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洋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抗氧化
  • 3篇伤流
  • 3篇伤流液
  • 3篇罗布麻
  • 3篇活性
  • 2篇丝瓜
  • 2篇丝瓜伤流液
  • 2篇泡茶
  • 2篇自由基
  • 2篇外周
  • 2篇稳定性
  • 2篇理化性
  • 2篇理化性质
  • 2篇罗布麻茶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抗氧化物
  • 2篇抗氧化物质
  • 2篇冲泡
  • 2篇冲泡条件
  • 1篇续随子

机构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野生植物...
  • 2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1篇王洋阳
  • 7篇陆长梅
  • 4篇赵金凤
  • 4篇唐泽紫
  • 4篇陈敏敏
  • 3篇王蔓丽
  • 3篇伊力哈木
  • 2篇彭雪梅
  • 2篇顾龚平
  • 2篇张卫明
  • 2篇周乙华
  • 1篇蔡后荣
  • 1篇夏永泉
  • 1篇张德平
  • 1篇刘梅
  • 1篇潘晴
  • 1篇宋培新
  • 1篇赵伟
  • 1篇芮璐
  • 1篇许丽娟

传媒

  • 4篇食品科技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检测新疆和田红葡萄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特性,用体外检测法检测了该伤流液对.OH、O2-和DPPH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本质上由自由基介导的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以及清除.OH能力的温度和空气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检测的各项指标中,葡萄伤流液仅对.OH以及对本质上由.OH介导的红细胞溶血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而对O2-和DPPH清除力微弱、对由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抑制能力也很微弱。其清除.OH的能力耐高温,但对空气敏感,但75℃、30 min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葡萄伤流液对空气的敏感度。葡萄伤流液的高.OH清除活性和低O2-.清除活性、以及该活性的极耐高温提示葡萄伤流液中的抗氧化物质与葡萄中常见的抗氧化剂不同。
赵金凤伊力哈木王洋阳唐泽紫陈敏敏陆长梅
关键词:伤流液抗氧化自由基稳定性
葡萄伤流液中抗氧化物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葡萄伤流液对·OH以及对本质上由·OH介导的红细胞溶血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且该抗氧化能力对高温很不敏感。为推测其中抗氧化物质的化学本质,检测与分析葡萄伤流液的理化性质和常见抗氧化物质在葡萄伤流液中的含量。结果显示,葡萄伤流液中的抗氧化物质是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还原糖以及原花青素等黄酮类等物质的可能性较小。该抗氧化物质极性较强,分子中可能含有-OH和不饱和双键,其分子量小于1000u;该物质可能在210~2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在激发波长为366nm时,在452.8nm处有荧光发射。至于其确切的化学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王洋阳赵金凤唐泽紫陈敏敏伊力哈木陆长梅
关键词:抗氧化物质理化性质
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可提示重型甲型H1N1流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能否提示重型甲型H1N1流感。方法分析2009-2010年经病原学确诊的21例重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常规结果和其他特点。结果 21例重型患者中,除2例(9.5%)合并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外,其他19例(90.5%)外周血白细胞均正常或降低;17例(81.0%)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20%,且绝对计数均<0.8×109/L,最低值分别为1.2%和0.1×109/L。随着病情改善,除1例外,其余16例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2~3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和绝对计数下降可提示重型甲型H1N1流感。
周乙华赵伟宋培新王洋阳张德平蔡后荣
关键词: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
丝瓜伤流液中抗氧化物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丝瓜伤流液对DPPH·、·OH等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由自由基介导的卵黄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推测其中抗氧化物质的化学本质,本文检测与分析了丝瓜伤流液的理化性质和常见抗氧化物质在丝瓜伤流液中的含量。结果显示,丝瓜伤流液中的抗氧化物质是蛋白质、维生素、多糖、还原糖以及黄酮类等物质的可能性较小。伤流液干物质中含氮量较大而蛋白含量较低,其紫外与红外光谱特性,以及清除DPPH·的活性物质的极性较大,分子量小于1000Da等的特性提示,有可能该物质与生物碱类物质相关,至于其确切的化学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王洋阳唐泽紫陈敏敏王蔓丽赵金凤陆长梅
关键词:丝瓜伤流液抗氧化物质理化性质
葡萄树伤流液的抗氧化特性研究及物质鉴定
王蔓丽伊力哈木陆长梅彭雪梅王洋阳
一种快速、经济提取外周凝血基因组DN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经济、快速且高质量提取人体外周凝血DNA的方法。方法:摸索最佳的匀浆条件,对外周凝血块进行匀浆,采用KI法对匀浆液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凝胶电泳、单重PCR和多重PCR检测凝血基因组DNA的提取产量和质量,并分别与常规的凝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即蛋白酶K消化法,以及提取抗凝血基因组DNA的KI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佳的匀浆条件为:39000 rmp,15秒。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基因组DNA完整性好,纯度和产量与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凝血DNA和KI法提取抗凝血DNA的结果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单重PCR和多重PCR也获得了理想的扩增结果。结论:与常规的外周凝血提取方法相比(蛋白酶K消化法),本方法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能快速、经济、有效地提取外周凝血基因组DNA,可用于后续的科研和临床诊断需要,解决了部分科研机构血液基因组DNA的样本来源问题。
许丽娟马骁王洋阳王静潘晴刘梅
关键词:匀浆
罗布麻茶泡茶方案及制茶工艺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以新疆尉犁地区微波杀青罗布麻茶为实验材料,分析可检测茶叶冲泡程度的方法,寻找将茶叶活性物质充分泡出的最佳冲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利于罗布麻茶中活性物质充分利用的制茶工艺。结果显示:罗布麻茶茶汤的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和OD325值,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在罗布麻茶冲泡效率检测中,可以采用3种检测方法的任一方法;影响罗布麻条型茶中活性物质泡出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冲泡次数>冲泡水温>冲泡时间,活性物质在95℃水冲泡9 min的第一遍茶汤中的含量最高;罗布麻条形茶在此条件下连续冲泡3次,只能冲泡出茶叶浸提液活性物质总量的50%,而经过粉碎处理,3次连续冲泡几乎可以冲泡出所有能冲泡出的活性物质,提示将罗布麻条形茶粉碎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泡茶过程中的活性物质泡出率。
芮璐王洋阳张卫明刘起棠顾龚平陆长梅
关键词:罗布麻茶冲泡条件活性物质
基于RAPD标记的罗布麻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RAPD技术对采自我国8个省份的9个罗布麻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引物,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8条.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7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96,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339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841,即11.5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88.4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远高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显示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不完全相关.针对现有罗布麻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对现有自然居群的保护.
彭雪梅张卫明王洋阳顾龚平陆长梅
关键词:罗布麻野生居群RAPD
血浆是引起血沉增快的主要因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阐明血沉增快的原因是血浆还是红细胞。方法:收集72例血沉异常的抗凝血标本,同时收集血型相对应的72例血沉正常标本,组成血型相同的血沉异常和正常标本72对,每对互换血浆后重新测定血沉,与原始血沉结果比较,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沉与血浆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关系。结果:血沉异常标本的红细胞加入血沉正常标本的血浆后,72例(100%)血沉均减慢,其中30例血沉下降90%以上,35例下降70%-90%,7例小于70%。血沉正常标本的红细胞加入血沉异常标本的血浆后,67例(93%)血沉加快,其中58例(81%)变为异常(18例血沉加快10倍以上,40例加快5-10倍)。球蛋白、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血沉具有线性关系,球蛋白(r=0.420,P<0.001)和纤维蛋白原(r=0.673,P<0.001)与血沉呈正相关,而白蛋白(r=-0.558,P<0.001)与血沉呈负相关。结论:血沉增快主要与血浆因素相关,红细胞对于血沉的影响作用很小。
夏永泉王洋阳周乙华
关键词:血沉血浆红细胞
丝瓜伤流液的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用体外检测法检测了丝瓜伤流液对DPPH、·OH、O2-·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卵黄脂质过氧化和对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除O2-·外,丝瓜伤流液对DPPH、·OH等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Fe2+诱导的卵黄脂质过氧化和由UV、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且其对·OH的清除和本质上主要由·OH诱导的卵黄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和抑制力相对较强;丝瓜伤流液的体外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对空气(氧气)敏感,而对温度不敏感且100℃处理30min可以大大提高丝瓜伤流液抗氧化能力对空气的稳定性,这一性能大大提高了丝瓜伤流液的应用价值;丝瓜伤流液的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对温度、尤其对空气的稳定性不一致,提示丝瓜伤流液中执行清除DPPH、·OH自由基功能的活性物质并不是同一种物质。
王蔓丽唐泽紫陈敏敏王洋阳赵金凤陆长梅
关键词:丝瓜伤流液抗氧化自由基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