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尧轩

作品数:2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艺术
  • 8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音乐
  • 5篇石窟壁画
  • 5篇龟兹
  • 5篇壁画
  • 4篇克孜尔
  • 4篇克孜尔石窟壁...
  • 4篇乐器
  • 4篇龟兹石窟
  • 3篇音乐史
  • 3篇文化
  • 3篇乐史
  • 3篇乐舞
  • 3篇高校
  • 2篇民族
  • 2篇伎乐
  • 2篇龟兹乐
  • 2篇佛教
  • 2篇佛教艺术
  • 2篇钢琴
  • 1篇当代音乐

机构

  • 18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艺术研究...

作者

  • 20篇肖尧轩
  • 2篇屠健
  • 1篇王清雷
  • 1篇孙国军
  • 1篇刘文
  • 1篇陈怡

传媒

  • 3篇中国民族博览
  • 2篇新闻与写作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北方音乐
  • 1篇音乐时空
  • 1篇求索
  • 1篇丝绸之路
  • 1篇中国出版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艺术教育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 1篇人民音乐
  • 1篇双语教育研究
  • 1篇中国舞蹈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校音乐美育建设路径探索被引量:2
2022年
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新时代高校美育关乎国家人才培养以及文化自信。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肩负着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交互中一体多元格局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重任。高校美育建设更是关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指出,应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校音乐美育建设为根本,探索新疆高校美育建设路径,为完善新疆高校通识美育课程体系提供可行性意见,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提供符合区域形式的可行性意见。
肖尧轩陈怡滕莹
关键词:高校美育丝绸之路
中国钢琴作品《闹元宵》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认同研究
2022年
关于中国钢琴音乐的研究大多数只关注到中国钢琴艺术的美育性与教育性,从而忽视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本身价值取向与人们对于中国钢琴作品文化深度的认同感。该文以中国钢琴艺术作品《闹元宵》为研究对象,以找寻中国钢琴音乐的本身价值取向与人们通过音乐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感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中国钢琴艺术作品创新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杨小霄刘沛东肖尧轩
关键词:民歌主题钢琴曲文化认同
从龟兹石窟寺探索西域信仰文化艺术的发展道路(上)
2021年
龟兹石窟的文化价值在西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究龟兹石窟的现状以及了解西域信仰文化艺术的发展道路,本文首先对龟兹古国及龟兹信仰文化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次分析了龟兹石窟寺的现状,探究了解其名称的由来以及发展的状况,探究西域信仰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最后剖析龟兹石窟寺的信仰文化价值与艺术成就,为往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肖尧轩童丽洁
关键词:龟兹石窟文化价值龟兹
从龟兹石窟寺探索西域佛教艺术的发展道路(下)
2021年
龟兹石窟是我国现存大量西域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址,它是探索龟兹佛教历史、思想和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犍陀罗佛教就是龟兹石窟中主要的佛教,其艺术特色除了在佛像、笔画上直观的展露,更深刻的思想艺术更是在石窟的每一个地方表露无遗,不管是建筑形式、经文残卷还是石窟中流淌的空气,都带有古代西域佛教的艺术气息。文章对西域犍陀罗佛教的思想艺术进行探究,从龟兹石窟寺探究西域佛教艺术的发展道路,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肖尧轩陈梓曦
关键词:龟兹石窟
走进文学评论 走近文化艺术——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评论卷)》
2017年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已成为文明的重要符号之一。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后世了解少数民族社会、思想、生活、民俗、艺术的一个窗口。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诗歌、戏剧、散文、
肖尧轩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评论文化艺术少数民族社会中华文学瑰丽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吹奏类乐器及其组合研究
2014年
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我国开凿年代最早,位置最西的石窟,亦是路传佛教的第一站。现存81个石窟的壁画,乐舞类壁画近乎占据这所有壁画的一半,它们印记着凿建石窟600余年的沧海桑田,足以显见音乐在当时、当地、以及佛教中的重要作用。这些乐舞壁画为我们研究历史上的龟兹乐、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佛教音乐的东传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本文先仅对壁画中的吹奏乐器及其组合与在乐队中的作用,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肖尧轩
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之音乐信息解读
2011年
克孜尔石窟壁画所反映的古代龟兹乐的演奏形式,充分发挥出乐器的性能,升华为边奏边舞、边奏边跳的形式,较大提高艺术表现力和渲染力。这表明龟兹地区的乐器演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已考虑到音响、音色、音域、演奏等的需要。在乐队排列上,也强调了欣赏主体所需的艺术魅力。当今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音舞形象,以及与龟兹乐队组合形式等的相似性,表明了其中的传承关系。
肖尧轩
关键词:龟兹乐舞维吾尔木卡姆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弹拨类乐器及其组合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克孜尔壁画中的弹拨乐器,主要有箜篌、琵琶和阮咸等种类。它们在乐队组合中的构成、功能也是多样的,有的是以独奏的形式出现,有的以独奏的形式为舞蹈伴奏,有的与吹奏乐器组合,还有的与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组合为舞蹈伴奏。它们的出现几乎都伴有吹奏乐器。在大、中型乐队中,与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比例均衡,它们共同构成了左右对称式乐队。这样在音响上有较平衡的听觉效果。
肖尧轩刘文
龟兹石窟壁画乐舞图像的形态分析
2023年
龟兹石窟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重要遗址,先后由十余处石窟寺群落共同组成,分布于丝绸之路的大动脉天山南麓的龟兹,即现今新疆拜城、库车、新和县境内。其中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规模最大、保存的壁画最多;库车县的库木吐喇石窟风格清晰。石窟中所保留的大量伎乐图像透射出的信息为我们研究历史中的龟兹乐舞、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嬗变、中西乐舞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资料。石窟伎乐图像载体基本集中于石窟壁画,此外还有个别浮雕残片以及乐舞舍利盒等,以往相关研究多属于对音乐或舞蹈的个案研究,如乐器,舞蹈姿势等,本文将从乐队组合的分析、舞蹈形象的分析、乐舞排列的分析等入手,对石窟寺群落伎乐分布规律和伎乐形态规律做整体性关照的尝试。
肖尧轩
关键词:龟兹石窟壁画舞蹈
新疆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2023年
文本从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出发,提出元素教学的同向进路、大单元教学的指向正路、课程教学的取向出路、群教学的导向引路及专业教学的去向对路五条路径,并结合新疆高校具体情况,从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的专业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实践、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专业教学思考及文化润疆工程的多学科合力育人,探讨新疆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总结出音乐专业学科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想政治规律,以期能为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有效之路。
肖尧轩
关键词:新疆高校音乐专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