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伟民

作品数:16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雕塑
  • 10篇艺术
  • 5篇雕塑艺术
  • 4篇中国雕塑
  • 3篇当代艺术
  • 2篇中国当代艺术
  • 2篇思维
  • 2篇主题
  • 2篇文化
  • 2篇现代艺术
  • 2篇工艺美术
  • 2篇毕业生
  • 1篇大型展览
  • 1篇雕塑家
  • 1篇雕塑展
  • 1篇雕塑专业
  • 1篇鼎立
  • 1篇新年
  • 1篇新年致辞
  • 1篇学术

机构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

  • 16篇范伟民
  • 1篇钱绍武
  • 1篇陆志成
  • 1篇王明贤
  • 1篇殷双喜
  • 1篇包林
  • 1篇朱尚熹
  • 1篇黄笃

传媒

  • 16篇雕塑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世纪中国雕塑的走向被引量:2
2001年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雕塑》杂志迎来了她创刊的第6个年头。从1995年创刊伊始,《雕塑》杂志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坎坷,克服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困难,但是她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大家的热心支持与关心下,《雕塑》杂志始终坚持最初的办刊宗旨。
范伟民钱绍武王熙民于化云吉信朱尚熹包林展望王明贤黄笃殷双喜陆志成包泡赵萌
关键词:城市雕塑现代雕塑雕塑家雕塑艺术现代艺术
雕塑与设计——第二十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阐释
2015年
本期主题:雕塑与设计,以原创为本雕塑与设计,都以原创为本,用以启迪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注重精神审美,一个注重物质需要:一个拥有少数几个的原创数量,一个则是无限地可以复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为少数特定人群而设计,这与雕塑艺术的存在形态与概念属性越来越近。而随着科技与工具的极度发展,雕塑与设计的边界也将开始模糊。无论是设计师、雕塑家,都要与科技、机器的发展和平相处,以服务与愉悦人们的感官为基本目的,以强烈而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赢得社会与人们的尊重。
范伟民
关键词:雕塑艺术社会责任感创造性思维
消费文化审视下的艺术链条——从艺术被消费谈起被引量:1
2010年
"艺术与消费"是十五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旨在探讨当下消费时代环境下的文化形态;艺术演变和艺术与经济之间的消费文化逻辑。自中国的艺术市场出现"井喷"以来,艺术与资本之间便步入了一个新的语境,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本届论坛便是切中当下的文化脉搏,提出了"艺术与消费"这样一个问题,以引起对当下不可回避的时代特性中的艺术境遇之探索与争论,以此来梳理和认识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所应担负的责任、立场、应对措施。这些问题在本栏目所刊的文章中,以不同的视角对这一主题涵义做出了深刻、精到的论述与阐释,刊发于此,以与广大读者"消费"。
范伟民
关键词:艺术演变文化审视文化形态文化逻辑
开放包容 成就未来
2016年
我们《雕塑》杂志社用十年时间,树立起“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展”这个优秀品牌.在第11个年头的时候.不再局限于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举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如果说北京是盛产艺术家创作的大型试验场.上海则是最适合艺术家展览的国际大舞台。之所以我们把走出北京的第一站迭在上海.就是看中了这里开放、多元、包容的国际胸襟与开阔视野。
范伟民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艺术家杂志社雕塑展
融合·方向
2008年
本栏目自2008年第1期讨论了"艺术的精神缺失",在第2期又谈了"艺术的原创性与独立思考",接下来本期所要涉及的便是对艺术的守与变这一问题的思考。艺术的破与立、守与变之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因为这要牵扯到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成与创新之两难问题。本期邀请了几位评论家、艺术家就此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方面展开讨论。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地使当下的艺术批评走向一个有思维线索、有具体性探索的层面上来。
范伟民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后现代语境二元对立
对中国当代艺术及艺术市场的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而正处于洗牌之中的当代艺术市场,其主导权正是群雄逐鹿的目标。从行业的概念来探讨这个问题,这是一场艺术市场各个环节关系的调整,从本质上而言是资本与学术的博弈;从地域概念来探讨,北京、上海和香港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一期的"关注当下",恰逢四月和五月各种大型展览、艺术博览会,因此我们特别组织了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观察者以访谈、评论或记述的方式呈现他们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方面的作为和对当代艺术市场主导权的理解。作为话题的组织者,我们并不对此作意识形态的引导,而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视角、观点与思路。
范伟民
关键词: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博览会三足鼎立大型展览艺术发展
为什么选择了抽象?——由“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谈起
2016年
作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抽象艺术专业展览,“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以较多的作品、较高的质量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可。本次展览是以《雕塑》杂志社举办的五届抽象雕塑培训班学员作品为主,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邀请、征集了一些优秀的抽象雕塑代表作品,可以说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抽象雕塑艺术的整体水平。
范伟民
关键词:抽象艺术艺术展诗性专业展览雕塑艺术
对于全国美展雕塑金奖连续空缺的反思
2015年
最近一届的全国美展评选中,雕塑类金奖仍然空缺.联系到自第七届全国美展以来,多年没有评出雕塑金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令人反思的问题.
范伟民
关键词:金奖雕塑美展空缺
感怀与感恩——记我的老师郑可先生
2015年
适逢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28周年之际,重温他的教育教学模式、艺术理念,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他在艺术与设计教育、教学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与作用.郑可先生在欧洲系统地学习了绘画、雕塑以及陶瓷、玻璃、金属工艺、家具、室内、染织等设计类课程,他最早接受了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借鉴、汲取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先进理念,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观念与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现代文化艺术教育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发展之路,成为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范伟民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老师感恩教育教学模式艺术理念
我们的平台你做主——谈谈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展的目的
2006年
范伟民
关键词:雕塑专业毕业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