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井军

作品数:105 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0篇脂肪
  • 35篇肝炎
  • 32篇酒精
  • 32篇酒精性
  • 31篇非酒精性
  • 31篇非酒精性脂肪
  • 28篇脂肪性
  • 28篇脂肪性肝炎
  • 28篇酒精性脂肪性...
  • 28篇非酒精性脂肪...
  • 28篇非酒精性脂肪...
  • 28篇非酒精性脂肪...
  • 18篇电针
  • 18篇中医
  • 17篇针灸
  • 15篇疗效
  • 14篇中西医
  • 14篇中医药
  • 13篇脂肪肝
  • 11篇针灸疗法

机构

  • 72篇湖北中医药大...
  • 34篇深圳市第三人...
  • 33篇湖北中医学院
  • 10篇深圳市中医院
  • 8篇深圳市东湖医...
  • 7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湖北省中医院
  • 3篇荆州市第一人...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平湖人...
  • 1篇武汉市医疗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4篇程井军
  • 39篇吴其恺
  • 17篇任婕
  • 16篇孙国杰
  • 13篇王述菊
  • 10篇贺劲松
  • 10篇彭锐
  • 8篇杜艳军
  • 7篇陈邦国
  • 7篇沈峰
  • 7篇李凌
  • 6篇张晓明
  • 6篇瞿涛
  • 6篇马骏
  • 5篇李德顺
  • 4篇齐凤军
  • 4篇吴绪平
  • 4篇鲁亦斌
  • 4篇刘殿刚
  • 4篇闫庆军

传媒

  • 17篇湖北中医药大...
  • 16篇湖北中医杂志
  • 7篇中西医结合肝...
  • 6篇湖北中医学院...
  • 6篇全国针灸高等...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第一次全国中...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炎消煎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脂炎消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脂炎消,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脂炎消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程井军彭锐吴其恺
关键词:脂肪肝中医药疗法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状态。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它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电针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电针和西药治疗;至16周末时4组大鼠均断头处死,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程井军彭锐吴其恺孙国杰
关键词:电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氧化应激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瘦素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电针组取穴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给予电针治疗,留针1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6d后休息1 d,共治疗12周。西药组每天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片,10mg/kg,分2次口服,连续12周。结果电针组临床症状较西药组改善明显,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在使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恢复正常,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也非常显著(P<0.05或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Leptin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防治有较好的疗效。
程井军任婕孙雅曾佑祥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针灸疗法瘦素
中医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刍议被引量:6
2011年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定位从属、教学模式存旧、教学理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和优质教材缺乏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为提高我国中医院校大学生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有必要从以上5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达到教学定位要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要新、师资力量要强和教材编写要精。
程井军马骏刘殿刚闫庆军彭锐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
针刺华佗夹脊穴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针刺华佗夹脊穴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0例,用消炎痛、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本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90.63%,对照组愈显率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疗法。
鲁亦斌程井军孙国杰张唐法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夹脊穴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余2组在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经下腔静脉采血,迅速按常规分离血清,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血清SOD;硫代巴比妥荧光法测定血清MDA;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MDA含量有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OD活性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血清Leptin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能够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是其治疗NASH的重要机制。
程井军任婕李德顺马骏沈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瘦素
电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鲁亦斌程井军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针灸疗法电针
58.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穴位注射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治疗组)32例和西药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1 50mg、维生素B12 0.5mg、10%葡萄糖注射液3ml穴位注...
程井军鲁亦斌吴其恺
关键词:穴位注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文献传递
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组(60例)取(足三里、丰隆,电针治疗,留针1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6d后休息1d,共治疗8周。西药对照组(48例)每天给予西药阿托伐他汀片,10mg,日1次,口服;肝泰乐片,0.2g,日3次,口服,连续8周。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电针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在使ALT、GGT恢复正常,降低TC、TG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5或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电针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防治有较好的疗效。
周丽程井军吴其恺
关键词:针灸疗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肝安、苦参碱、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茵虎汤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HBeAg、HBV-DNA阴转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也有较好疗效。
吴国庆吴其恺程井军张红梅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苦参碱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