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淑芬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磐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地诺前列酮
  • 1篇血功能
  • 1篇引产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引产
  • 1篇缩宫素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围术期
  • 1篇足月
  • 1篇足月妊娠
  • 1篇足月妊娠引产
  • 1篇围术期
  • 1篇麻醉方法
  • 1篇静脉
  • 1篇静脉麻醉
  • 1篇聚体
  • 1篇给药

机构

  • 3篇磐安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蒋淑芬
  • 2篇孔松泉
  • 2篇包丽霞
  • 1篇施伟亚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影响,为临床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50例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D、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朋、APTT、TT、Fb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h、术后24hPT、APTT、TT分别为(13.23±1.86)s、(31.18±5.94)s、(15.52±2.55)s,(12.85±1.94)s、(29.74±5.52)s、(14.68±3.15)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4.546、4.143、3.656、3.435、3.115,均P〈0.05),术后6h观察组Fbg[(3.17±0.48)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P〈0.05);观察组D-D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分别为(0.28±0.04)mg/L、(0.33±0.07)mg/L、(0.33±0.07)mg/L,术后相比术前略有上升,但组内对比、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41.43%、30.00%,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对照组确诊1例股静脉血栓形成,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可预防剖宫产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是首选方法。
孔松泉包丽霞蒋淑芬
关键词:麻醉剖宫产凝血功能D-二聚体
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有引产指征的70例初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70例孕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地诺前列酮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治疗组为91.18%,治疗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639,P=0.013)。治疗组引产前后宫颈评分提高分值(2.73±1.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3±1.12)分(t=2.622,P=0.011)。治疗组用药至临床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13.24±7.25)h、(17.38±7.53)h、(12.54±6.23)h,对照组则为(26.18±12.54)h、(35.72±17.89)h、(16.53±7.24)h,前者明显短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5.644、2.476,P=0.000、0.000、0.016)。结论地诺前列酮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施伟亚蒋淑芬
关键词:地诺前列酮缩宫素足月妊娠引产
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次髎穴组、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次髎穴组联合芬太尼次髎穴注射麻醉,皮下注射组联合芬太尼皮下注射麻醉,静脉注射组联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比较三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次髎穴组麻醉优良率为97.50%,高于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3.894,均 P <0.05);三组患者 MAP、HR、SpO2各时间节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次髎穴组术后4 h、8 h VAS 评分分别为(2.32±0.56)分、(1.13±0.23)分,低于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656、8.843、6.587、6.335,均 P <0.05);次髎穴组丙泊酚用次、用量分别为(1.14±0.14)次、(116.37±14.35)mg,少于皮下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645、5.587、6.132、5.854,均 P <0.05);次髎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皮下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静脉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7.454,均 P <0.05)。结论芬太尼次髎穴给药麻醉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孔松泉包丽霞蒋淑芬
关键词:芬太尼丙泊酚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