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中民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地壳
  • 3篇首都圈
  • 3篇首都圈地区
  • 2篇地壳结构
  • 2篇地震动
  • 2篇输入地震动
  • 2篇频谱
  • 2篇频谱特性
  • 2篇谱特性
  • 2篇反演
  • 1篇低速体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表破裂带
  • 1篇地壳速度
  • 1篇地壳速度结构
  • 1篇地块运动
  • 1篇地震记录
  • 1篇地震重新定位
  • 1篇一维反演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10篇胡中民
  • 7篇刘明军
  • 3篇樊计昌
  • 3篇赵丽
  • 3篇莘海亮
  • 2篇王夫运
  • 2篇孙译
  • 2篇孙印
  • 2篇张建志
  • 1篇张先康
  • 1篇孙鸿
  • 1篇曾宪伟
  • 1篇张元生
  • 1篇宋占龙
  • 1篇赵成斌
  • 1篇李松林
  • 1篇陶宏
  • 1篇王旭
  • 1篇花鑫升
  • 1篇邓晓华

传媒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仑山口断裂的通道波观测被引量:2
2004年
青藏高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结合部位,地震活动十分强烈,近年来多次发生大地震。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内部的昆仑山口断裂带西端发生8.1级强烈地震,这是我国大陆近5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该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长达300余千米,最大水平错距达5~6m,因此,昆仑山口断裂是观测断层通道波的极好场所。为了进行地震断裂通道波的观测及研究昆仑山口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和力学性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于2002年3月下旬~4月中旬在震区布设了一条地震测线,记录到余震800多次。通过昆仑山口断裂带的断层通道波的观测获得了断层通道波的清晰震相,并掌握了断层通道波的运动学特征、频率特征,为城市盲断层的探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方法。
宋占龙李松林张先康樊计昌刘明军胡中民
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
<正>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包括峰值加速度PGA、特征周期Tg以及峰值平台值β等参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峰值加速度越大,其地震危险性越大,需要相应的提高设防。参照最新颁布的第五代《中国地...
孙译张建志戴骜鹏胡中民
文献传递
用Pg波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弄清首都圈地区上地壳速度精细结构,本文使用了迄今为止在我国大陆最为密集炮间距高分辨折射和宽角反射/折射综合地震测深剖面—天津-北京-赤城剖面的Pg波走时资料,反演了首都圈地区的上地壳速度结构。根据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可将整个剖面大致分为华北盆地拗陷区和燕山台褶隆起区,其中华北盆地又可以细分为黄骅拗陷、沧县隆起、骥中拗陷等,大厂拗陷、通县隆起、北京拗陷和京西隆起为燕山隆起区的前缘部分。华北平原区以低速结构的拗陷为主,地表速度较低,基底埋深深,盖层厚,垂直速度梯度大;而在燕山山区则以高速结构的隆起为主,地表速度较高,基底埋深浅,盖层较薄,垂直速度梯度小。基底面起伏大,最深处达到6km以上,最浅处不足1km。
胡中民王夫运刘明军花鑫升邓晓华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反演上地壳结构华北盆地
用地震走时反演首都圈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Zelt和Smith在1992年提出的射线反演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天津—北京—赤城地震测深剖面,反演得到了首都圈地区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 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野外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走时拾取...
胡中民
关键词:地震首都圈地壳速度结构
文献传递
不同频谱特性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频谱特性是地震动的三要素之一,具有不同频谱特性的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会产生不同影响效果。基于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方法,选取4条历史地震实测记录[1989年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Loma Prieta)6.9级地震、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Northridge)6.6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1条典型人工合成地震动(濮阳市人工拟合地震动)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高频和低频特性的输入地震动对场地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频成分为主的历史地震动较以低频为主的人工拟合波对反应谱的影响表现为在短周期阶段具有集中放大的影响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峰值平台值具有放大效果,历史地震动结果峰值平台值为2.75~2.80间,人工拟合波结果峰值平台值为2.65;其二,对反应谱特征周期具有缩短效果,历史地震动较人工拟合波减小0.05~0.15s。产生上述影响效果,其可能与其高频成分地震动对固有周期较短的场地特点具有一定的共振影响有关。该结果可为建筑物抗震设防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孙译张建志戴骜鹏孙印胡中民
关键词:频谱特性输入地震动地震记录
甘东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将双差地震定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2001~2007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区的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地震震源平均深度为14.6km,5~20km深度为该区多震层深度范围。3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震中均处于主干活动断裂边缘。震源深度分布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刻画出剖面沿线不同断裂的深部展布特征,部分断裂延伸到中、下地壳。
莘海亮刘明军张元生曾宪伟胡中民
关键词:双差定位遗传算法震源深度多震层
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地块运动与中国大陆强震关系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在综合分析地质、古地磁、GPS和地震活动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地块的运动与中国大陆强震的关系。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地块同为中国大陆古老、完整、坚固的地块,内部结构简单。而两个地块周缘断陷带或挤压造山带较破碎,其内部结构较复杂。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地块的整体向东平移并叠加逆时针旋转的运动控制着周缘走滑断裂和地震活动;塔里木地块向北平移叠加的顺时针旋转及向周缘造山带的俯冲导致周缘断裂和强震的发生。尽管天山构造带为主要的地震带,但塔里木地块与天山造山带边界的MS≥6.0地震主要受塔里木地块运动的影响。像鄂尔多斯和塔里木这样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地块,实质上是边界强震的主要贡献者。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完整坚固地块的整体运动,对其周缘强震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
刘明军樊计昌韩艳杰王士华胡中民莘海亮赵丽
关键词:鄂尔多斯地块塔里木地块中国大陆强震
用DSS资料研究首都圈地区的地壳结构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几种不同的一维反演方法对天津—北京—赤城剖面的DSS(deep seismic sounding)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沿剖面基底面北浅南深,但C界面和M界面北深南浅,存在镜像关系;地壳平均速度华北盆地较低,燕山下方较高;燕山隆起和华北盆地的交界处曾多次发生过5.0级以上地震,且在该过渡带上,多条深大断裂成北北东、北东向穿过该剖面,推断首都圈地区地震的发生与莫霍面的局部隆起、速度结构的急剧变化以及深大断裂的存在具有密切关系。
胡中民王夫运刘明军
关键词:地壳结构一维反演低速体DSS
岫岩罗圈里撞击坑与海城地震高烈度异常点关系探讨
<正>岫岩罗圈里距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震中57 km,位于六度区,但显示为高烈度异常点,烈度高达八度。罗圈里陨石撞击坑的发现和对其结构的地震探测为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罗圈里是海城地震的一个高烈度...
刘明军樊计昌赵成斌胡中民王旭赵丽
文献传递
玉树7.1级地震隆宝湖地表破裂带
<正>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Ms7.1级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玉树地震现场工作队在隆宝湖发现连续的出露完好的地震地表破裂带。隆宝湖地表破裂带位于微观震中附近,见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带中高度最大的地震鼓包...
刘明军陶宏孙鸿孙印莘海亮胡中民赵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