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动脉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替罗非班
  • 2篇卒中
  • 2篇灌注
  • 2篇苯酞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机制
  • 1篇弹簧圈
  • 1篇弹簧圈栓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瘤
  • 1篇短暂性
  • 1篇多发

机构

  • 10篇济宁市第一人...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聊城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王鹏
  • 6篇刘华坤
  • 4篇张磊
  • 4篇初建峰
  • 3篇闫中瑞
  • 3篇周亚飞
  • 3篇王凯丽
  • 3篇李玉芝
  • 2篇刘朝来
  • 2篇司翠平
  • 1篇卞合涛
  • 1篇李冠增
  • 1篇闫西鹏
  • 1篇郭建文
  • 1篇程文静
  • 1篇夏章勇
  • 1篇张锐
  • 1篇李晖
  • 1篇秦倩

传媒

  • 3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苯酞腹腔注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腹腔注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各2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400 mg/(kg·d)丁苯酞,B、C组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共1周。A、B组均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仅暴露颈总动脉及分叉处。比较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凋亡细胞数、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NF-κB mRNA。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神经行为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及NF-κB蛋白、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B组比较,A组神经行为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及NF-κB蛋白、mRNA阳性细胞数减少;P均<0.01。结论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表达、减少脑组织凋亡细胞有关。
王鹏刘华坤张磊李玉芝王凯丽
关键词:丁苯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核转录因子ΚB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小凹蛋白-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变化
2017年
目的 观察小凹蛋白-1(Cav-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多发性硬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1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多发性硬化组),15例健康查体者血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av-1及MMP-9的表达。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ELISA结果显示多发性硬化患者Cav-1及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1及MMP-9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的表达高于健康查体者,有助于临床上协助诊断多发性硬化。
李玉芝张磊王鹏卞合涛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小凹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
替罗非班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血栓事件发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基础上术中预防性加用替罗非班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其对血栓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75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在术前仅接受传统的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处理(经典组).自2018年I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5例患者在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基础上术中预防性加用替罗非班(改良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血栓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经典组与改良组术中可视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4%(7/110)和1.2%(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5/110)和2.4%(4/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1%(10/110)和21.2%(3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3.6%(15/110)和19.4%(32/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有急性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发生,尿道黏膜出血及牙龈出血均为一过性,均自行缓解。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时,在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基础上,术中预防性加用替罗非班可以减少术中可视血栓事件的发生,且不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刘华坤王鹏张磊刘朝来周亚飞卢哲李晖闫中瑞初建峰
关键词:替罗非班血栓事件弹簧圈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加用自拟牛蒡汤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自拟牛蒡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牛蒡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电图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牛蒡汤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好,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凯丽王鹏闫西鹏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偏瘫型卒中预警综合征的治疗: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偏瘫型卒中预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但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偏瘫型卒中预警综合征患者。部分患者急性期持续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至少24 h,然后进行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替罗非班组);部分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主要疗效终点为发病后7 d时瘫痪侧肌力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次要疗效终点为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2分定义为临床转归良好。安全性终点为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出血事件。采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30例偏瘫型卒中预警综合征患者,其中替罗非班组19例(63.3%),对照组11例(36.7%)。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出血并发症。替罗非班组发病后7 d时瘫痪侧肌力和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以及3个月时临床转归良好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开始治疗时NHISS评分后,替罗非班是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040,95%置信区间0.040~0.449;P=0.009)。 结论:替罗非班急性期治疗偏瘫型卒中预警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能有效阻断病情进展,改善患者转归,且不会增高出血风险。
刘华坤王鹏蔡玉森郑兴月赵昊天周亚飞高丰王海洋初建峰闫中瑞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内囊卒中脑缺血替罗非班
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指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1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到痴呆,也包括合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VCI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优化认知领域的诊疗和研究,而临床对VCI的认识和应用还有很大不足。本综述分别从概念、病理机制、辅助检查及诊疗方法进行分析,更加全面了解VCI的研究进展,从而对VCI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管控,对VCI的早期识别及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方咏絮王鹏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病理机制
介入血运重建改善颈动脉次全闭塞伴轻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有轻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明确介入颈动脉血运重建对这类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续贯纳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住院的一侧颈动脉次全闭塞伴有轻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完成介入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接受MMSE评分和MoCA评分检查。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成功接受了介入颈动脉血运重建。患者术前33例患者在接受MoCA评分时都提示认知功能下降(19.58±1.54),而MMSE评分未发现有认知功能下降(26.88±0.74)。33例接受介入颈动脉血运重建患者术后3个月的MMSE和MoCA评分较术前均有提高,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有轻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的特点是MoCA评分较MMSE评分更敏感,能够发现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介入血运重建技术能够改善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有轻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刘华坤王鹏张磊刘朝来周亚飞初建峰闫中瑞司翠平
丁苯酞预处理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丁苯酞预处理(NBP)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前1周按400 mg·kg^(-1)·d^(-1)NBP预处理。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观察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TLR4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sham组为0分,NBP组神经行为学评分[(1.62±0.15)分]显著低于IR组[(2.33±0.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体积测定显示:NBP组脑梗死体积[(164.3±7.5)mm3]小于IR组[(186.5±10.1)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BP组脑组织TLR4蛋白(9.1±1.1)及mRNA(10.2±1.3)均较IR组TLR4蛋白(14.4±1.3)、mRNA(15.6±1.4)表达降低(P<0.01)。结论丁苯酞抑制TLR4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王鹏王凯丽刘华坤司翠平程文静李玉芝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TOLL样受体4丁苯酞预处理
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超急性脑出血中凝血指标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破血逐瘀药物治疗脑出血超急性期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发病6 h以内住院脑出血患者63例,随机双盲分为药物组31例和安慰剂组3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老年健康人31例作为健康组。所有脑出血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防治并发症等常规对症治疗,药物组患者同时给予破血逐瘀中药颗粒剂口服或鼻饲,安慰剂组患者同时给予安慰剂口服或鼻饲,均连续10 d。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2 h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并与健康组比较; CT检测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入院72 h、入院10~14 d血肿体积,比较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入院时和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统计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量表预后分级情况,并分析预后与凝血指标的关系。结果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INR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入院24 h和72 h的PT、APT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时间点血肿体积及治疗后3个月NHISS评分、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但预后良好组FIB和D-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 05)。结论脑出血超急性期服用破血逐瘀药物可能是安全的,早期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短期预后。
张锐郭建文李冠增秦倩王鹏马宗瑞夏章勇
关键词:凝血指标
脑血流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日益攀升,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近年来研究显示,在AD发病前的较长时间内,脑血管已开始出现结构与功能上的损伤,其中早期脑血流量(CBF)灌注异常会显著提高发病风险。研究认为血-脑屏障受损、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等病理机制可导致CBF改变,使神经元变性、死亡,最终导致认知及记忆功能减退。基于现代脑血流灌注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研究CBF提供了便捷且有效的方法,进而为预测AD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本文就CBF与A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D的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方咏絮张永欢刘华坤初建峰臧金鑫王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血流量病理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