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新福

作品数:77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文学
  • 9篇语言文字
  • 5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20篇文学
  • 11篇翻译
  • 10篇报刊
  • 9篇小说
  • 8篇文化
  • 8篇现代报刊
  • 8篇近现代报刊
  • 6篇外国文学
  • 6篇谢六逸
  • 5篇异国
  • 5篇神话
  • 5篇斯达尔夫人
  • 5篇竹枝
  • 5篇竹枝词
  • 5篇晚清
  • 5篇国文
  • 5篇国文学
  • 4篇清末
  • 4篇清末民初
  • 4篇民初

机构

  • 64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四川大学
  • 1篇黔西南民族师...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作者

  • 71篇管新福
  • 1篇杨媛
  • 1篇袁荻涌
  • 1篇杨媛

传媒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当代文坛
  • 3篇贵州文史丛刊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文艺评论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东疆学刊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纾的鼎新与恋旧——从胡适《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说起被引量:1
2018年
林纾和新文化运动诸人的笔战广为人知。作为林纾怒怼的目标之一,胡适在林纾死后,撰有《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一文,对其进行盖棺定论。文章持论貌似公允,却暗含对林纾的清算。通过文献细读,联系"五四"前后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还原当时的论战因果和林纾的复杂心路。
管新福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古文
《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中的异域书写
2020年
一直以来,中国文献和文学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和书写并不真实。作为晚清表述西方世界最为重要的史地文献《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对西方世界的描摹也不完全客观。二书主要以异国形象的眼光来建构作为他者的西方文化,尊华卑夷的心态十分明显。它们在普及世界历史、地理知识的同时,一方面凸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态,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足,需要修正。
管新福
关键词:《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异国形象
谢六逸与我国“外国文学史”学科的构建被引量:4
2018年
我国的"外国文学史"学科,萌于清末民初,源于西方和日本影响,得力于留学归国人员的构建。在其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谢六逸是一位作出较大贡献的学者。他一方面积极介绍西洋文学思潮和文学家基本概况,向国人普及西方文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利用留日之便利,进行有系统的日本文学史撰写,为中国现代"外国文学史"学科的形成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值得肯定。
管新福
关键词:谢六逸外国文学史日本文学史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2021年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受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受到学界的不断研究和拓展,成果多元。一是文学史和翻译史著述中文化与翻译关系探析成果较多;二是翻译家个体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受到重视;三是晚清西学翻译与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关系交叉阐释不断深化;四是援用西方译论阐释翻译活动成为新的动向。这些成果,将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推向一定的高度,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梳理。
管新福
关键词:晚清民国西学翻译文化研究
《贵州竹枝词集》补遗
2021年
2019年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编辑出版的《贵州竹枝词集》,是目前为止收录贵州竹枝词最为全面的文献,但亦有诸多漏收之作。近来笔者从晚近地方志和报刊文献史料中检得四位作者以贵州为描写对象的竹枝词四十六首,可进一步补充《贵州竹枝词集》的收目,以资竹枝词研究时的文献考用。
管新福
关键词:补遗
钱穆与梁实秋关于中西文学比较的笔战
2020年
钱、梁二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中西语言文学孰优孰劣、中西文学的世界性与地方性、中西文学的雅俗演进分化、中西文学产生背景差异等方面。就语言文学的优劣而言,钱穆认为中国文字是优秀文字的代表,故中国文学亦是优秀的文学;而梁实秋则认为中西文字和文学不存在优劣之分,各有长短;从中西文学的世界性和地方性范畴来看,钱穆坚持中国文学着眼世界性后稍微兼顾地方性,而梁实秋则坚持西方文学更具世界性;就文学发展演化的雅俗路径来说,钱穆认为中国文学是雅化的文学、西方文学是俗化的文学,而梁实秋则论说中国文学也明显有俗化的一面,西方文学也多有雅化的情形;对于中西文学发生的背景问题,钱穆认为中国文学生成于大环境,重视时间的绵延,西方文学则产生于小环境,更关注空间的散播,而梁实秋则认为西方文学也有生成于大环境,这并非中国文学的特例。从二人论争过程和结论来看,他们的观点各有合理性,亦各有片面性,但都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不少富有启发的观念与视角,值得当下比较文学研究者去梳理和汲取。
管新福
关键词:钱穆
陈寿彭《欧陆纪游》中的西方世界
2023年
域外游记是比较文学研究异域风情及他国形象的经典文本。近代以来,随着外出国人的增多,文学文献对域外世界的书写也渐次滋长,由此形成颇具规模的海外游记。因其能传达域外新知、满足受众好奇心等引起学界的重视、整理和阐释,以清人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今人钟叔河《走向世界从书》为代表。但亦有部分游记未得到辑录,其中晚清著名翻译家陈寿彭的《欧陆纪游》即为一例。陈寿彭游欧期间,因长兄陈季同的举荐和庇护,受西方上层社会友好接纳,使他对欧陆的思想、文化、民俗等体会较为真切和深入,他对西方世界的判别与一般外派使臣和游学人员有明显差别。在对西方世界的“异己”体验中,陈寿彭将自己见闻置于空间交叠和文化位移中呈现,一方面以在场视角描述作为“他者”的西方世界,建构异国形象;另一方面又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而使书写具有鲜明的中国风味。
管新福
关键词:异国形象
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土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的空间结构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被压缩,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也逐渐被挤压。乡村既失去了传统的样貌,又难以融入城市的发展节奏。于是,如何振兴乡村成为基层治理的社会热点。而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重振乡村精神和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明支持,为乡村振兴给予文化引领,为乡村基层治理形塑典型案例。
管新福
关键词:乡土文学
文化心态对晚清西学翻译的抉择及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晚清是中国文化受外来冲击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段,也是文化断裂和重组最为显著的时代,与之相伴的就是西学翻译的广泛展开,并形成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涌现出了严复、林纾、梁启超等影响后世的翻译大家。由于晚清仍有着相当程度的保守性和排外性,且翻译家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对西学译介对象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文化心态,这又反过来制约着翻译家的翻译抉择,而这些译述心态不时体现在翻译家的理论见解和译述文本里,使这一时段的西学翻译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风貌。
管新福
关键词:晚清西学翻译译者文化心态
论民国时期几部神话学研究专书的得失
2020年
在我国现代神话研究领域,黄石的《神话研究》、谢六逸的《神话学ABC》、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和林惠祥的《神话论》等几本神话研究专书出版较早。它们各有学术亮点和创制,互有异同,亦有较好的互补性,当然也存有一些瑕疵和不足。作为我国现代神话研究的起手资料,目前在学术界的普及和阐释还不够,其学术价值还未得到应有的引鉴和彰显。
管新福
关键词:现代学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