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安
- 作品数:9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水利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无卤磷系阻燃聚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5
- 2005年
- 无卤磷系阻燃聚合物燃烧时低烟无毒,对环境污染少,阻燃剂含量较少就能达到好的阻燃效果,且对聚合物材料的各种性能影响甚微,因而无卤磷系阻燃聚合物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无卤磷系阻燃聚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并展望了无卤磷系阻燃聚合物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 吴育良王长安许凯陈鸣才
- 关键词:阻燃剂磷
- 水性聚氨酯改性乳化沥青防水涂料被引量:15
- 2004年
- 本文以水性聚氨酯为改性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运用相容剂等助剂提高了水性聚氨酯与沥青的相容性,并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涂料的配方及其性能。当水性聚氨酯达到沥青质量的1/4后,粘结强度≥0.18MPa,拉伸强度≥0.68MPa,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防水涂料进行推广。
- 王长安吴育良许凯陈鸣才
-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相容剂防水涂料粘结强度沥青
- 乳化沥青及其乳化剂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25
- 2006年
- 概述了国内外乳化沥青及其乳化剂在建筑防水、道路维修养护等领域的应用概况,着重论述了乳化剂的分类、选择方法以及乳化剂复配体系的应用情况。根据我国的现状,指出了乳化沥青的高性能化、沥青乳化剂多样化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 王长安吴育良郭敏怡陈鸣才
- 关键词:乳化剂复配体系乳液稳定性
-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分子合成及加工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重点概述了近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环境友好介质在高分子合成与加工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具体介绍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丙烯酸的合成及疏水改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高分子合成介质的前景。
- 曹现福陈鸣才陈德宏王长安许凯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高分子
- 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被引量:37
- 2005年
- 以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为依据,研究了5种离子型乳化剂、2种助剂以及6种无机离子对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4%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E01为主乳化剂,添加0.6%的羟乙基纤维素和适量的OP-10即可满足不同的施工需要。
- 王长安吴育良许凯陈鸣才
- 关键词:乳化沥青稳定性影响因素
-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6年
- 介绍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聚合物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与基质沥青的分散性、溶胀性和相容性问题,着重论述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改性沥青的可能性。指出SBS、SBR与沥青适当相容并达到均匀分散,是充分发挥改性效果的前提;化学改性以及复合改性技术是提高沥青性能的重要手段。
- 王长安吴育良许凯陈鸣才
- 关键词: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丁苯橡胶改性沥青化学改性
- 阻燃型α-苯乙烯磷酸/MM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1
- 2006年
- 利用PC l3和苯乙酮合成含有活性双键的α-苯乙烯磷酸(PVPA),再将PVP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共聚,使含磷阻燃基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在聚合物分子链上。通过DSC、TGA、LO I等测其各种性能。结果表明,阻燃聚合物P(MM A/PVPA)相比于均聚物PMM A,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分解温度和LO I值均得到了提高,成炭率也得到了增加。
- 吴育良王长安许凯陈鸣才
- 关键词:阻燃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转相法低温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转相法低温制得了性能良好的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研究了乳化剂等对沥青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讨论了改性沥青的部分性能。结果表明,使用质量分数为2.8%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烷基聚氧乙烯基双季铵盐/聚氧化乙烯烷基醚(质量比1∶1∶3)复合乳化剂,沥青乳液的稳定性能满足T0655—1993标准的要求;Ca2+、NH4+的浓度分别小于1.44,2.34mmol/L时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当丁苯胶乳与沥青乳液质量比为1∶8时,试样的黏结强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分别达到0.21MPa、0.34MPa、210%,性能达到JC/T408—1996标准的要求。
- 王长安吴育良许凯陈鸣才
- 关键词:改性乳化沥青
-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相变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4年
- 微胶囊技术因其独特的功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微胶囊相变材料是将微胶囊技术应用到相变材料中而形成的新型复合相变材料。文章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及其功能,重点论述了微胶囊相变材料及其结构组成、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叶四化王长安吴育良郭元强张秀菊
- 关键词:微胶囊技术相变材料微胶囊相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