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芹

作品数:68 被引量:1,09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20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3篇古尔班通古特
  • 33篇古尔班通古特...
  • 15篇沙垄
  • 14篇土壤
  • 11篇结皮
  • 9篇植物
  • 8篇生物结皮
  • 8篇风速
  • 7篇灌丛沙堆
  • 6篇水分
  • 6篇塔里木沙漠
  • 6篇柽柳
  • 6篇公路
  • 5篇植被
  • 5篇沙漠公路
  • 5篇塔里木沙漠公...
  • 5篇平均风
  • 5篇平均风速
  • 5篇骆驼刺
  • 5篇风沙危害

机构

  • 63篇中国科学院新...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新疆额尔齐斯...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塔克拉玛干沙...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68篇王雪芹
  • 15篇蒋进
  • 13篇张元明
  • 12篇雷加强
  • 10篇胡永锋
  • 9篇杨帆
  • 8篇刘进辉
  • 8篇杨东亮
  • 8篇韩章勇
  • 8篇马洋
  • 7篇郭洪旭
  • 6篇盖世广
  • 6篇钱亦兵
  • 6篇赵从举
  • 5篇宋春武
  • 4篇张伟民
  • 4篇杨维康
  • 4篇吴涛
  • 3篇陈均杰
  • 3篇陈晋

传媒

  • 13篇中国沙漠
  • 11篇干旱区地理
  • 5篇生态学报
  • 5篇干旱区研究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分异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4
2000年
从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的影响因素入手 ,分析了公路沙害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的原因 ,并给出相应的分异规律。公路沙害的水平分异是在不同风沙地貌背景上不同的风力及组合综合作用的结果 ,同时受人为因素对防沙体系设置的影响 ;公路沙害的垂直分异通过不同地貌部位体现出来 ,它是由地形地貌对风动力、有效沙物质量。
王雪芹雷加强黄强
关键词: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
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通过分析沙漠公路不同时段和地段风沙危害的特点 ,找出了从北向南风沙危害强度趋于减弱 ,公路及防沙体系受害程度逐渐降低的规律。注意到防沙体系所受风沙危害类型和程度在公路东西两侧和不同地貌部位差异明显。并且查明随着时间推移 ,公路受害面积扩大 ,重型沙害所占比例明显增长的公路沙害发展状况。
钱亦兵王雪芹黄强赵景峰雷加强
关键词:浙江公路风沙危害
春夏季放牧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世界上温带荒漠生物多样性的精华和最为丰富的典型区域。历史上这里就是北疆羊和部分马匹重要的冬牧场,但近年来的放牧活动在春夏季也开始进入沙漠腹地,使地表性质与植被覆盖发生了明显改变。应用野外随机取样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春夏季放牧和冬季放牧沙垄土壤种子库差异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放牧沙垄种子库种数为24种,而春夏季放牧沙垄有20种,后者明显减少了植物种数。冬季放牧沙垄种子库密度为(353.2±87)粒.m-2,而春夏季放牧沙垄为(189.1±23)粒.m-2,比前者减少了88%。两类沙垄土壤种子库的生活型组成都以一年生植物为主,相似性系数为0.711。相同沙垄不同部位的物种相似性系数在0.429~0.600之间,异质性较大,尤其表现在除垄顶之外的其他部位。冬季放牧沙垄和春夏季放牧沙垄地上植被中分别有植物36种和26种,各生活型所有物种均为后者低于前者,其中短命、类短命物种数量减少幅度最大。春夏季放牧沙垄地上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而优势度升高。回归分析显示,冬季放牧沙垄定植群落有21%的变异来源于土壤种子库,而春夏季放牧沙垄有51%的变异来源于土壤种子库,可见不同季节的放牧干扰显著影响土壤种子库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关关系。
吴涛王雪芹盖世广郭洪旭陈明王琪全永威金兴强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
绿洲沙漠过渡带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灌丛沙堆-丘间地系统土壤盐分含量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西部过渡带为研究区,选取植被盖度为30%、15%~20%、10%、<5%的4个典型样地,对各样地的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灌丛沙堆-丘间地系统典型部位0~10cm和10~20cm土壤进行系统采样,测定土壤pH值及总盐、Cl^-、Na^+、K^+、SO_4^(2-)、Ca^(2+)、Mg^(2+)、CO_3^(2-)、HCO_3^-含量,从风沙地貌的角度探讨过渡带沙漠化进程中土壤盐分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总盖度的降低,0~10cm层土壤pH值及总盐、Cl^-、K^+、Na+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SO2-4和Ca^(2+)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Mg^(2+)含量随着植被盖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灌丛下→沙堆边缘→丘间地→风影区,总盐、Cl^-、K^+、Na^+、SO_4^(2-)、Ga^(2+)、Mg^(2+)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位于灌丛下,最小值位于丘间地;pH值和HCO_3^-含量大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小值位于灌丛下,最大值多位于丘间地,二者存在中度相关(r=0.644)。与0~10cm土层相比,10~20cm总盐、Cl^-、K^+、Na^+含量明显增加,SO_4^(2-)、HCO_3^-、Ga^(2+)含量降低,Mg^(2+)含量和pH值没有明显的变化。两土层各盐分含量随植被盖度的梯变呈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以蒸腾作用、泌盐作用和根系的选择性吸收作用等为主的生物积盐作用与地下水蒸发聚盐以及地表风蚀强度等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应该是影响绿洲沙漠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盐岛效应强弱的关键因素。
刘进辉王雪芹马洋谭凤翥
关键词: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
柽柳灌丛沙堆三维流场随背景植被变化的风洞实验被引量:9
2018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广泛分布的柽柳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植物为原型,依据风沙运动相似理论,制作5组背景植被盖度灌丛沙堆模型,在风洞中进行风流场变化规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柽柳沙堆三维流场结构可划分为6个区域,即沙堆前减速区、沙堆迎风坡加速区、沙堆两侧急流区、沙堆背风侧强涡流区、沙堆后尾流恢复区和沙堆上空混合加速区。灌丛沙堆对流场结构影响范围为沙堆前10H到沙堆后14H区段,旁侧影响宽度不超过沙堆宽度的3/4,垂直方向上主要影响灌丛沙堆总高度相对应的下方区域,最大不超过灌丛沙堆总高度的2倍。风速变化不构成对流场结构的影响,但背景植被变化对流场结构影响明显。随着植被盖度增大,沙堆前减速区和沙堆后尾流恢复区范围扩大,两侧急流区和背风侧涡流区范围缩小。背景植被的出现明显降低了其所在高度层的风速,柽柳沙堆各分区地表加速率均随背景植被盖度呈指数规律下降,当植被盖度在16%时加速率变化趋于平缓。从维护绿洲安全的角度出发,根据风沙动力学原理可将16%视为灌丛沙堆科学保育中可能的临界背景植被覆盖值。
谭凤翥王雪芹王海峰徐俊荣袁鑫鑫
关键词:三维流场风洞实验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表面风流速度变化规律
<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地表覆盖极其复杂。沙垄表面风速变化的室内风洞模拟难以实现。本文于2007年4~5月,采用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研制的 DETI 可移动测风梯度站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
盖世广王雪芹吴涛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速变化
文献传递
风沙侵袭影响下绿洲边缘植物群落点格局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为研究区,运用Ripley’s K(t)函数点格局分析,研究风沙侵袭影响下植物群落结构和点分布格局的变化。风沙侵袭对植物组成种类无影响,均由骆驼刺、柽柳和花花柴组成,但自内侧向外围随着风沙侵袭强度加大,植株密度和盖度会明显降低,组成比例上从以骆驼刺为主向各种群均匀发展,并且骆驼刺的树冠面积随之显著增加,柽柳和花花柴的树冠面积显著减小。种群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3个种群在30 m的空间尺度上均以聚集分布为主,随风沙掩埋强度增加,3个种群分布类型从聚集变为随机,且聚集分布的尺度范围及聚集峰值所在尺度逐渐减小。研究区内各种群间以负关联为主,随风沙侵袭强度加大,各种群间的负关联程度及尺度范围均呈减弱趋势,最终变为不关联或部分尺度上较弱负关联。风沙掩埋的直接干扰和植物适应性及种间关联关系是种群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强烈的风沙掩埋抑制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促使群落退化,所以绿洲边缘的流沙深入区是过渡带建设及保护的重点区域。
杨帆王雪芹杨东亮韩章勇郑新倩
关键词: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
风沙活动区工程线路走向与风沙危害程度的关系——以塔里木沙漠公路为例被引量:19
2000年
在风沙活动区 ,公路或铁路等工程线路的走向无疑会对其本身及防护体系所受的风沙危害程度产生影响。本文以塔里木沙漠公路为例 ,提出在将风况与公路走向结合起来考虑的同时 ,以风沙活动强度垂直分量的转化率作为评价公路走向的一种数学方法 。
王雪芹雷加强
关键词: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地貌部位的高立式沙障阻沙特征被引量:19
2000年
对塔里木沙漠公路不同地貌部位的高立式沙障的阻沙效果分析表明 :垄间平地路段高立式沙障可以在 2~ 3年内有效阻止防沙体系外的沙子进入体系内 ,不但能有效阻止体系外风沙流进入体系内 ,而且降低了体系外沙丘移入体系内的速度 ;垄体、垭口和过渡区路段的高立式沙障 ,仅在短时间内有效阻止体系外风沙流进入体系内 ,不能使体系外沙丘移入体系内的速度降低 ;垄间新月型沙丘 (链 )路段的高立式沙障能明显降低体系外沙丘移入体系内的速度 ,使体系外沙丘遇高立式沙障后顺高立式沙障方向移动 ,但最终能越过高立式沙障进入体系内 ;在垄间线形沙丘分布路段 ,丘体附近的高立式沙障在 2~ 3年内既被埋没 ,其他地段的高立式沙障设置 4~ 5年后才能被埋没。
黄强雷加强王雪芹
关键词:塔里木沙漠公路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表面风的脉动特征
利用DETI可移动测风系统,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进行实地观测,获取了主要风季沙垄表面7个典型部位200cm高度的风向及距离地表20Cm、40cm、60cm、100cm和200cm五个高度的风速系列数据。
胡永锋王雪芹
关键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平均风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