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慧媛

作品数:72 被引量:1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蛋白
  • 11篇药物
  • 8篇心肌
  • 8篇细胞
  • 7篇膜片
  • 7篇膜片钳
  • 7篇教学
  • 7篇多肽
  • 6篇调蛋白
  • 6篇缺血
  • 6篇癫痫
  • 6篇钙调蛋白
  • 5篇毒理
  • 5篇毒理学
  • 5篇药物毒理学
  • 5篇再灌注
  • 5篇灌注
  • 5篇多肽药物
  • 5篇钙通道
  • 4篇离体

机构

  • 6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鹿儿岛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天津出入境检...
  • 1篇武警辽宁总队...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71篇胡慧媛
  • 48篇郝丽英
  • 29篇封瑞
  • 23篇郭凤
  • 23篇孙雪菲
  • 17篇赵美眯
  • 14篇赵金生
  • 13篇孙德日
  • 10篇蔡际群
  • 6篇孙宇
  • 6篇高青华
  • 5篇陈磊
  • 5篇聂宏光
  • 5篇王燕
  • 5篇徐晓雪
  • 5篇陈再兴
  • 4篇赵妍
  • 4篇闵冬雨
  • 4篇李金鸣
  • 4篇印丹丹

传媒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解剖科学进展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生理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2012年中...
  • 1篇第九届海峡两...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道涂片法鉴定大鼠生理周期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血液中雌二醇含量确定阴道涂片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对20只雌性大鼠通过阴道涂片方法分为动情间期组(n=5)、动情前期组(n=4)、动情期组(n=6)、动情后期组(n=5),经腹主动脉取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结果在动情间期,阴道涂片以白细胞为主,雌二醇含量小于125 pmol/L;在动情前期,以有核上皮细胞为主,雌二醇含量最小值为125 pmol/L;在动情期,以角化上皮细胞为主,雌二醇含量仅有一点大于125 pmol/L;在动情后期,有核上皮细胞、角化上皮细胞及白细胞均可见,雌二醇含量小于125 pmol/L;符合雌二醇在生理周期各阶段的变化。结论可选择雌二醇含量较低的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雌性大鼠进行实验,采用阴道涂片方法鉴定雌性大鼠生理周期基本可靠。
印丹丹封瑞任丽菲胡慧媛高青华孙宇孙雪菲郝丽英
关键词:阴道涂片生理周期雌二醇
改良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一种损伤更小、存活率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的改良的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20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常规脊髓半横断模型组和改良脊髓半横断模型组,分别采用常规和改良的脊髓半横断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1 d、3 d、1周和2周通过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学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结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脊髓后正中线定位以及二次手术显露脊髓的成功率等主要参数,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改良脊髓半横断模型组较常规脊髓半横断模型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BBB运动功能学评分更优,术中脊髓后正中线定位更准确,二次手术显露脊髓的成功率更高。在改良的脊髓半横断模型基础上,成功建立了脊髓瘢痕组织移植模型,成功率可达70%以上。结论改良的脊髓半横断模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运动功能学评分、术中脊髓后正中线定位及二次手术显露脊髓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更适用于脊髓损伤研究,尤其是非急性期脊髓损伤研究。
孙德日胡慧媛朱悦
关键词:脊髓损伤大鼠模型
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牛磺酸(Taurin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再灌注加牛磺酸处理组(I/R+Taurine),观察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水含量及核因子кB(NF-к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3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分别为0(、13.32±3.18)%(、9.21±2.24)%,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牛磺酸处理组脑梗死体积减少30.83%(P<0.05);脑水含量分别为(79.28±0.66)%,(82.46±0.94)%,(80.73±1.40)%,给药组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牛磺酸抑制NF-кB的表达(P<0.05)。结论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NF-кB的激活,减轻神经细胞损害有关。
杨华林胡慧媛张丹
关键词:牛磺酸核因子ΚB神经保护缺血再灌注
壬基酚干扰17β-雌二醇对豚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种,因具有强大脂溶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纺织业及生活用品中,目前对环境的污染甚为严重。众多研究证实NP长期积蓄于生物体内能对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心血管系...
王燕胡慧媛高青华印丹丹孙宇赵金生郭凤孙雪菲郝丽英
一种用药提醒手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药提醒手环系统。其可以实现一切信息与医院服务器同步,让病人按时服用药物以保证药物充足的发挥药效。包括手持终端及手环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包括第一单片机、用于扫描药品标签的RF...
胡慧媛孙德日刘诗涵赵志杰陈国栋郝丽英
文献传递
一种骨科康复护理用拐杖
一种骨科康复护理用拐杖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康复护理用拐杖。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骨科康复护理用拐杖。本发明包括竖向拐杖杖杆(28),拐杖杖杆(28)上端设置有横向把手(23);其结构要点拐杖杖杆(28)...
胡慧媛孙德日陈丽同郭凤邢德志聂宏光陈磊
文献传递
重组钙调蛋白及其突变体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鉴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高效分离纯化体外重组钙调蛋白(CaM)及其突变体蛋白的方法。方法将CaM及其三种钙结合位点突变体的cDNA插入pGEX-6p-3质粒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大量培养并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CaM及其突变体的GST融合蛋白表达,GS-4B beads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纯化后蛋白的活性。结果纯化的CaM及突变体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CaM及突变体蛋白得到了大量表达;纯化后蛋白可恢复已"run-down"心肌细胞膜钙通道的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稳定高效简单的重组CaM及其突变体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为深入研究CaM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何桂林郭凤封瑞胡慧媛邵冬雪郝丽英
关键词:钙调蛋白GST突变体膜片钳
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MircroRNA(miRNA)是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微小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同物种之间,miRNA序列高度保守。miRNA调控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表达,因而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miRNA广泛参与心脏发育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包括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坏死、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miRNA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做一概述。
杨丽胡慧媛郝丽英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Cav1.2钙通道片段CT1融合蛋白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鉴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诱导表达Cav1.2钙通道片段CT1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重组的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将pGEX6p 3/CT1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中并诱导表达,采用非离子去污剂B per的方法分离纯化GST CT1融合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技术鉴定GST CT1融合蛋白,pull down assay实验方法检测GST CT1融合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非离子去污剂B per能够成功分离纯化GST CT1融合蛋白,识别此片段的特异性抗体能够检测到GST CT1融合蛋白;制备获得的GST CT1融合蛋白具有与钙调蛋白结合的生物学功能。结论技术简单、操作快速的非离子去污剂B per能够分离纯化具有生物学功能的GST CT1融合蛋白。
封瑞胡慧媛郭凤于丽凤赵美眯龟山正树郝丽英
关键词:融合蛋白钙通道片段
豚鼠钙调蛋白2基因编码区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2015年
目的比较分析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获得丰富的豚鼠CaM2基因生物遗传学信息。方法基因测序获得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通过genebank数据库获得不同种属CaM核苷酸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对CaM2不同部位序列进行多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与人、小鼠和大鼠的同源率分别为96.7%、91.4%和90.5%,与人、小鼠、大鼠的CaMl和CaM3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同源率在80%-85%之间。豚鼠CaM2基因3'端非编码区序列与人、小鼠和大鼠的同源率分别为94.2%、93.3%和90.0%,与人、小鼠、大鼠的CaM3基因3'端非编码区序列的同源率分别为26.8%、29.2%和25.9%,与CaMl的同源率在25%-63%之间。结论豚鼠CaM2基因编码区具有种属和亚型较高同源性特征,而CaM2基因3'端非编码区虽在不同种属中具有很高同源性,但在不同种属与其它亚型比对中同源性较低。
封瑞刘彦胡慧媛郭凤赵美眯赵金生郝丽英
关键词:钙调蛋白同源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