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宁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积层混合云
  • 2篇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积云
  • 1篇积云并合
  • 1篇初始位置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贵州省人工影...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3篇文继芬
  • 3篇罗宁
  • 3篇牛生杰
  • 3篇黄浩隽
  • 3篇李艳伟
  • 1篇姚展予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积云并合扩展层化型积层混合云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的主要降水云系,也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对象,从云降水物理的角度来研究云系的形成和发展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积层混合云的重要性,本文从个例研究入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2005年5月17~18日发生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以贵州省为主)的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发现这次过程是由对流云并合扩大层化形成的.云系形成以后,云系附近会不断有对流云生成,并在移动过程中并合进入云系,补充云系发展维系所需的含水量和能量,促使云系不断维持.在积层混合云系的内部,对流云和层状云区不断地发生作用.对流云给周围的层状云不断输送含水量和能量,支持着层状云的发展.云系内部两种云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在:对流云内的上升气流速度逐渐渐小,层状云的上升气流速度不断维持,总上升气流面积区扩大.对流云的降水量不断减小,而层状云的降水不断维持,带来了大面积持续时间很长的降水.
李艳伟牛生杰罗宁文继芬黄浩隽
关键词:数值模拟积层混合云
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过程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利用贵阳市气象台2005和2006年5—9月的地面、高空观测和雷达资料等,分析了41次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降水过程。研究发现如果分散的多单体对流云若距离较近,则很可能出现大范围地跨接、合并,则有可能形成范围宽广的片状或带状云系,即积层混合云系。云系形成以后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将前方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合并,从而云系前缘强度增强,云系不断维持。整个系统的生命期往往较分散云团更长,并有可能会形成间歇性或连续性降水。本文分析了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一些具体特征。
李艳伟牛生杰罗宁文继芬黄浩隽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
云并合的初始位置探讨被引量:15
2009年
尽管很多云的并合过程最初是从云的中下部开始的(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我们在观测中发现也有相当数量的云并合过程最初是从云的中上部开始的(然而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很少)。基于云并合对云降水过程演变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个例研究入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2005年5月17~18日发生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以贵州省为主)的一次云并合过程。在整个云(系)的发展过程中,前后共经历了数十次并合。观测和模拟结果表明并合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对流云单体间并合形成较大的对流云;(2)对流云并合形成对流云团;(3)对流云团并合形成范围较大的降水云系。在此次个例中: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并合首先是从云的中下部开始的,往往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云发生并合;第三阶段的云并合却是从云的中上部开始的,往往是那些比较成熟的对流云团发生并合。两种并合机制截然不同,但都与风切变和云内的上升气流速度密切相关。本文系统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并合机制。
李艳伟牛生杰姚展予罗宁文继芬黄浩隽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