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良智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遗址
  • 4篇金城
  • 3篇遗址出土
  • 3篇石家河文化
  • 3篇考古
  • 3篇城址
  • 3篇出土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屈家岭文化
  • 2篇龙山文化
  • 2篇环境考古
  • 1篇新石器文化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发掘简报
  • 1篇源流
  • 1篇院校
  • 1篇烧成

机构

  • 14篇湖南省文物考...
  • 8篇山东大学
  • 2篇河南省文物考...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山东省文物考...

作者

  • 19篇王良智
  • 3篇王青
  • 2篇贾英杰
  • 1篇吴又进
  • 1篇方辉
  • 1篇陈雪香
  • 1篇毛龙江
  • 1篇李静

传媒

  • 4篇考古
  • 3篇华夏考古
  • 2篇湖南考古辑刊
  • 1篇黄河.黄土....
  • 1篇江汉考古
  • 1篇南方文物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中国文物科学...
  • 1篇湖南省博物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东营市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被引量:20
2010年
2008年3~6月对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第一地点进行了发掘,揭露出一处西周中期前后的煮盐作坊址,包括卤水坑、刮卤摊场、盐灶、淋卤坑、房址、灶址等与煮盐有关的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遗物,以陶器为大宗,另有大量贝壳、蚌壳和少量兽骨等遗物。
王青荣子禄王良智王良智
关键词:西周
试论彭头山文化的源流被引量:2
2020年
彭头山文化是一支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也是该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其发现与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尤以稻作遗存的发现和研究而被世人关注。截至目前,经过发掘的彭头山文化遗址以澧县彭头山、八十垱、杉龙岗和宜都城背溪四处遗存比较丰富。笔者曾根据上述四处遗址的材料,就彭头山文化的分期年代和类型问题进行了探讨[1]。本文拟在分期和类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彭头山文化的来源和去向。
王良智曲新楠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遗址
高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高职院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深化校企合作+明确学生中心"的培养理念,确定"细化专业方向+提升培养层次"的培养目标,明晰"强调自主学习+落实体悟学习"的培养规格,推行"实施学分选课+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制度,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的培养过程,构建"课程质量评估+多元发展评价"的培养评价。
曲新楠王良智
关键词:高职院校
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时空框架与谱系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以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为中心,新石器时代文化从公元前7100年延续至公元前1800年,是中国新石器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梳理这个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发现,20世纪90年代左右不仅是田野考古的...
王良智
关键词: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
湖南华容县七星墩遗址2019~2020年发掘简报被引量:3
2022年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北依长江,南滨洞庭,坐落在桃花山谷地,大荆湖西南隅(图一)。该遗址发现于1978年,201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试掘[1]。2018年该遗址被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课题研究,至202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连续开展了三个年度的考古工作。
王良智杨盯(拍摄)贾英杰胡重(绘制)代楠(绘制)
关键词:城址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国家进程初探(提 要)
王良智
湖南七星墩遗址中红烧土建筑材料的科学分析
2023年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先民将制陶技术运用于房屋建筑中,发展了一系列强度与耐水性能显著提升的烧土建筑材料,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发展脉络清晰,广泛利用红烧土材料。采用XRD法、XRF法、磁化率法和色度法从物相组成、元素成分、磁化率、色度等方面对湖南七星墩遗址出土的不同文化时期的烧土样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件红烧土样品应均为就地取土,并在泥料中加入了稻壳和稻草等植物残骸作为羼和料,经人工烘烤而成的建筑材料,等效烧成温度区间为550~700℃。研究结果可丰富史前建筑史的研究,磁化率测温法为未烧制黏土考古材料的烧成温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可尝试应用于早期陶器(尤其低温陶器)的烧成温度研究。
王庆宇吴又进毛龙江王良智单思伟张云逸
关键词:烧成温度磁化率
湖南宁乡花草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2021年
湖南宁乡花草坪遗址分别于2001年和2014年度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遗存主体属于"堆子岭文化",年代相当于大溪文化三、四期或略晚。这批遗存的发掘和整理为研究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王良智王良智李静(绘图)李静
环境考古
2008年
本文以蒙塞拉特岛克雷镇(Clay County MS)亚布鲁(Yarborough)遗址为例对环境考古进行了介绍。作者指出,环境考古对于考古文化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环境考古可以为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及土地管理者就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埃文·皮卡克(Evan Peacock)王良智方辉
关键词:环境考古自然环境考古文化生物学家生态学遗址
湖南地区石家河文化初步研究
2021年
近年来,为配合“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的开展,湖南地区陆续发掘了七星墩、唐林、罗家冲、车轱山、鸡叫城等遗址,取得一些重要收获,加深了对湖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认识。本文在总结湖南地区石家河文化发现和研究历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新发现,重点讨论了湖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分期与年代、地方类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问题。
王良智
关键词:石家河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