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常峰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虚拟水
  • 3篇经济带
  • 3篇长江
  • 3篇长江经济
  • 3篇长江经济带
  • 2篇水资源
  • 2篇水足迹
  • 2篇农业
  • 2篇粮食安全
  • 2篇节水
  • 2篇结构高级化
  • 2篇高级化
  • 2篇产业结构
  • 2篇产业结构高级...
  • 1篇电力
  • 1篇电力消费
  • 1篇虚拟水贸易
  • 1篇引力模型
  • 1篇用水管理
  • 1篇用水量

机构

  • 18篇河海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 2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水利部松辽水...
  • 1篇华能西藏雅鲁...

作者

  • 18篇石常峰
  • 5篇马超
  • 3篇田贵良
  • 3篇吴兆丹
  • 2篇许长新
  • 2篇孙兴波
  • 2篇庞庆华
  • 2篇吴丹
  • 2篇张丽娜
  • 2篇张陈俊
  • 2篇熊锋
  • 2篇郭志勤
  • 2篇潘冬
  • 1篇陈洁
  • 1篇徐洁
  • 1篇吴敏
  • 1篇赵敏
  • 1篇姚潇

传媒

  • 2篇水利经济
  • 1篇软科学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价值工程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经贸实践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环境生态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位视域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概念出自于生态学,是早期人们对生物及生态环境的经验描述。如今生态位概念得到广泛运用,除了生态学原始领域外,还逐渐向技术、企业、服务等领域渗透。在归纳技术和企业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生态位内涵,探析了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生态位的构成,提出未来基于生态位的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改进策略。
潘冬石常峰
关键词:生态位孵化器技术创新
基于生产视角的江苏省与我国其他省区水足迹比较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生产视角,在"总量-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相关指标"分析框架下,比较江苏省与我国其他省区水足迹并分析差异成因。研究表明:(1)总量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在30省区按该水足迹由高到低排序中位居第11位。(2)产业结构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高于其他19省区,主要源于其较高的居民生活直接用水、农林牧渔业最终需求量及直接用水系数、纺织业直接用水系数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终需求量。(3)需求结构比较中,江苏生产水足迹高于其他19省区,主要与其较高的虚拟水出口量、居民生活直接用水、城镇居民最终需求有关。(4)相关指标比较中,江苏水资源压力指标值高于其他15省区的主要原因是江苏水资源总量较低;江苏生产水足迹强度仅高于天津对应值,两者差异主要源于两省市生产水足迹差异;江苏工业生产水足迹废弃率(71.51%)高于其他27省区废弃率,且与江苏较高的年工业废水量关系密切。
吴兆丹赵敏石常峰马超
关键词:水足迹用水管理
农民减负与节水激励双重约束下我国农业水费补偿机制设计被引量:6
2014年
对农业水费进行财政补偿可以降低农民用水成本,消除水价上涨影响,是促进农业节水的关键政策。文章首先基于供需角度对农业水费财政补偿进行经济学解析,接着构建农业水费财政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在对农民用水成本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后进行补偿模式比选,设计详细的补贴流程,测算农业水费财政补偿的节水效应。最后以陕西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结论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田贵良孙兴波石常峰马超
关键词:农业水费财政补偿农业节水
虚拟水视角下节水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指出了虚拟水贸易实施进程中促进节水技术推广及采用的路径依赖,并基于信息经济学及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实施虚拟水贸易对节水技术进步和引用推广的作用,以及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理。通过分析认为,在虚拟水贸易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水价能够有效激发需水部门用水主体的节水行为,而通过财政补贴建立合理的水价分担机制,又可以促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实现节约用水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马超吴丹石常峰吴兆丹
关键词:虚拟水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增长
雅江中游科技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研究
2023年
水利风景区是指基于水资源和景观资源形成的具有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然而,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本文以雅中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为题,深入分析了雅中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设计风险、经济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构建了雅中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中风险指数指标体系,旨在为雅中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以期对该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孙华章程祥吉石常峰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风险评估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经济系统存在的随机干扰冲击使基于概率统计的预测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类的宏观时序变量。文章脱离以往基于统计规律的分析框架,从灰色系统观念入手,采用残差尾段修正的GM(1,1)预测方法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预测,并对于残差序列进行BP神经网络滚动误差模拟,以使拟合精度达到最高,最后对未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了预测。
潘冬石常峰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BP神经网络
水足迹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用水公平性测算及时空差异研究
2023年
区域用水公平性问题关系到地区发展平衡。为了研究长江经济带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基于水足迹视角,构建用水公平性系数,以长江经济带为对象,测算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公平性系数,再运用核密度函数和ESDA方法分析用水公平性系数的时空演进趋势。结果表明:在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总用水、工业用水公平性不断提高,农业用水公平性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总用水、农业用水及部分年份工业用水公平性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聚集特征,生活用水公平性没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各省份总用水、农业用水公平性呈现先分散后聚集的趋势,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工业、生活用水公平性集聚趋势呈波动变化,但近年来各省份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公平性水平集聚趋势在加强。基于此,国家应重点提高农业、工业用水效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对重点用水单位投入节水型先进工艺,从而提高地区用水公平性水平。
陈洁冯天易陈申奥左雨婷石常峰
关键词:水足迹长江经济带
水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
2021年
实施水生态补偿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梳理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将跨流域调水和流域内水生态补偿统一纳入实体水生态补偿范畴,从补偿依据、补偿机制、补偿标准多角度进行总结:基于实体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主客体明确,理论体系相对完整,为补偿实践提供了清晰的理论依据。但补偿模式仍然比较单一,缺少横向补偿的实践应用,更全面、精准的补偿标准也有待进一步确定。而国内外基于虚拟水视角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虚拟水流动效应的水生态补偿,二是基于水足迹相关理论的水生态补偿。但上述研究缺乏关于水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和补偿机理,特别是虚拟水流动量向生态价值量的转换研究。应加强虚拟水视角下的水生态补偿研究,并进一步构建"虚实"结合的二元水生态补偿体系,在现代水资源演化框架下开展水生态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水生态补偿理论。
石常峰王彦滢吴敏
关键词:虚拟水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环黑海地区农业合作发展研究
2023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提供了新契机。环黑海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突出,粮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与环黑海地区的农业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终达到双赢效果。通过厘清环黑海地区农业合作现状以及农业资源优势可以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环黑海地区的农业合作规模逐渐扩大,但仍然存在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亟需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体系、拓展农业科技设备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农业人才合作与交流等措施进一步深化中国与环黑海地区的农业合作,推进农业“走出去”战略,塑造"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外交新格局。
张陈俊石常峰
关键词:农业合作粮食安全
基于SNA的中国电力消费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2023年
为揭示中国省际电力消费格局及特征,对全国性电力市场形成及电力资源使用效率优化提供指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国电力消费空间关联网络构造与特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省际电力消费关联格局呈网络结构,在整个考察期间整体网络密度有升有降,网络效率与网络密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网络等级度“V”型台阶式变化;山东、江苏、北京等地区的中心度大小均处于前列,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及其他各地电力消费关联的重要中介地位;各地根据特征被划分为8个板块,分为4种类型;青海、山西、广东等14个地区属于电力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呈现出不显著的核心-边缘格局;中国省际电力消费格局呈网络结构,该网络存在中心和边缘区域,各地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差异明显。
彭欣怡朱汶郡石常峰
关键词:电力消费引力模型中心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