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内肿瘤的OCT表现
- 莫静魏文斌汪东升
- 谨慎开展、科学评价抗新生血管生成类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被引量:3
- 2008年
-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日益明显,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特别是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CNV日益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医学负担。近年来对于CNV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使得CNV的治疗得以进展,特别是靶向性的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即便抗新生血管药物极具前景,我们仍然需要谨慎开展其临床应用,在临床中认真思考其安全性、有效性,摸索更合理的给药方案,探索联合治疗等,以寻找最理想的个性化治疗。
- 魏文斌莫静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化抗新生血管形成
- 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为病例对照试验。回顾性选择27例(28只眼)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PDR Ⅵ期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双手进行眼内操作,如膜分离与切除,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充填。选择同期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PDR Ⅵ期患者30例(30只眼)作为对照组,由同一术者完成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手术。结果试验组28只眼均顺利完成膜分离与切除,1只眼出现2个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随访7~54个月,术后视网膜均复位,多数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照组2只眼有部分膜残留,3只眼出现4个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随访12个月视网膜均复位,3只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四切口玻璃体手术采用双手操作眼内剥膜,可明显提高手术效率,减少组织损伤,是治疗有广泛纤维血管膜增生的严重PDR的较好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7—19)
- 魏文斌杨琼莫静周丹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儿童睫状体髓上皮瘤四例被引量:5
- 2011年
- 睫状体髓上皮瘤又称视网膜胚瘤(diktyoma),是一种起源于视杯内层原始胚胎髓上皮细胞、睫状体无色素上皮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多为单侧发生。由于儿童症状感知和主诉不清,临床主要表现通常为肿瘤所引发的并发症;再加之肿瘤位置隐匿,辅助诊断手段有限,
- 魏文斌李彬杨文利莫静李洋
- 关键词:睫状体病例报告
- 外伤性黄斑病变的OCT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外伤性黄斑病变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以总结其患病规律。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477例(486眼)4~76岁的外伤性黄斑病变患者。方法回顾及分析2002年9月~2009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不同类型外伤性黄斑病变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及OCT图像。主要指标OCT图像特征。结果外伤性黄斑病变的OCT表现主要有九种:黄斑裂孔、神经上皮层脱离、黄斑出血、黄斑水肿、黄斑前膜、脉络膜破裂、黄斑部神经上皮层萎缩薄变、色素上皮层萎缩及脉络膜萎缩。在外伤的早期,较常见的OCT表现为黄斑部色素上皮层萎缩(49.0%)、黄斑裂孔(24.7%)、神经上皮层脱离(26.3%)、黄斑出血(24.2%)、黄斑水肿(19.2%);在外伤的中晚期,较常见的OCT表现为黄斑部色素上皮层萎缩(63.0%)、神经上皮层萎缩薄变(36.5%)。结论外伤性黄斑病变以多种OCT表现并存为多,黄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是贯穿外伤早期、中晚期最多的表现。外伤性黄斑病变早期以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黄斑水肿为主,中晚期以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萎缩为主。
- 汪东生莫静魏文斌王光璐熊颖
- 关键词:相干光断层扫描
-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眼内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研究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多种眼内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设计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象 49例(52眼)未行治疗的多种眼内肿瘤的OCT图像.方法 收集2006~2009年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OCT检查(Zeiss StratusOCT Model 3000)的49例(52眼)未行治疗的眼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对各种肿瘤的OCT图像进行分析.肿瘤诊断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病史、跟底镜下表现并综合眼底血管造影、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眼眶CT和MRI结果.其中14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及3例睫状体肿瘤在局部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 2例脉络膜转移癌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主要指标OCT图像表现.结果 42眼脉络膜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27眼、脉络膜转移癌2眼、脉络膜血管瘤5眼、脉络膜骨瘤8眼)的OCT表现为瘤体处视网膜及色素上皮层(RPE)光带隆起,伴不同程度的反射强度改变及层次紊乱,光带后瘤体为暗区 瘤体局部(27眼)和黄斑部(27眼)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视网膜内(下)高反射点仅见于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骨瘤的RPE光带反射显著增强且极不规则.7眼视网膜肿瘤(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2眼、视网膜血管瘤5眼)的OCT表现为视网膜光带隆起,反射强度不均匀,RPE光带不能显示 3眼可见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水肿、脱离.其中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隆起的视网膜光带可见特殊的虫蚀样外观.3眼睫状体肿瘤(黑色素瘤1眼、无色素上皮腺瘤2眼)OCT未能扫描到瘤体,2眼黄斑部OCT正常,1眼黄斑部视网膜水肿伴神经上皮层浅脱离.结论 OCT可显示肿瘤继发性的瘤体局部和邻近的视网膜及黄斑部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肿瘤的性质帮助诊断.
- 莫静魏文斌汪东生王光璐
- 关键词:相干光断层扫描
- 第16例——左眼间断视力下降伴头痛一年余
- 2009年
- 病历摘要
患儿男性,3岁。因左眼间断红痛、视力下降伴头痛、呕吐1年余,于2005年12月6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青光眼,给予噻吗酰胺眼液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患儿足月顺产,既往体健。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眼前指数,眼压为43.8mm Hg(1mmHg=0.133kPa);角膜清亮,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光(++),前房内可见较为固定的浮游颗粒,虹膜可见大量新生血管,瞳孔圆,晶状体向鼻下方不全脱位,玻璃体混浊,无法窥见眼底。
- 周丹魏文斌王光璐李彬翁乃清杨文利莫静
- 关键词:视力下降头痛左眼同仁眼科中心玻璃体混浊足月顺产
- 纳米粒子介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致盲眼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的主要致盲原因。由于疾病的自身特性以及眼屏障的存在使得CNV的治疗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向,随着分子材料学的进展,纳米粒子成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纳米粒子,特别是聚乳酸(PLA)及与聚乙醇酸(PGA)的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可安全长效地介导体内、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转染。目前采用纳米粒子携带治疗基因通过偶联特异性配体等方式,主要通过玻璃体腔或全身静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可安全有效地抑制实验性CNV。(国际眼科纵览,2012,36:346—352)
- 莫静史雪辉魏文斌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
- 视网膜色素上皮肿瘤被引量:2
- 2008年
- 视网膜色素上皮肿瘤(腺瘤或腺癌)临床十分罕见。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变异很大,容易误诊。本文就该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病理特征及治疗予以综述。
- 莫静魏文斌
- 关键词:色素上皮视网膜肿瘤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回眸2007
- 2008年
- 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是最常见的眼病致肓机制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NV发生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靶向性抗VEGF药物治疗CNV迄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回顾2007年,抗VEGF药物治疗CNV仍是眼底病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在给药方案、适应证、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各种联合疗法等方面均有进展。
- 魏文斌莫静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