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荣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tochrome P4501A1,CYP 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及Ile/Val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logymorphism,PCR-RFLP)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检测宫颈癌患者(病例组,n=176)和同期体检女性健康人群(对照组,n=112)CYP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和Ile/Val多态性。结果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CYP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比较两组间CYP1A1 Ile/Val多态性发现,病例组3种基因型Ile/Ile、Ile/Val、Val/Val频率分布分别为19.3%、68.8%、11.9%,等位基因Ile、Val频率分布分别为53.7%、4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细胞色素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易感性无关联性,CYP1A1基因Ile/Val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病易感性有关联性。
- 石玉荣耿建程龙强王慧章尧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宫颈癌遗传易感性
- 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将PBL教学法应用到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 郭俣杨清玲马佳周继红石玉荣吕静竹刘长青夏俊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研究PBL
- SLeX对肝癌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Ⅶ(α1,3-fucosyltransferase Ⅶ,FUT7)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LeX在HepG2细胞和L-02细胞中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FUT7和SLeX在HepG2细胞中表达,而在L-02细胞中无表达;0.05、0.5和5 mg/L的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后,HepG2细胞的迁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LeX单克隆抗体封闭组间两两比较迁移率与侵袭细胞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X在肝癌HepG2细胞中高表达,与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 武文娟崔灿康品方石玉荣耿英华
- 关键词:HEPG2细胞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白介素12在γδT细胞表达L-选择素中的调控作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白介素12(IL-12)对γδT细胞表面L-选择素(CD62L)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人外周血活化γδT细胞经诱导及扩增后,采用Mtb-Ag首次刺激和再次刺激,在细胞分孔培养时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2+抗IFN-γ、IL-12+抗IL-12、IL-12+IFN-γ)和不同浓度(0、0.1 ng/mL、1 ng/mL)IL-12。收集各组培养第0、3、5、7天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结果 Mtb-Ag首次刺激和再次刺激后,IL-12组、IL-12+抗IFN-γ组和IL-12+IFN-γ组γδ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组、IL-12+抗IL-12组的CD62L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L-12浓度的增加,γδT细胞表面CD62L的表达量增加,其中Mtb-Ag首次刺激后第3和5天时,0.1 ng/mL和1.0 ng/mL IL-12组CD62L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1.0 ng/mL IL-12组明显高于0.1 ng/mL IL-12组(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Mtb-Ag再刺激后CD62L的表达量下调,但在加入IL-12后CD62L表达的下调速度减缓,且1.0 ng/mL IL-12比0.1 ng/mL IL-12更能使CD62L表达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P<0.05)。结论 IL-12在γδT细胞活化时调控CD62L的表达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 武文娟耿英华石玉荣李柏青
- 关键词:白介素12ΓΔT细胞L-选择素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0
- 2015年
-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热点,为了适应新时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出的新要求,从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马佳段巧玲郭俣武文娟石玉荣吕静竹周继红白长存石莹夏俊
-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应用型创新人才
-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被引量:3
- 2010年
- 实验教学是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实验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等一系列措施,探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 杨琦武文娟李卫鹏石玉荣周继红耿建
-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 转化医学理念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转化医学是在临床与实验室之间建立的双向转化通道,旨在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相互发展。如何在医学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医学生的转化医学思维成为各大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当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现状,优化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逐步有效地将转化医学的理念、思维和方法引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式改革中,既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要。
- 石玉荣耿建周继红梅传忠武文娟黄桦杨清玲
- 关键词:临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 脂肪酸结合蛋白、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及载脂蛋白E(ApoE)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别检测T2DM并发CHD组及T2DM非CHD组FABP2、ApoE基因型,并检测T2DM并发CHD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T2DM并发CHD组FABP2A/T突变频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G、TC、LDL-C浓度升高,血HDL-C浓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并CHD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ε3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C、L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BP与ApoE基因连锁分析,FABP2T基因和ApoEε4基因连锁时,T2DM并发CHD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FABP2T基因及ApoE/ε4等位基因增高T2DM并发CHD的遗传易感性。
- 石玉荣周海艳章尧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载脂蛋白E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人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诱导作用。方法用10 ng/m L的TGF-β1处理He La细胞72 h,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上皮标记分子和间质标记分子的表达,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TGF-β1可诱导He La细胞呈现EMT细胞形态,并且下调上皮相关标记蛋白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上调间质相关标记蛋白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He La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侵袭和转移。
- 石玉荣陈素莲杨滢王慧
-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宫颈癌细胞
- 细胞色素P4501A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1A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颈组织、33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124例SCC组织中CYP1A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SCC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YP1A1在SCC组织中的阳性率(59.7%)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11.1%)(P<0.05);在SCC病理分级细胞分化Ⅲ级中CYP1A1的阳性率(69.8%)高于SCC细胞分化Ⅰ级者(34.8%)(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SCC组织中CYP1A1的阳性率(73.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49.3%)(P<0.01),CYP1A1表达在SCC的年龄、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A1的高表达可能与SCC的发生、发展等生物学行为有关。
- 石玉荣耿建甘怀勇章尧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细胞色素P4501A1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