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雷

作品数:131 被引量:762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4篇动脉
  • 80篇冠状
  • 79篇冠状动脉
  • 42篇介入
  • 41篇病变
  • 36篇心肌
  • 35篇血管
  • 32篇介入治疗
  • 24篇慢性
  • 24篇梗死
  • 23篇心肌梗死
  • 21篇慢性完全闭塞
  • 21篇闭塞病变
  • 19篇冠状动脉介入
  • 18篇完全闭塞病变
  • 17篇洗脱支架
  • 17篇慢性完全闭塞...
  • 16篇动脉介入治疗
  • 15篇再狭窄
  • 13篇动脉疾病

机构

  • 131篇复旦大学
  • 4篇嵊州市人民医...
  • 3篇埃森大学
  • 3篇上海市心血管...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131篇葛雷
  • 119篇葛均波
  • 102篇钱菊英
  • 60篇张峰
  • 55篇樊冰
  • 51篇王齐兵
  • 41篇刘学波
  • 33篇姚康
  • 21篇马剑英
  • 19篇黄东
  • 19篇邹云增
  • 18篇李晨光
  • 17篇陆浩
  • 17篇戴宇翔
  • 16篇颜彦
  • 16篇黄榕翀
  • 13篇孙爱军
  • 13篇仲昕
  • 12篇黄浙勇
  • 12篇牛玉宏

传媒

  • 25篇中国介入心脏...
  • 17篇中国临床医学
  • 17篇中华心血管病...
  • 16篇上海医学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复旦学报(医...
  • 4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7篇2003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16排螺旋 CT(16-muhidetecto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16-MDCT)检测和区分冠状动脉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6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先行16-MDCT 检查,4天内再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狭窄(DS)≥50%定义为有意义的狭窄,分别测量斑块的 CT 密度,单位为 CT 值(Hounsfield units,HU),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的 CT 值区分斑块性质并作出分类:(1)软斑块:CT 值为≤50 HU;(2)纤维斑块(中等斑块):CT 值为50~119 HU;(3)钙化斑块≥120 HU。结果在112段16-MDCT 和 QCA 均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中,其敏感性为91.8%(112/122),特异性为97.8%(556/568),共96段有意义的狭窄病变纳入研究,分别位于左前降支57段,左回旋支17段,右冠状动脉14段,左主干8段。IVUS 发现软斑块21个(21.9%)、纤维斑块36个(37.5%)、钙化斑块38个(39.5%),混合性斑块(纤维钙化斑块)1个(1.1%),16-MDCT 发现软斑块20个,平均 CT 值(11±36)HU(-27~42 HU)、纤维斑块37个,平均 CT 值(83±20)HU(58~105 HU)、钙化斑块39个,平均 CT 值(292±80)HU(167~530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性16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不仅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同时对区分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王明慧葛均波王克强凌志清钱菊英葛雷张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斑块血管内超声
分叉病变双支架技术及评价被引量:2
2008年
目前为数不多的随机研究表明与单支架技术相比,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双支架技术并未提供更多的益处。在主支血管内置入支架,必要时在分支血管内置入另一枚支架(Provision T支架术)仍然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治疗策略。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20%~30%的真性分叉病变需双支架技术,即便是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双支架技术的应用也不应减少。如果病变弥漫性累及分支血管开口部位和近中段血管,分支血管直径>2.5mm且供血范围较大,术者应选择双支架技术。目前尚无资料表明与单支架技术相比,双支架技术增加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在采用双支架技术时,必须完全覆盖病变和进行最终球囊对吻。患者对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在改善患者的预后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葛雷
关键词: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支架术
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评估AC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测定364例ACS患者、1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以及1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Lp(a)水平;对ACS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访6个月左右,根据Lp(a)的水平分为两组(A组≥300mg·L^(-1),B组<300mg·L^(-1)).随访有无心脏终点事件、支架内再狭窄及冠脉病变新进展。结果:ACS组Lp(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中位数151.2/56.P<(0.001;151.2/70.4.P<0.001);A组心脏终点事件及冠脉病变新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28.7% vs 8.8%,P<0.001;25.0% vs 10.1%,P=0.20),但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5.9% vs 10.1%,P=0.322)。结论:Lp(a)与ACS的关系密切,而且是支架植入术后心脏终点事件及冠脉病变新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与支架内再狭窄无显著关系。
赵志英樊冰卜丽萍钱菊英王齐兵葛雷葛均波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狭窄
两次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两次细胞移植治疗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35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EF<40%),成功实施急诊PCI术后3-7 d,行uRI及SPECT后,随机分为3组。A组11例单次细胞移植组患者于PCI术后3-7 d施行细胞移植,B组12例两次细胞移植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后3-7 d及术后3个月接受细胞移植, 12例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接受0.9%氯化钠溶液冠脉内注射。结果随访12个月时,未发现与重复细胞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MRI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单次移植组和两次移植组LVEFF变化值均显著升高[(2.9±2.0)%比(7.1±1.5)%比(11.7±2.7)%,P<0.01],而两次移植组较单次移植组变化更为显著(P<0.01)。同时,MRI显示两次移植组梗死心肌面积、SPECT显示心肌灌注面积改善幅度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两次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在一次移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姚康黄榕翀葛均波邹云增钱菊英葛雷李延林张峰牛玉宏章轶绮孙爱军
关键词: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心肌灌注心脏功能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并发晕厥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伴发晕厥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变异性心绞痛74例,根据病程中晕厥发作的有无,分为晕厥组(n=16)和非晕厥组(n=5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与非晕厥组比较,晕厥组患者发作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10.3%对100%,P<0.0001),空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2.15±0.73mmol/L对1.68±0.45mmol/L,P=0.003),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胸痛特点和入院前使用药物、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发作时心电图的心脏缺血部位和ST段抬高导联数目并无统计学差异。(2)冠脉造影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与非晕厥组比较,晕厥组患者中前降支固定性狭窄较少(34.48%对6.25%,P=0.03),而右冠狭窄较多,但未达统计学差异(8.62%对25%,P=0.09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心律失常(P<0.0001)和右冠状动脉狭窄(P=0.028)是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晕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并发晕厥并非少见,恶性心律失常是晕厥的直接原因。右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患者容易发生晕厥,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干预。
黄浙勇钱菊英杨虹波沈运丽徐磊戴宇翔李晨光仲昕刘学波葛雷葛均波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晕厥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狭窄
双钢丝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评价双钢丝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2例支架内再狭窄病人, 共有再狭窄靶病变37处,采用双钢丝球囊对靶病变进行扩张,观察扩张效果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全部37 处再狭窄病变的双钢丝球囊扩张成功率为100%,术后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轻[(87.7±8.6)%比(7.7±6.7)%, P<0.001],住院期间无1例发生死亡、未发生Q波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严重临床并发症。1处支架外缘受 累的再狭窄病变在扩张后出现轻度内膜撕裂(A型),4处支架外缘受累的再狭窄病变于支架外缘受累血管段补 充置入支架。临床随访3-15(8.0±3.4)个月,2例出现心绞痛复发。结论 双钢丝球囊成形术对支架内再狭 窄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张峰葛均波钱菊英王齐兵樊冰葛雷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球囊钢丝临床随访病变Q波
逆向导引钢丝捕获技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葛均波葛雷钱菊英刘学波姚康张峰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导引钢丝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手术失败血管供应靶血管
双核素单光子断层显像评价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变化
2007年
目的利用双核素[^(201)铊(Tl)及^(18)F-脱氧葡萄糖(FDG)]单光子断层显像(SPECT)方法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存活心肌的影响。方法 40例首次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完成 PCI 术后,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20),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同时,经微导管于梗死相关动脉内支架远端注入自体BM-MNC 悬液或等量的肝素生理盐水。研究终点为 PCI 术后6个月时双核素(^(201)Tl 及^(18)F-FDG)SPECT 测定存活心肌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提高,但移植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幅度更显著[(7.6±2.8)%比(3.0±2.8)%,P<0.001]。^(201)Tl-SPECT 显示移植组患者左心室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减少(6.7±3.0)%,同时^(18)F-FDG-SPECT结果显示梗死边缘区心肌灌注-代谢不匹配面积明显增加,提示存活心肌明显增加。结论自体 BM-MNC 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边缘区心肌灌注,增加局部存活心肌,提高左心室功能。
黄榕翀姚康钱菊英牛玉宏葛雷陈曙光石洪成章轶琦孙爱军王克强邹云增葛均波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存活心肌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发生管腔狭窄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5例连续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或CTO病变进行分组,比较各分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PPCI资料、住院期预后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5例急性STEMI患者中共有185例(53.6%)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其中110例(31.9%)为双支血管病变,75例(21.7%)为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中合并CTO病变20例(10.8%),占同期PPCI总量的5.8%(20/345)。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0.01),原发性高血压、心源性休克、植入≥2枚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值均<0.05),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间梗死相关血管(IRA)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CTO病变患者的心力衰竭构成比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1),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间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总体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10.4%(36/345),病死率为8.1%(28/345),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4/345)。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间病死率、再发心肌梗死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脑卒中发生率、MACE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CTO病变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患者中年龄≥75岁、发生心源性休克、发生心力衰竭、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合并
刘鸣张峰葛雷钱菊英葛均波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预后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 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士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倒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 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荆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 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钱菊英吴鸿谊张峰葛雷樊冰王齐兵刘学波葛均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肾病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