β-Mg17Al12相的析出方式、数量及形貌有较大的影响。时效处理4h后,析出方式以不连续析出为主,固溶不彻底的合金时效析出相较多;时效时间延长至12h时,固溶彻底的合金其析出方式以晶内的连续析出为主,连续析出相阻止了晶界处不连续析出相的形核与长大,而固溶不彻底的合金其析出方式仍然以不连续析出为主,部分析出相向α-Mg晶粒内生长。
张菊梅蒋百灵王志虎夏鹏举葛凯晨
关键词:固溶镁合金时效处理显微组织
溶质离子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交流脉冲微弧氧化电源在NaF、NaCl和NaI三种电解液中对AZ31镁合金样品进行处理,采用SEM、XPD和XPS观察分析溶质离子对镁合金样品表面形貌、相组成及起弧前后微弧氧化膜层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现象只发生于NaF电解液中,起弧前样品表面的沉积膜为MgF2,起弧后膜层由MgF2和MgO两相组成;NaCl和NaI电解液中的两组样品既无微弧氧化现象发生,又未发现任何沉积膜层;微弧氧化初期阳极放电产生的金属阳离子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形成沉积于样品表面的高阻抗膜层是微弧氧化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
杨巍蒋百灵鲜林云
关键词:微弧氧化AZ31镁合金
Cr含量对掺铬类石墨膜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一组不同Cr含量的掺铬类石墨非晶碳膜。测量了薄膜的硬度、内应力以及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术(SEM)分析了薄膜的成分和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掺铬类石墨膜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均强烈地受到薄膜Cr含量的影响。掺杂铬对类石墨膜具有显著的去应力和软化作用。适量铬的加入不仅能进一步改善这种非晶碳膜的磨擦学性能,而且也有助于降低它的表面粗糙度并提高其致密性。分析结果表明,掺铬类石墨膜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随着Cr含量增大的变化趋势与薄膜中碳的价键结构演变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张永宏蒋百灵刘艳
关键词:力学性能
Ti6Al4V表面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的结构和摩擦学特性被引量:58
2003年
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法,在Na2SiO3-(NaPO3)6-Na3MoO4溶液中制备了Ti6Al4V表面氧化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涂层的结构、形貌及摩擦学性能,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涂层致密层的硬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磨损表面形貌,用能谱仪分析涂层磨屑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厚约20μm的涂层致密均匀,主要由锐钛矿和金红石相氧化钛组成;涂层致密层的硬度约为13.5GPa;在0.5N低载荷和摩擦循环次数小于2000次条件下,涂层同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仅为0.18~0.20,较基底Ti6Al4V与其对摩的摩擦系数低得多.摩擦过程中较软的GCr15钢球材料向涂层表面转移,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是轻微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
王亚明蒋百灵雷廷权郭立新
关键词:微弧氧化陶瓷涂层摩擦磨损性能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