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瑞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形态测量学
  • 2篇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理想
  • 1篇大学生理想信...
  • 1篇大学生理想信...
  • 1篇稻蝗
  • 1篇信念
  • 1篇信念教育
  • 1篇中华稻蝗
  • 1篇生理
  • 1篇实效
  • 1篇实效性
  • 1篇实效性研究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理想信念
  • 1篇理想信念教育
  • 1篇龄期
  • 1篇个体发育

机构

  • 5篇台州学院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海瑞
  • 3篇白义
  • 2篇梁仁杰
  • 1篇周高雅

传媒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现代物业(中...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研究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对浙江省5所高校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内涵的认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60份,收回645份,有效问卷609份,有效率约94%。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持有"坚持、信仰"和"探索、思考"的态度,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政治理想是"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充满信心,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理想信念内涵认识不清,甚至持怀疑态度。相比之下,大学生中中共党员和学生干部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认识更加明确到位。
周高雅王海瑞俞灵枝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实效性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黄蜻翅的雌雄二态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本研究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前翅和后翅的雌雄二态性进行分析,探讨黄蜻雌雄性在翅上的形态差异。【方法】通过对黄蜻的前翅和后翅做数字化标点,获得翅的形态信息。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TPS)获得雌雄性在翅型和翅脉上的差异性。【结果】PCA结果表明,黄蜻雌雄性的前翅和后翅在翅型、翅脉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后翅间的差异更大。经TPS分析可知,雌雄性黄蜻前翅上的差异部位主要发生在亚翅结和三角室,后翅的差异部位主要发生在亚翅结、肘脉域和臀角区域。对黄蜻前后翅的大小分析(CS)可知,雌性黄蜻前后翅较大,雄性黄蜻前后翅较小。【结论】黄蜻雌雄性间的翅型结构差异性表明雌雄性在其各自生活史中履行不同的职责,特定的飞行模式逐渐形成特定的翅型、翅脉结构。
白义戴董峰包克瓯邱安妮梁仁杰王海瑞
高校感恩教育之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在阐述感恩、感恩教育涵义的基础上,对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分析,最后提出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对策。
王海瑞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
中华稻蝗不同龄期的形态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个体发育中经历体型渐变发育过程,随着龄期增加,一些功能器官逐渐发育完善,并执行相应的功能。研究中华稻蝗的个体发育规律,对于充分认识蝗虫体型的形成规律,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不同虫龄的中华稻蝗身体结构的发育过程,探讨各器官结构的形成规律以及其功能的实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稻蝗不同龄的后翅、前胸背板、腹板、颜面、后足股节大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虫龄的增加,各结构呈线性增大。PCA法和薄板样条法结果表明后翅从4龄到6龄,翅型结构呈渐变规律,成虫时肘脉域变小,轭脉域及臀脉域扩大,后翅的形状随其功能的实现显著不同于翅芽时期。前胸背板、颜面和后足股节随虫龄的增加在PC1轴呈渐变规律,随着取食和运动能力的增强,前胸背板变得更加宽阔、颜面的颊侧更加宽大,后足股节更加细长。腹板的形状在低龄阶段差异不大,成虫时在后足股节的着生区大而且向外突出。【结论】中华稻蝗不同虫龄间在后翅、前胸背板、腹板、颜面、后足股节等功能器官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龄期的增加,各功能器官的形态呈渐变规律,然而这些功能器官的形成并非等比例扩大,而是形成特定的形态来实现其功能。
胡鑫潘晓丹周斌灵王奇美陈佳航王海瑞白义唐亿意
关键词:中华稻蝗个体发育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四种滨螺形态差异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浙江省大陈岛海域常见的4种滨螺间的形态关系。对4种滨螺的壳口、螺体分别进行数字化标点,经叠印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薄片样条法分析,获得4种滨螺在壳口和螺体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形态特征与潮间带环境适应性关系。PCA结果表明四种滨螺壳口间差异在主成分轴上无法有效分开,而螺体间差异在主成分轴上能有效分开,说明壳口特征在不同滨螺间不具有规律性差异。螺体的PCA中PC1轴可以将短滨螺与其他3种滨螺区分,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差异的部位主要在体螺层的宽度和螺体的高度间,PC2轴可以将粒结节滨螺与其他3种滨螺分开,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差异部位主要是体螺层之上第一层以及体螺层之间。基于螺体特征的4种滨螺亲缘关系分析表明粗糙滨螺与塔结节滨螺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短滨螺,粒结节滨螺最不相近。运用特征追踪法对螺层和螺肋特征追踪,结果表明螺层6层,螺肋密生是滨螺的祖先特征,后来演化出7层和8层的螺层特征以及颗粒状突起的螺肋特征。
陈楠桦梁仁杰白义王海瑞
关键词:滨螺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