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海龙

作品数:42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急性
  • 5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4篇缺血
  • 4篇癫痫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老年
  • 4篇梗死
  • 3篇代谢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海马
  • 3篇海人酸
  • 3篇肺癌
  • 3篇干细胞
  • 2篇代谢组学
  • 2篇导师
  • 2篇导师队伍

机构

  • 40篇牡丹江医学院
  • 14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东丰县医院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42篇罗海龙
  • 12篇李欣
  • 12篇姜爱英
  • 6篇郭艳芹
  • 5篇张丽荣
  • 5篇关亚新
  • 4篇金玉玲
  • 4篇杨印东
  • 3篇孙迎燕
  • 3篇尹昌浩
  • 3篇毕鹏翔
  • 3篇陆晓红
  • 3篇张增雷
  • 3篇安宁
  • 3篇袁玫
  • 3篇袁秀梅
  • 2篇肖志刚
  • 2篇沙碧源
  • 2篇赵维纳
  • 2篇张军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医学综述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价值工程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康法辅以中西药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0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康法辅以中西药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分3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A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B组采用中西药结合电针夹脊穴辅以康复训练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治愈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0%。治疗A组治愈3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治疗B组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康法辅以中西药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疗效显著。
张丽荣孙丽罗海龙董艳霞赵东旭肖志刚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西药治疗电针夹脊穴康复训练
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0例)和对照组(B组,38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12 m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40 ml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CD血流速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基底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和舒张期末峰流速(VD)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海龙李欣李晶超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灯盏细辛倍他司汀
间充质干细胞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瘢痕是皮肤受到严重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一个必然结果 ,既影响美观又损害了皮肤组织的正常功能,其特点是过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近年来,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中和活性氧、分泌抗纤维化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节成纤维细胞、促进血管再生以及分化为各种皮肤细胞等参与正常的皮肤创伤修复,已达到对皮肤瘢痕抑制和修复的作用。因此,干细胞有可能成为促进皮肤无瘢痕创伤修复的一种新的细胞疗法。
武艳张哲杨岚罗海龙李鲁新袁晓环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瘢痕细胞疗法创伤修复
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59例被引量:7
2011年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急性脑梗死,起病急,如不及时治疗,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对59例急性脑梗死尝试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脑保护剂纳洛酮治疗,效果较好。
罗海龙赵维纳张丽荣
关键词:复方麝香注射液急性脑梗死脑保护剂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Aβ25~35作用于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和20μmol/L姜黄素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对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观察细胞突起生长情况,计算GAP-43阳性细胞率;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能显著减轻Aβ25~35的毒性损伤,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P<0.01);可显著增加平均突起长度,增高GAP-43阳性细胞率和GAP-43表达(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对AD细胞模型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AP-43的表达有关。
张忠敏王晓莉毕鹏翔关亚新郭艳芹罗海龙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姜黄素生长相关蛋白-4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导哮喘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F的表达情况、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气道反应性和气道血浆渗出的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BALF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而SU5614组VEGF表达则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发现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炎症反应明显,而SU5614组炎症反应则明显减轻;模型组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而SU5614组则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气道血浆渗出明显增加,而SU5614组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SU5614不仅抑制BALF中VEGF活性,也能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减少气道血浆渗出。
姜爱英于仁志吕玉凤罗海龙
关键词:哮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甲苯二异氰酸酯
关于代谢组学的整合化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解析
2013年
代谢组学指的是通过研究小分子代谢产物来研究机体代谢的学科,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近年来,代谢组学的发展很快,它历经了外部整合、内部整合等多个发展阶段,但它却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比如数据库的建立、技术的局限性、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等。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决,才能更好的对代谢组学进行研究。
李欣罗海龙杨印东关亚新陆晓红
关键词:代谢组学整合化
HIF-1α基因修饰NSCs后作用机制探讨
2010年
金玉玲陆晓红綦莹罗海龙吴盛华陆春风
关键词:NSCSHIF-1Α基因转染NF-ΚB
海人酸癫痫大鼠海马区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海人酸(KA)颞叶癫痫(TLE)大鼠海马区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变化。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6 h、1、3、7 d),模型组一侧海马注射KA制备癫痫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海马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ATP/ADP比值及线粒体酶活性。结果 KA注射后随时间延长海马区ATP含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ATP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海马区ADP表达水平及ATP/ADP比值随KA注射后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ADP表达水平及ATP/ADP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注射后随时间延长海马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SDH)、复合物Ⅳ(Cyto-Ox)和Na+-K+-ATP酶的生物学活性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线粒体SDH、Cyto-Ox和Na+-K+-ATP酶的生物学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KA TLE大鼠海马区存在明显的能量代谢异常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情况。
李欣罗海龙陈雪寒杨印东关亚新
关键词:海人酸癫痫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障碍
双侧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与B组分别加用双侧与患侧百会穴透太阳穴针刺治疗。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3例为对照(D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组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并对A、B、C 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第10天时,A、B、C 3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与第1天及D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0.01),A组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均P<0.05)。治疗30 d时,A、B、C 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组明显低于C组,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治疗能显著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的浓度,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双侧头穴透刺疗效更明显。
张丽荣沙碧源罗海龙东贵荣鲍春龄郭艳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