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平

作品数:50 被引量:488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经济管理
  • 6篇历史地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旅游
  • 7篇长江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双核结构模式
  • 5篇县域
  • 5篇长江三角
  • 5篇长江三角洲
  • 5篇长三角
  • 5篇城市
  • 4篇县域经济
  • 4篇港口
  • 4篇城市群
  • 3篇实证
  • 3篇双核
  • 3篇区位
  • 3篇流域
  • 3篇长江三角洲城...
  • 3篇长江三角洲城...
  • 2篇地价
  • 2篇地理加权回归

机构

  • 50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江苏金宁达不...

作者

  • 50篇董平
  • 32篇陆玉麒
  • 5篇郭政
  • 4篇王亭娜
  • 3篇赵玉芝
  • 3篇杨文智
  • 2篇马颖忆
  • 2篇陈爽
  • 2篇闫莉莉
  • 2篇赵孟孟
  • 1篇俞勇军
  • 1篇王晗
  • 1篇李娟
  • 1篇王亚华
  • 1篇郭迪
  • 1篇俞肇元
  • 1篇黄克龙
  • 1篇周年兴
  • 1篇王毅
  • 1篇王毅

传媒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地理研究
  • 3篇生产力研究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人文地理
  • 3篇经济地理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科技和产业
  • 2篇统计学与应用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域核心-边缘结构模式探讨——以赣江流域为例被引量:12
2005年
流域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域单元,其总体空间结构规律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在介绍与评价施坚雅流域核心 边缘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对赣江流域空间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可分为核心区、过渡区、边缘区,体现出明显的核心 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山、江、湖,作为构成赣江流域的三大要素,其间存在着内在的时空耦合关系。具体而言,赣江流域最大的河流赣江纵贯流域南北,注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成为连结上游山区和下游湖区的纽带,山、江、湖彼此相连,息息相关,构成一个互相关联、互为依托的生态大系统。因此,有必要将山江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资源综合开发上,还是在工农业发展布局上,都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进行全面的、有步骤的综合开发治理和建设。
陆玉麒董平
关键词:农业发展统筹兼顾赣江流域展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污染时空演化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24
2019年
基于2003~2015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工业废水和工业SO_2排放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工业环境绩效指数、空间形态差异指数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对其工业污染排放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2003~2015年工业废水和工业SO_2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6.97%和28.79%,但占全国比重仍然较高,尤其是工业废水对生态环境胁迫较大.2种工业污染空间形态均呈现出北(偏西)-南(偏东)的空间分布形态,而2种工业污染重心移动轨迹并不一致,工业废水重心总体上朝向东(偏南)方向迁移了12.85km,而工业SO_2重心总体上朝向西(偏北)方向迁移了26.89km.此外,2种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城市且污染集中度指数由高到低大致呈半圈层状向周围递减.工业发展与工业污染空间形态演变具有一致性,工业废水重心和工业SO_2重心与工业发展重心距离均在逐渐缩小,而2种工业污染-环境绩效空间分布格局并不完全一致.驱动因素方面,环境规制引起的技术改善效应是工业污染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由环境规制引起的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则取决于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发展效应是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规模效应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较小.
郭政陈爽董平董平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LMDI
长三角沙上地区文化景观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长江三角洲沙上地区是指由长江泥沙堆积形成的地区,即狭义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地区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景观特点,突出表现为典型的一字形村落空间布局特征。其特点有三:一为前后平阔,空间感好,使人心胸宽阔;二为家在坝上,门前垫土成场,俗称"场坎",高敞干燥,有利卫生;三为家家朝南成埭,有利接收阳光,户户屋前种植桃李,屋后栽种翠竹,宅基前后均有河流,取水方便,四周围以绿篱,自成格局,形成江南另一种小桥流水的沙上文化景观。语言和饮食等构成文化景观的软物质内容也非常有特色。
董平
关键词:文化景观长江三角洲
长江经济带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长江经济带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展示长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挖掘、保护和利用长江经济带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该文基于多元地理加权回归,综合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可形成6个集聚区:江浙吴越历史文化村镇集聚区、皖赣徽商历史文化村镇集聚区、赣鄱历史文化村镇集聚区、巴蜀历史文化村镇集聚区、黔文化历史文化村镇集聚区和滇文化历史文化村镇集聚区。2)考虑变量空间异质性的多元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更精确,作用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地形、经济、生态、人口、交通因素。3)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人口、交通、地形、生态因素;地形和人口因素为负向影响,经济与交通因素为正向影响,影响强度均自西向东减弱,生态因素的影响强度自西向东由正转负。
陶洁怡董平周年兴陆玉麒龚霄马小宾
关键词:DBSCAN聚类算法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
技术空间扩散相对强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沪宁沿线各市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国内外多个学科都有大量关于技术扩散的研究,但对空间扩散的研究还相当有限,数据的难获取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是主要原因。在借鉴前人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空间作用力的角度,构建了空间扩散相对强度的理论模型,并以沪宁沿线各市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杨文智董平陆玉麒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被引量:16
2005年
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该地区虽然水网密布,水系发达,并有太湖等大小湖泊存在,但并不影响中心地结构在该区域的形成,其形成机理是地形平坦、水系呈规则的圩田塘埔系统,及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该中心地结构的中心城市是苏州,而苏州位于太湖流域的几何中心;另一方面,不同等级中心地的间距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对应性。据此,根据太湖流域中心地的形成过程,可以给出以下的中心地结构的形成路径:区域几何中心决定最高等级中心地的区位;区域面积决定一级中心地与二级中心地之间及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高等级中心地之间的间距决定以后,余下的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即可同时决定。由此,太湖流域中心地结构的形成体现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中心地形成过程与类型。这一形成过程具有一般性,即对任何一个中心地而言,都有一个自低等级中心地向高等级中心地的转化、升级过程,但对整个区域而言,却是高等级中心地首先形成,然后才是以此为中心各级不同等级中心地的相继形成,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其研究结论丰富与完善了中心地学说。
陆玉麒董平
关键词:太湖流域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高等级
山西省县域农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变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运用DEA模型和ESDA方法对2008-2012年山西省107个县(市)农业生产效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结果表明:①2008-2012年山西省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并且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全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较大;从综合效率的区域特征上看,高效率区主要位于山西省中部及东南部,低效率区主要位于山西省西部;将综合效率进行分解,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贡献大于规模效率;并且大多数县(市)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②2008-2012年全省县(市)农业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是空间集聚性逐年下降,空间差异扩大;③从局部空间特征上看,山西省东南部部分县(市)农业生产效率下降,西部少数县(市)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同时,晋北、晋南地区一些县(市)农业生产效率也有所降低.
赵俊华董平范业龙
关键词:农业生产效率DEA模型
中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与发展态势——兼论点—轴系统理论与双核结构模式的空间耦合被引量:56
2004年
本文通过双核结构模式与点~轴系统理论的有机融合 ,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问题 ,据此测算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 1990 - 2 0 0 0年主要产业轴线的发展状况。并在从理论层面上廓清了双核结构模式与点 -轴系统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 ,对我国主要产业轴线的未来演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 ,双核结构模式可以深化现有的T型开发模式 ,是我国沿海和沿江开发走向深化、空间范围拓展的有效的理论工具。从未来演化趋势看 ,沿海和沿江将一直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级轴线 ;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3个沿海区域增长极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武汉为核心的汉三角区域增长极将从我国中部崛起 ,成为我国第 4个区域增长极。
陆玉麒董平
关键词:点-轴系统理论双核结构模式
空间集聚与旅游饭店的区位选择--以南京市为例
赵孟孟董平陆玉麒
区域竞合论——区域关系分析的新视角被引量:11
2013年
区域关系包括区域冲突、区域竞争与区域分工等多个侧面。国内学术界以往关于区域关系的研究仅指后者,而对前者均持负面或批评态度,认为是不顾大局、缺乏理性的行为。这显然不是对待区域关系的科学的做法。事实上,国际学术界在研究区域关系时,不仅对区域分工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同时对区域竞争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研究,两者的研究历史一样久远。研究认为,区域利益是区域关系分析的基础,不同区域之间既存在共性、合作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内在的冲突的一面。因此,区域冲突与区域分工是区域关系的常态性的两大表现。据此,区域关系可表述为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简称竞合关系。科学的区域规划,不能仅强调整体利益,更应充分体现各自的区域利益,应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从而使区域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陆玉麒董平
关键词:区域分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