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晓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化疗
  • 5篇肠癌
  • 4篇化疗治疗
  • 4篇癌患者
  • 3篇药学
  • 3篇药学干预
  • 3篇预后
  • 3篇生活质量
  • 3篇生物治疗
  • 3篇肿瘤
  • 3篇晚期
  • 3篇胃癌
  • 3篇细胞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活质量
  • 3篇DC-CIK
  • 2篇心型
  • 2篇预后因素
  • 2篇全反式

机构

  • 12篇辽宁省肿瘤医...
  • 11篇解放军第2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苏晓辉
  • 13篇尤振宇
  • 12篇刘洋
  • 9篇刘学飞
  • 9篇刘渤娜
  • 1篇张涛
  • 1篇杨巍
  • 1篇赵宜良
  • 1篇赵岩
  • 1篇杨宇红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入组8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前随机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3),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的同时,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由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咨询并指导用药,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止吐药物的完全反应率、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两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7.2%和63.6%,46.5%和75.0%,44.2%和72.7%,干预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P=0.006,P=0.007)。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较对照组轻(P=0.023,P=0.045),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6,P=0.034)。生活质量测评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8),恶心、呕吐和食欲丧失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45)。结论:临床药师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药学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并可改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的对症治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药学干预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生活质量
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生存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的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探讨治疗时间、心血管副反应、K-ras基因型、单器官转移部位及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接受治疗超过半年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于治疗时间半年以内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43)。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中位PFS及OS长于未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P=0.014;P=0.032)。K-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PFS及OS有统计学差异(P=0.024;P=0.039)。单器官转移至肝脏的患者与单器官转移到卵巢的患者,其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P=0.853;P=0.835)。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其OS长于未行维持治疗的患者(P=0.013)。结论:在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中,治疗时间和出现心血管副反应可能是患者的预后因素。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可使患者生存受益。
刘洋尤振宇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结肠癌贝伐单抗化疗预后
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1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和对照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是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经临床药师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和指导用药;心理行为干预由心理医师针对给患者带来压力的因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干预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6%、65.2%和67.4%,对照组为34.8%、43.5%和46.7%,明显低于干预组(P=0.002,P=0.0 0 3,P=0.003)。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症状为Median 4.1和Median 5.3,对照组为Median 8.5和Median 8.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32,P=0.038);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Median 0.4,Median 0.2),对照组为(Median 1.2,Median 0.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4,P=0.028)。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基线)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三个周期的SAS和SDS总分较对照组相应周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总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P=0.031),情绪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3),食欲丧失、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29)。结论:心理医师和临床药师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药学干预可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能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药学干预心理行为干预结肠癌化疗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102例,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和对照组(102例,接受化疗和安慰剂),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KPS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56.9%,对照组为39.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在高分化和中分化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的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提高率为69.6%,对照组为53.9%,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无病生存期分别为7.5个月和6.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9.8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9.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在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脂血症、黏膜干燥和头晕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4;P=0.014;P=0.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可延长生存期,但增加了由全反式维甲酸引起的不良反应。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胃癌化疗全反式维甲酸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m FOLFOx6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每组89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7.8%,对照组为50.6%,显著低于试验组(P=0.021);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9.3%,而对照组为57.4%,显著低于试验组(P=0.002)。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14.784、7.502个月;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2、6.244个月,均较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化疗全反式维甲酸临床疗效疾病进展时间
介入疗法联合DC-CIK生物疗法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讨介入疗法联合DC-CIK生物疗法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临床副反应,现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解放军202医院肿瘤介入科收治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55例无手术适应征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序贯DC-CIK生物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案为:吉西他滨1.0/m2,顺铂25mg/m2,1次/4周,支气管动脉注入。DC-CIK治疗方案为:外周血制备DC和CIK细胞。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每两周期之间应用DC-CIK生物治疗。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CR5例(9.1%),PR36例(65.5%),SD11例(20%),总有效率为74.5%(CR+PR),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8.2%。毒性反应:患者出现1-2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结果提示:介入治疗序贯DC-CIK生物治疗的短期疗效较好,副反应少。
尤振宇苏晓辉刘洋
关键词:肺癌化学疗法生物治疗
DC-CIK生物治疗辅助介入化疗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辅助介入化疗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DC-CIK生物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12例无手术适应征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介入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介入化疗联合DC-CIK生物治疗,介入治疗2~6周期,每两周期间采用DC-CIK生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3.6%和83.6%。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分别为42.0%和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改善的比率和体重增加大于5%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生物治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的短期疗效,也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尤振宇苏晓辉刘洋
关键词:肺癌化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
胃癌根治术后心理及饮食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复发等预后因素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探讨心理及饮食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复发等预后的影响。方法2002年5月至2003年4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对胃癌根治术患者463例给予出院后饮食指导及心理干预治疗。按患者的依从程度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基本依从,乙组为基本不依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2年时体重变化和生活质量。(1)评价生活质量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包括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排便、家庭和同事的理解、对癌症的认知、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情节10部分。每个项目分5个等级,满分50分。(2)体重评价:体重增加或减少>3kg为体重增加或减少,≤3kg为体重稳定。结果术后两年进入结果分析417例,甲组253例,乙组164例。(1)生活质量因子评分:治疗后6个月和2年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患者复发率分析:两组术后6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3)体重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心理及饮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营养状态,延长生存时间。
杨宇红赵宜良张涛苏晓辉杨巍赵岩
关键词:生活质量复发
78例脑膜转移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脑膜转移癌(LM)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78例L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治疗及随访的数据,并分析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应用Cox风险模型检验性别、年龄、KPS评分、确诊时间、脑转移、其他器官转移、近期疗效、系统治疗、鞘内化疗、全脑化疗和脑脊液(CSF)细胞检测结果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天;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确诊时间、KPS评分、全身系统治疗、近期疗效、脑脊液中癌细胞变化与患者总生存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KPS评分、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KPS评分、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刘洋尤振宇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预后因素
CAGE基因mRNA水平表达与直肠癌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癌相关基因(cancer-associated gene,CAGE)mRNA水平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及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4年10月间肠镜室检查的标本,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3组:直肠癌组(80例;为直肠癌患者标本),大肠腺瘤组(38例;为大肠腺瘤患者标本),对照组(40例;为距肿瘤边缘10 cm以上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CAGE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甲基化特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C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将直肠癌患者分为CAGE基因甲基化患者组和CAGE基因去甲基化患者组,比较两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的CAGE mRNA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1);直肠癌组高于大肠腺瘤组(P<0.01)。3组间的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直肠癌组中,CAGE去甲基化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3.8%(48/65),CAGE去甲基化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3.3%(5/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I-Ⅱ期的CAGE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直肠癌患者占24.6%(16/6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占75.4%(49/65);而甲基化的直肠癌患者中,临床分期为I-Ⅱ期的占66.7%(10/15),Ⅲ-Ⅳ期的占33.3%(5/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瘤组织中,CAGE mRNA水平呈高表达。直肠癌的CAGE基因mRNA水平表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和大肠癌腺瘤组织。CAGE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刘洋尤振宇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直肠癌癌相关抗原去甲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