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浆
  • 4篇血压
  • 4篇原发性
  • 4篇疗效
  • 4篇高血压
  • 4篇梗死
  • 3篇心绞痛
  • 3篇心律
  • 3篇脑钠肽
  • 3篇绞痛
  • 3篇冠脉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胱抑素
  • 2篇血清胱抑素C

机构

  • 18篇新乡市第一人...
  • 3篇新乡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0篇茹祥伟
  • 4篇庞家亮
  • 4篇薛云超
  • 4篇程希富
  • 2篇孙同文
  • 2篇刘江峰
  • 2篇原立新
  • 2篇赵文培
  • 2篇郭辉
  • 2篇魏法权
  • 2篇刘学谦
  • 1篇赵卫东
  • 1篇郭维加
  • 1篇魏树亭
  • 1篇唐璐
  • 1篇丁丽丽
  • 1篇程桂林
  • 1篇李立新
  • 1篇张璐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脑干出血预后分型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出血量、血肿部位、症状特征和临床预后的变化趋势。方法 将6 2份病例按病情结局 ,划分为存活型 (Ⅰ型 )、脑干衰竭型 (Ⅱ型 )、多器官衰竭型 (Ⅲ型 ) ,依据相关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Ⅰ型为桥脑被盖部血肿 ,出血量 <3ml,提示存活。Ⅱ +Ⅲ型为脑干腹侧面血肿 ,出血量>5ml,合并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第四脑室积血梗阻、联合病灶、急性冠脉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 ,提示死亡。Ⅲ型出血量 3~ 5ml,控制内脏并发症有效 ,提示可能存活。结论 预后分型有利于本病的抢救 ,重症监护和并发症治疗。
郭维加魏树亭赵卫东宋金河茹祥伟李立新程桂林
关键词:脑干出血出血量血肿部位
胺碘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 80例接受溶栓或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胺碘酮治疗组(治疗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溶栓后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59.4%)较对照组(80.6%)明显降低(P<0.01)。结论胺碘酮能有效减少AMI患者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茹祥伟程希富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
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29例,苯那普利治疗组29例,并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进行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及降压正常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降压疗效相似,且副作用少。说明缬沙坦是一种有高度选择性、高效性、良好耐受性的治疗高血压新药。
薛云超茹祥伟赵文培
关键词:疗效比较高血压苯那普利
益气活血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降压组100例,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联合治疗组100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及血液中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结果益气活血颗粒能有效降低血压及循环血液中ADL、AngH的浓度。结论益气活血颗粒具有降低血压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
茹祥伟
关键词:益气活血颗粒原发性高血压醛固酮
缬沙坦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内皮素、醛固酮的影响和降压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内皮素和醛固酮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30例,给予缬沙坦80mg,1次/d口服,服药2周后未达标准者,则增至160mg,1次/d,共治疗8周。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2、4、6、8周分别测偶测血压;于用药前及用药结束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定内皮素及醛固酮。结果缬沙坦治疗8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80%,用药2周即有明显降压效果;降压幅度收缩压为19.7mmHg,舒张压为12.8mmHg;谷/峰比值(收缩压0.76舒张压0.75),且不改变昼夜节律,治疗后内皮素、醛固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是一种安全,作用持续稳定,能有效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物。
茹祥伟庞家亮
关键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内皮素醛固酮
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合并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和减少尿蛋白和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7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d加左旋氨氯地平2.5~5.0mg/d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5.0mg/d加美托洛尔治疗,观察3周,收集血压、心率、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且治疗组降低血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和并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不但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还具有显著地肾功能保护作用。
薛云超茹祥伟郭辉
关键词:厄贝沙坦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蛋白尿
监测脑钠肽水平评价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6.25mg渐加至50mg,每日两次)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NP水平(70±9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121±54ng.L-1)(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血浆BNP可作为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刘江峰孙同文唐璐茹祥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脑钠肽
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依诺肝素进行比较,评价磺达肝葵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磺达肝葵钠治疗组(35例)及依诺肝素治疗组(36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改变及治疗后9天及30天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磺达肝葵钠及依诺肝素治疗后凝血功能包括APTT、PT、TT无明显变化,而FIB及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依诺肝素组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而磺达肝葵钠组血小板并无明显变化。随访9天时,1例依诺肝素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随访30天时,1例依诺肝素组患者于出院后发生血便。磺达肝葵钠组并无出血事件发生。两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累计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磺达肝葵钠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2型糖尿病高凝状态,且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及较好的安全性。
茹祥伟
关键词:抗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糖尿病高凝状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4例的治疗与转归
2011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致,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现将我院诊治冠心病254例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茹祥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转归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74例NSTEMI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清Cys-C水平,关联分析Cys-C水平与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第10和30 d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饮酒史和治疗方式与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变化相关(P均<0.05),无饮酒史和选择介入治疗的患者,其治疗后血清Cys-C水平更高。结论血清Cys-C水平在NSTEMI发生时异常升高,经治疗后短期内继续升高,其变化受到饮酒史和治疗方式的影响。
魏法权茹祥伟刘学谦程希富
关键词:胱抑素C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