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麟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轮枝
  • 2篇轮枝菌
  • 2篇蜡蚧
  • 2篇蜡蚧轮枝菌
  • 1篇缨小蜂
  • 1篇真菌
  • 1篇侵染
  • 1篇侵染过程
  • 1篇显微观察
  • 1篇小绿叶蝉
  • 1篇协同控制
  • 1篇昆虫
  • 1篇昆虫病原
  • 1篇昆虫病原真菌
  • 1篇假眼小绿叶蝉
  • 1篇黑刺粉虱
  • 1篇粉虱
  • 1篇病原
  • 1篇病原真菌

机构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2篇田麟
  • 2篇王联德
  • 1篇曾君
  • 1篇姜荣良
  • 1篇王金明
  • 1篇林成辉
  • 1篇郑珊珊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武夷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蜡蚧轮枝菌侵染黑刺粉虱体表过程的显微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蜡蚧轮枝菌侵染黑刺粉虱成虫的过程。结果表明:接种蜡蚧轮枝菌孢子12 h后,附着在虫体上的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24 h后,在复眼、腹部气孔、足的基节和翅的基部等部位菌丝侵入黑刺粉虱体内,接种72 h后虫体被厚厚的菌丝层覆盖。分生孢子可以直接以芽管侵入表皮,也可以产生附着胞再侵入。分生孢子在黑刺粉虱体表萌发形成芽管,芽管顶端可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再形成侵入钉穿透寄主体壁。寄主体表结构影响形成附着胞的形状及穿透体壁时芽管长度。穿刺点处的小孔及附着胞周围发现粘状分泌物,为蜡蚧轮枝菌在入侵黑刺粉虱过程中穿透体壁时对寄主表皮产生降解作用的酶。
曾君田麟王金明王联德
关键词:昆虫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黑刺粉虱侵染过程
蜡蚧轮枝菌和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作用被引量:14
2012年
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的寄生蜂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每株放雌蜂3头的密度释放缨小蜂,或按5×107孢子/mL施菌2次),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52.7%和50.9%,但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仍然高于1,表明单独使用寄生蜂缨小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不能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增长;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82.9%和90.8%,且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于1,表明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得到有效控制。
郑珊珊姜荣良田麟林成辉王联德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缨小蜂蜡蚧轮枝菌协同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