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东江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皮瓣
  • 7篇缺损
  • 6篇皮肤缺损
  • 4篇逆行
  • 4篇外科
  • 3篇手术
  • 3篇显微外科
  • 3篇拇指
  • 3篇静脉
  • 3篇骨折
  • 2篇大鱼际
  • 2篇大鱼际肌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动脉
  • 2篇断指
  • 2篇断指再植
  • 2篇鱼际
  • 2篇鱼际肌
  • 2篇再植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89...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葛东江
  • 14篇魏长月
  • 12篇任志勇
  • 9篇王辉
  • 4篇黄现峰
  • 3篇张维彬
  • 1篇季远
  • 1篇黄现锋
  • 1篇张坤

传媒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第二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关节面严重塌陷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实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50例关节面严重塌陷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实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治愈率100%;切口按期愈合,关节面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正常行走没有不适感。结论对关节面严重塌陷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实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魏长月葛东江綦江任志勇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
手掌小鱼际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手掌部及第3,4,5指近节掌侧或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骨外露的临床修复方法. 方法2010—2013年, 设计以小指尺侧固有动脉为蒂的小鱼际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掌部及第3,4,5手指掌侧或背侧皮肤缺损,皮瓣切取面积:1.5 cm×2.5 cm-2.0 cm×4.8 cm. 结果 此法临床应用13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3个月,手指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皮瓣痛觉恢复. 结论 该皮瓣有知名血管存在,血管吻合丰富,血供可靠,操作简单,修复后手部感觉、质地优良,不影响手部功能及美观,是修复手掌部及第3,4,5指近节掌侧或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一种有效方法.
葛东江魏长月王辉任志勇
关键词:皮肤缺损骨外露肌腱外露
无静脉可吻合的手指末节离断改良法回植被引量:2
2014年
断指回植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不论是回植数量还是回植成功率方面,一直都居于世界水平,但对于手指末节断指回植,特别是因外伤损伤原因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回植,仍是断指回植中的棘手问题,以往多采用仅吻合断指的指动脉,术后断指采取指背或指腹小切口放血或拔甲,通过甲床渗血或小切口放血疗法,以维持回植指体处于低循环状态。
葛东江魏长月任志勇王辉
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断指再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索提高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缺乏静脉的断指,吻合双侧指动脉后,将一侧指动脉在指根部结扎,利用动脉吻合口至动脉结扎处,此段动脉的伴行静脉进行血液回流,以保证断指的血液循环。结果临床应用32例,40指,术后再植指完全成活,获随访的26例,随访时间1—3年,断指无萎缩变细.2例因甲床损伤指甲发育欠佳外,其余断指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术后再植指血液循环近似于生理血液循环,术后不需要小切口放血及拔甲等处理,易于术后处理及护理,手术成功率高,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的有效方法之一。
魏长月王辉葛东江任志勇季远
关键词:静脉断指再植血液循环
胰岛素泵辅助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并甲亢的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并甲亢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辅助美托洛尔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该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86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实施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甲状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康复速度(血糖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较对照组8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3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红蛋白(HbA1c)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35)。结论对糖尿病并甲亢患者治疗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甲状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缩短康复用时,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
代金凤葛东江
关键词:胰岛素泵
微型游离足趾皮瓣修复拇手指组织缺损
2009年
魏长月任志勇葛东江王辉黄现峰张维彬
关键词:组织缺损显微外科
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断指再植血循环生理重建的临床研究
断指再植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不论是再植数量还是再植成功率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对于末节断指再植,特别是缺乏静脉的断指再植,仍是断指再植中的棘手问题,以往多采用仅吻合指动脉,术后采取小切口放血或拔甲,通过甲床渗...
魏长月葛东江王辉黄现峰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术后治疗小切口放血
文献传递
大鱼际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2011年
目的:提高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拇.指掌侧指动脉走行特点,在大鱼际肌处设计皮瓣,皮瓣皮肤结构与拇指指腹相似,将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3例13指,皮辫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大鱼际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是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魏长月葛东江任志勇黄现锋王辉张维彬
关键词:皮瓣皮肤缺损大鱼际肌
拇指背侧皮肤缺损的修复方式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和提高拇指背侧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就几种临床上常用的皮瓣的设计、切取及术后外观、功能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拇指背侧软组织较少,外伤后易造成肌腱及骨外露,多数病例需行皮瓣转移或移植覆盖创面。结论拇指背侧皮肤缺损临床上有很多各有优缺点的修复方法,临床中要根据受伤指具体情况并结合医院条件、术者水平等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拇指功能。
魏长月王辉任志勇葛东江
关键词:拇指皮肤缺损皮瓣
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趾皮肤缺损
2011年
目的 探讨(拇)趾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以最大限度恢复足的功能.方法 设计以第1跖背动脉为蒂的足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趾皮肤缺损16例.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3~10个月,皮瓣质地好,不臃肿,行走无破行.结论 该皮瓣是修复足??趾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魏长月黄现峰葛东江任志勇
关键词: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