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丹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环流
  • 2篇大洋
  • 2篇大洋环流
  • 2篇动力计算
  • 2篇中尺度
  • 2篇子模
  • 2篇流函数
  • 2篇盒子
  • 2篇盒子模型
  • 1篇动力过程
  • 1篇英文
  • 1篇灾害
  • 1篇灾害性
  • 1篇上层环流
  • 1篇输运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交换
  • 1篇涡旋
  • 1篇流场
  • 1篇流速分布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0篇董丹鹏
  • 5篇周伟东
  • 5篇杨阳
  • 4篇龙小敏
  • 4篇蔡树群
  • 3篇王盛安
  • 2篇黄企洲
  • 1篇甘子钧
  • 1篇杜岩
  • 1篇黄小泳
  • 1篇李志伟

传媒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通报
  • 1篇Marine...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洋环流的诊断计算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二维的全球高分辨率(1/4°×1/4°)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的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的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的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的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的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杨阳周伟东董丹鹏
关键词:流函数动力计算大洋环流
对南海主要出流通道的诊断及讨论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一个基于质量、热量和盐量守恒的最优化盒子模型,探讨南海的主要出流通道,并详细阐述了该盒子模型中最优化的物理含义,指出这是一种平流排热、排盐最高效的系统。计算结果表明,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最主要的出流通道;南海海表有巨大的热通量和淡水通量输入,作为一个热盐守恒的系统,将高温低盐的海水从宽阔的卡里马塔海峡排出是维持整个海区热盐平衡最快速有效的途径。应用更为复杂的、考虑了热盐结构和动力学因素的逆方法进一步地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逆方法结果还揭示了吕宋海峡断面流速分布的一些特征。
董丹鹏周伟东杨阳杜岩
关键词:盒子模型海峡输运
近海灾害性孤立子内波监测仪器的研制和应用
蔡树群王盛安龙小敏黄小泳董丹鹏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研制一套简易、便携的孤立子内波监测仪器,使之能够测量到孤立子内波通过观测点时的压力、温盐和海流等真正同步的观测资料;提出估算孤立子内波对小直径圆柱形桩柱作用力的方法。孤立子内波监测仪器包括双轴电磁海流传...
关键词:
关键词:孤立子内波监测仪器
南海上层环流季节变化的诊断计算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一个全球的二维诊断模型,采用Levitus温盐资料和COADS风应力资料,并结合动力计算来研究南海上层环流的季节变化。计算结果与其它模式结果和观测结果非常相似。南海北部(南部)全年存在一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在冬季气旋式环流几乎占据了整个南海,夏季则以反气旋式环流为主。泰国湾的环流在冬季(夏季)是气旋式的(反气旋的)。南海的西边界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在冬季从卡里马塔海峡流出南海,夏季部分西边界流从台湾海峡流出南海。越南离岸流在春季就开始出现,其位置比夏季的越南离岸流的位置偏北。
杨阳周伟东董丹鹏
关键词:环流
南海中尺度波动现象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Kelvin波和Rossby波是经常出现于海洋中的边界波;南海的复杂岸线、陡变地形和热盐场时空结构的不均匀性具有形成强迫Kelvin波和地形Rossby波的条件。现有研究表明,南海大部分中尺度涡形成于东部一些较大岛屿附近;这些中尺度涡一旦形成后,就在β效应作用下向西移动并最终耗散于西边界,且其波动一般以Rossby波的形式向西传播。因此,南海环流的多涡结构与中尺度波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南海北部,中尺度涡主要由黑潮入侵和风应力旋度所诱生,而在南海南部而以风应力旋度为主要成因。提出了利用线性波动动力学模式来研究南海南部中尺度波动、分析风应力强迫所产生的中尺度波动特征和规律,并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式来揭示该海区环流的动力学和热动力学机制的思路,以便了解该海区流场季节性变化与中尺度波动之间的内在关系。
蔡树群董丹鹏王盛安龙小敏黄企洲
关键词:环流涡旋
印尼贯穿流的诊断计算被引量:4
2007年
利用全球大洋二维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并采用气候态Levitus(2001)温盐资料及COADS风应力资料估算印尼贯穿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的Karimata海峡出流量对印尼贯穿流有显著的贡献,印尼贯穿流的平均流量为16.6Sv,流量在6月最大(18.5Sv),4月最小(12.7Sv)。与其它模式结果和观测结果一致的是,Makas-sar海峡流量在7月最大(13.8Sv),1月最小(0.2Sv),其年平均流量为6.7Sv;Karimata海峡是南海南部最大的出水口,年平均流量为2.6Sv,爪哇海水在5—9月之间流入南海,其它月份南海南部水流入爪哇海;Timor海峡是印尼贯穿流最大的出口;Lombok流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半年周期。通过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动力计算,获取了Makassar海峡经向速度的垂向结构,结果显示Makassar海峡的经向速度有明显的垂向切变,100m层次的南向速度为30—35cm.s-1。
杨阳周伟东董丹鹏
大洋环流的诊断计算(英文)
2010年
采用二维的全球高分辨率(1/4°×1/4°)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结合动力计算估算全球大洋环流,模拟结果与其他模拟结果非常相似。流函数的分布表明,全球大洋中的主要流系均得到体现,包括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的现象(黑潮、湾流等)。黑潮主轴的流量约54Sv(1Sv=106m3/s),非常接近实测值;各层水平流场分布情况显示,各大洋的一些基本流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再现。如黑潮和南极绕极流可深达底层。湾流不能到达深层,大约在1000~2000m之间海流即已转向。
杨阳周伟东董丹鹏
关键词:流函数动力计算大洋环流
南沙暖水形成的动力和热动力过程的初步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一个简化的上混合层垂直积分模式,对南海南部"南沙暖水"形成的动力和热动力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春季,南沙暖水的形成主要来自海面净热通量的贡献,而通过热平流、苏禄海或巽它陆架以南的暖水进入的贡献甚小;(2)在冬季,南沙群岛海区流场强度增大,热平流项的贡献大于或等于海面净热通量的贡献,海温的降低幅度也较其他深海区的要大。但由于该海区在此前的季节中初始温度场较高,因而使得该海区的海温仍保持较高的水平;(3)南沙暖水的形成和维持高温的机制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蔡树群甘子钧李志伟龙小敏董丹鹏
关键词:南沙群岛动力过程
南海与外洋的水交换及内部经向水热输运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一个基于质量、热量和盐量守恒的最优化盒子模型,探讨南海的主要出流通道,并详细阐述了该盒子模型中最优化的物理含义,指出这是一种平流排热、排盐最高效的系统。计算结果表明,卡里马塔海峡是南海最主要的出流通道;南海海...
董丹鹏
关键词:南海海区流速分布数值模拟
南海南部流场季节性变化与中尺度波动特征的研究
蔡树群龙小敏王盛安黄企洲董丹鹏
该研究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得到的物理海洋学成果。通过搜集南海南部的实测风应力、温度、盐度、海流和海面高度资料,研究和分析该海区流场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这些中尺度波动与流场季节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动力学和热动力...
关键词:
关键词:南海环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