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琦
- 作品数:66 被引量:1,00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被引量:139
- 2000年
- 经抗谱评价、抗性类型比较、遣传分析鉴定出一个来自普通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 t) (暂名 )。结果表明它是迄今已知基因中抗谱最广 ,抗性导入效应很强的一个完全显性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用携有新基因 Xa- 2 3( t) 的一对近等基因系 ( JG30 6* / / Xa- 2 3( t) )构建 F2 群体中选出 160个单株用 SSR(微卫星 )标记进行基因定位 ,初步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 11染色体 SSR标记 OSR0 6和RM2 2 4附近 ,图距分别为 5.3c M和 2 7.7c M。
- 章琦赵炳宇赵开军王春连杨文才林世成阙更生周永力李道远陈成斌朱立煌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稻白叶枯病分子标记
-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群体结构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 1995年
- 用两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测定了78个来自18个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RFLP型,其中主要来自华北、东北和少数来自华中、华南,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各菌系的基因组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BamHI酶切探针pJEL101或pBSavrXa10。通过分子杂交,分别鉴定出16种RFLP型。病原型1、2和6的多数来自华北和东北菌系表现14种RFLP型。它们之间多数只有一带之差,或有3~4个带位不同。然而,它们与来自广东和云南的菌系相比,差别较大,有7~8条带位不同。根据参试菌系的RFLP带型分簇(Cluster),如以彼此之间的带位相似率达85%为界,可分为6簇,多数病原型1、2和6的菌系为簇1,少数几个菌系,LN43、GD1358和YN5分别为簇4、5和6。参试的菌系群体遗传变异为0.77(pJEL101)和0.83(pBSavrXa10)。也分析了亚群体的各病原型内的遗传变异,初步分析表明中国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遗传变异多种多样。但尚需测试更多的来自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菌系,方能较系统地分析全国菌系的群体结构及其遗传关系。
- 章琦王春莲苗东华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系多态性
- 利用分子标记改良金23B白叶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通过常规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来自IRBB23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感病的杂交稻三系不育保持系金23B中。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目标基因和亲本遗传背景差异分析,快速获得了10个金23B抗白叶枯病改良系,并采用3个中国病原型代表菌系(C5、KS-6-6、浙173)进行田间接种。结果表明:这些金23B改良系的背景恢复率高、抗病性强、可加速回交转育育成抗病的金23A,进而改良金23A配制的金优系列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
- 黄珊方珊茹郑燕梅章琦张丹吴春珠
- 关键词:杂交水稻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保持系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EST标记及其在分子育种上的利用被引量:59
- 2005年
-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数据,筛选并合成12个EST标记的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检测,找到2个在CBB23与JG30间有多态性的EST标记,C189和CP02662。用该标记对F2群体中的571个感病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EST标记位于Xa23基因的两侧,C189靠着丝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0.8cM;CP02662靠端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1.3cM。将C189成功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标记辅助选择的正确率接近100%,已培育出3个将Xa23基因与高产、优质、抗褐飞虱等性状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 王春连戚华雄潘海军李进波樊颖伦章琦赵开军
- 关键词:水稻XA23EST标记分子育种日本水稻抗白叶枯病
-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 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抗性遗传研究 Ⅲ.两个成株抗性基因X_a-6与X_a-3的等位性分析被引量:4
- 1991年
- 研究了两个品种早生爱国3号和辛尼斯对菲律宾水稻白叶枯病菌4个生理小种、日本小种1和我国菌株的成株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这两个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所得的 F_1、F_2和 B_1F_1群体的成株抗性反应,表明它们均携有一对显性基因。将早生爱国3号同辛尼斯杂交进行直接等位性测定,并将邳早15和蚌珠芒分别与辛尼斯和早生爱国3号杂交进行间接等位测定,这5个组合的 F_2群体都没有分离出感病植株,表明这4个品种的成株抗性都是由同一基因控制的,并且验证了辛尼斯在 X_a-3位点上具有一等位基因。
- 章琦施爱农王春莲阙更生T.W.Mew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RFLP标记定位及其STS标记的转化被引量:24
- 2006年
-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金刚30(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用水稻白叶枯病广致病菌系P6进行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水稻高密度图谱上的RFLP探针对F2群体中的145个感病单株进行RFLP检测和连锁分析,获得了6个与Xa23紧密连锁的RFLP分子标记。其中RFLP标记C1003A靠着丝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图距为0.4 cM,为Xa23的图位克隆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将标记C1003A成功地转化为STS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分子标记。
- 樊颖伦陈学伟王春连朱立煌章琦赵开军
- 关键词:XA23水稻白叶枯病RFLP标记STS标记
- 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系染色体DNA的RFLP谱型的初析被引量:11
- 1996年
- 用2个DNA探针pJEL101和pBSavrXa10对78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进行RFLP分型,以分析其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别鉴定出16种RFLP标记带的谱型。以彼此的带位相似率达85%为界,可分为6簇。参试菌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为0.77(用pJEL101),和0.83(用pBSavrXa10)。RFLP谱型分析表明:我国多数病原型为杂合组群。白叶枯病菌系的分子表现型的变异,远远大于致病型,两个探针都能有效分析我国菌系的群体结构,分子技术可用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水稻与白叶枯病菌系之间的鉴别反应系统和新小种的侦察。
- 章琦王春莲JanE.LeachR.J.NelsonT.W.Mew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系染色体RFLP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被引量:110
- 2003年
-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12 0 0个RAPD引物 ,获得 2个与Xa2 3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RpdH5和RpdS1184 ,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0cM和 7 6cM。利用丰富占 /CBB2 3、绿油占 /CBB2 3两个实际育种F2 群体 ,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测算了RpdS1184、RM2 0 6和RpdH5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对于丰富 2 3群体 ,RpdH5和RpdS1184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91 0 %和 87 3% ,如果同时使用这两个标记 ,可使MAS的准确率达 99%。对于绿油 2 3群体 ,RpdH5、RpdS1184和RM2 0 6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77 1%、81 1%和 80 8%。同时使用RpdH5、RpdS1184标记的MAS准确率为 90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的准确率为 91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RpdS1184标记的准确率为 90 8%。
- 潘海军王春连赵开军章琦樊颖伦周少川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人工接种
- 广西普通野生稻RBB16抗白叶枯病育种初报被引量:1
- 1993年
- 以广西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RBB16为水稻白叶枯病抗源亲本,与粳稻品种杂交,在F_8代育成2个籼型3个粳型稳定新品系。研究表明,RBB16的抗性传递力很强,在育种上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新育成的5个品系中有3个具有对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可作为改良型抗源,提供育种利用,其中丰产性好的可在生产中应用。以粳稻品种为母本,RBB16为父本,通过回交、复交和花培技术,能有效地缩短野栽杂交育种年限,为利用野生稻资源开辟了好途径。
- 林世成阙更生邢祖颐章琦王春莲李道远陈成斌
- 关键词:野生稻白叶枯病杂交育种
-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_(a-14)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的定位被引量:38
- 1998年
- 选取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6个菲律宾小种均为感病的籼稻品种珍珠矮为母本,携带抗病基因Xa-14的粳稻近等基因系CBB14(抗菲律宾5号小种P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F1植株对相对应的菌系P5表现全生育期抗病,F2群体在分蘖前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抗、感植株的分离符合3∶1显性单基因分离比。根据对F2群体中选择的99个单株进行的RFLP分析的结果,构建了水稻第4连锁群的分子图谱,并把抗病基因Xa-14定位于RG620和G282之间。
- 谭震波章琦朱立煌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RFLP分析抗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