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卫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咽肿瘤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3篇整合素
  • 3篇下咽
  • 3篇下咽肿瘤
  • 3篇鳞癌
  • 3篇鳞癌组织
  • 3篇癌组织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整合素Β1
  • 2篇填塞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细胞癌
  • 2篇下鼻
  • 2篇下鼻甲

机构

  • 11篇川北医学院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油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甘卫刚
  • 7篇严达忠
  • 6篇洪育明
  • 4篇梁振源
  • 3篇周芨
  • 2篇吕萍
  • 2篇张建辉
  • 2篇刘海
  • 2篇向宇
  • 1篇胡建华
  • 1篇李离
  • 1篇唐嗣泉
  • 1篇邓世山
  • 1篇黄小华
  • 1篇万勇
  • 1篇杨洪斌
  • 1篇余庆波
  • 1篇吴文源
  • 1篇杨丹
  • 1篇潘庆春

传媒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tegrinβ/_1、VEGF和MVD在下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中Integrinβ1、VEGF和CD105标记的MVD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间关系,探讨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
甘卫刚
关键词:下咽肿瘤
文献传递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在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21例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所有患者根据原发病因采用抗炎、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同时避免接触变应原。治疗组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对照组伴鼻塞患者加用呋麻滴鼻液。疗程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判断咳嗽缓解情况。结果随访4周,两组患者慢性咳嗽、鼻后滴流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有效率(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吕萍甘卫刚潘庆春
关键词: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
喉咽鳞癌中CD34与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CD34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喉咽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分别对68例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2例正常喉咽黏膜组织进行CD34和CD105标记染色,并对其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 CD34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喉咽鳞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02),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喉咽鳞癌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且MVD-CD34与MVD-CD105具有差异性。结论喉咽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较之CD34更具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较好地作为肿瘤新生血管的标记物,对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甘卫刚洪育明严达忠梁振源向宇
关键词:喉咽肿瘤CD34CD105微血管密度
在听骨链三维重建中对镫骨显影的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颞骨解剖结构复杂,中耳发生畸形及病理改变的情况较为多见,了解术前中耳的解剖结构十分重要。为更形象地显示中耳结构,常采用后处理技术对中耳结构主要是听骨链进行三维重建,锤、砧骨显影较容易,但提高镫骨的显影则需特殊处理,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信息并作出术前评估。
严达忠黄小华周芨甘卫刚龚树生
关键词:听骨链镫骨后处理技术
腮腺多形性腺瘤1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8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膜外肿瘤切除+周围部分腮腺组织切除术86例,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腮腺次全切除术72例,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切除+腮腺全切除术29例。结果术后肿瘤复发12例,经二次手术无再复发。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20例,其中颊支面瘫6例,下颌缘支面瘫10例,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面瘫者4例,经激素、神经营养药、中医理疗等处理,面神经麻痹超过6个月且不能完全恢复者为永久性面瘫。本组永久性面瘫2例;出现涎瘘15例,Frey综合征36例。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最后确诊必须依赖病理检查,以包膜外切除整个肿瘤,术中冰冻切片最为妥当,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面神经的关系等来决定,术中面神经解剖是手术的关键,既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复发又能尽量避免并发症是手术的要点。
洪育明甘卫刚梁振源吴文源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复发并发症
整合素β_1在下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中整合素β1(Integrinβ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下咽鳞状细胞癌及20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Integrinβ1表达水平,应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结果 Integrinβ1蛋白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及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0%和3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MO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grinβ1的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是否伴淋巴转移相关(P<0.05);Integrinβ1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原发部位的下咽鳞癌组别间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Integrinβ1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癌组织黏附和浸润,检测Integrinβ1可能对评估下咽鳞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有一定意义。
甘卫刚洪育明刘海梁振源
关键词:整合素Β1下咽肿瘤鳞状细胞癌
整合素β1与头颈部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整合素是一类重要的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并影响血管生成。整合素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在肿瘤的生成、侵袭、转移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合素β1是整合素家族中最大的亚群,通过多条通路介导细胞黏附、信号传导等,对肿瘤的生成及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对整合素β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相关的肿瘤治疗做一综述。
甘卫刚洪育明
关键词:整合素Β1头颈部肿瘤细胞外基质信号传导
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260例,在局麻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同时行单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2例。结果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187例(72%),有效49例(19%),无效24例(9%),总有效率91%,术后随访1.5—2年,复发15例(6%)。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可以破坏鼻腔内、外侧壁前部的鼻腔反射和喷嚏反射弧感受器,降低该处的变应性鼻炎发作的扳机点作用,同时降低了鼻腔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轻血管扩张,减少腺体分泌,从而改善症状。该手术安全、有效,易于操作,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甘卫刚洪育明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鼻中隔偏曲下鼻甲
鼻出血二次填塞术后生理性海水应用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行二次填塞术后应用鼻朗喷鼻器对鼻部不适症状、鼻腔纤毛传输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鼻出血二次填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实验组选用鼻朗喷鼻器冲洗鼻腔,分别观察鼻部不适症状及鼻腔纤毛传输效率的变化。结果在鼻腔填塞术后的1、2、4周,实验组主观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P<0.05),实验组鼻腔黏膜纤毛传输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鼻腔二次填塞术后,相对于生理盐水,鼻朗鼻腔喷雾器冲洗鼻腔可以明显缓解鼻部不适症状,并且对于纤毛清除功能改善具有明显疗效。
甘卫刚严达忠向宇冯燚源
关键词:鼻出血
气管切开术在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与该类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口腔插管,研究组应用气管切开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肺部感染几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对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甘卫刚唐嗣泉严达忠毛磊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