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玲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肝炎病毒
  • 7篇病毒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再激活
  • 3篇妊娠
  • 3篇苷类
  • 3篇免疫抑制剂
  • 3篇类似物
  • 3篇核苷
  • 3篇核苷类
  • 3篇核苷类似物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孕妇
  • 2篇替比夫定治疗
  • 2篇慢性
  • 2篇免疫
  • 2篇化学治疗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妇产科...

作者

  • 12篇范玲燕
  • 6篇周智
  • 4篇任红
  • 4篇张大志
  • 3篇姜秀浓
  • 2篇胡鹏
  • 2篇李德周
  • 2篇万炯
  • 2篇王娜
  • 2篇叶菁菁
  • 2篇高国生
  • 1篇王志毅
  • 1篇慎强
  • 1篇周文红
  • 1篇胡耀仁
  • 1篇钟珊
  • 1篇赖玺杰
  • 1篇凌宁
  • 1篇石小枫
  • 1篇郑南红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载脂蛋白A1在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 (apolipoprotein A1,ApoA1)在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165例纳入肺栓塞组,另选取同期16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ApoA1与肺栓塞严重指数(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PESI)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ApoA1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栓塞组患者的血清ApoA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ESI评分V级患者的血清ApoA1水平显著低于Ⅰ级患者(P<0.05);高危组患者的血清ApoA1水平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血清ApoA1与PESI评分呈负相关(r=-0.104,P=0.049)。ROC曲线结果 显示,血清ApoA1诊断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敏感度为83.03%,特异性为88.48%。结论 肺栓塞患者血清ApoA1显著降低,与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ApoA1可作为肺栓塞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陈锦春高国生范玲燕
关键词:肺栓塞载脂蛋白A1
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和对孕妇、婴儿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1×106copies/ml的孕妇118例,分为替比夫定组58例,对照组60例。替比夫定组自孕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天,产后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孕28周、分娩时和产后6个月时血清HBV DNA水平;两组婴儿在出生后即刻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在出生即刻、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检测出生时、1月龄、7月龄时血清HBsAg及HBV DNA阳性率,以及7月龄时抗-HBs的水平。观察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新生儿的发育指标。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孕28周时,替比夫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即刻替比夫定组(5.63±9.5)×103copies/ml较对照组(2.60±3.50)×107copies/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替比夫定组(0.56±1.94)×106copies/ml与对照组(2.28±2.26)×107copie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7月龄时母婴传播率分别为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新生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发育不良。结论替比夫定片可以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且安全性高,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范玲燕姜秀浓万炯叶菁菁周文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妊娠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再活跃复制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09年
范玲燕周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细胞毒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核苷类似物预防免疫抑制状态下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标志物阳性的患(携带)者,在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后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由于免疫功能状态改变,导致HBV再活跃复制,引起肝功能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发生暴发性肝衰竭。...
范玲燕
关键词:HBV再激活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核苷类似物乙型肝炎病毒
文献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培养系统的相关技术
2009年
很多研究者试图建立体内外模型,模拟HCV复制,都难以达到目的。直到2005年在1例暴发性肝炎患者体内分离到HCV2a株,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才建立了体外细胞培养,能够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近些年来HCV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功能性cDNA克隆、复制子和HCV组织培养系统的构建,介绍如下。
范玲燕周智张大志李奎任红
关键词:体外培养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梗塞报告1例被引量:1
2009年
1 病例 患者,男,38岁,因“反复腹胀、尿黄3年,再发1月”于2007年4月8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尿黄如茶色,双下肢水肿,无发热,无腹痛,在我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脾大”,予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1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尿黄,不伴眼黄、身黄及大便颜色改变,未予重视.未予正规治疗,未做肝功能检查。1月前因感冒后出现畏寒.无发热、咳嗽.在当地诊所予以静滴抗生素(药名不详)后.症状缓解,但渐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纳差(食量减少1/3).腹部渐膨隆,尿量减少,尿黄如茶色,无腹痛、发热,
范玲燕胡鹏王娜周智张大志任红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脾梗塞双下肢水肿肝功能检查对症治疗大便颜色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HBV感染孕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LDT)对控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各型肝病活动和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ALT≥2×ULN,HBeAg阳性,HBV DNA≥1×105拷贝/毫升的慢性HBV感染孕妇(42例慢性乙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乙肝、3例乙肝肝硬化),于妊娠早期(12例)、中期(7例)、晚期(28例)在护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LDT,600mg,1次/天,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观察分娩前后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HBV母婴阻断率、婴幼儿发育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接受LDT治疗的慢性HBV感染孕妇,分娩前HBV DNA检测不到率、HBeAg转阴率分别为89.4%和17.0%,ALT复常率为87.2%;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所有新生儿7个月时检测HBsAg、HBeAg均阴性,并可测得抗-HBs,HBV母婴阻断率达100%;对新生儿经7个月以上随访,均发育正常;母亲分娩后继续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LDT能快速降低慢性HBV感染孕妇的HBV DNA水平,有效地控制肝炎活动、阻断HBV母婴传播,未见婴幼儿发育异常及药物不良反应。
姜秀浓施凯舜李德周范玲燕赖玺杰
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病毒
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晚期予替比夫定(LdT)抗病毒治疗对控制肝炎活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意义。方法把116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DNA≥1×105拷贝/ml,ALT≥2×ULN,伴或不伴TBil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孕28±2周)在护肝降酶的基础上服用LdT,600 mg/d,对照组51例仅予护肝降酶治疗,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娩前及产后7个月HBV DNA、ALT、TBil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新生儿在7个月时HBsAg携带率、抗-HBs阳转率,观察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孕妇分娩前及产后7个月HBV DNA、ALT、TBi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7个月时HBsAg携带率分别为1.5%和15.7%,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5.4%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LdT能有效控制肝炎活动,快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HBV DNA水平,同时减少HBV母婴垂直传播,对母婴有利。
姜秀浓范玲燕李德周万炯叶菁菁
关键词:妊娠
自身免疫性肝炎并干燥综合征一例
2008年
范玲燕胡鹏王娜周智张大志任红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征
核苷类似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因肿瘤或其他疾病,在接受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情况和其临床特点以及用核苷类似物预防和治疗后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为临床防治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患有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02年6月-2007年4月在我院各科室住院的患者,观察患者在免疫状态改变下病毒活跃复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应用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的效果及其最终临床转归。预防组为2007年4月-2008年7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治疗的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前应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HBV再激活的情况和临床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种属性独立性的χ^2检验和相对危险度估计。结果预防组患者共32例,在服用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的第1、3、6、12个月定量检测HBVDNA,只有9.4%(3/32)患者出现了HBV再激活,表现为HBVDNA阳转,肝功能异常。对照组患者共77例,化学治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前未使用核苷类似物,其中58.4%(45/77)的患者出现HBV再激活,χ^2=22.083,P〈0.01。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其中4例患者死亡,1例行活体肝移植。结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接受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高,应早期使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减少HBV再激活的概率,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范玲燕周智钟珊凌宁王志毅石小枫张大志任红
关键词: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核苷类似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