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泽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人工肝
  • 5篇衰竭
  • 5篇细胞
  • 5篇肝衰
  • 5篇肝衰竭
  • 4篇灌流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灌流
  • 3篇体外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肝炎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灌流
  • 2篇中间型
  • 2篇树脂
  • 2篇体外诱导
  • 2篇细胞因子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王泽文
  • 8篇王英杰
  • 7篇王宇明
  • 4篇刘国栋
  • 4篇何念海
  • 4篇刘俊
  • 4篇姚青
  • 4篇宋治远
  • 3篇李佳佳
  • 3篇仝识非
  • 2篇罗宾伟
  • 1篇李晓寒
  • 1篇廖新华
  • 1篇李永华
  • 1篇文红伟
  • 1篇李嘉佳
  • 1篇钟理
  • 1篇向德栋
  • 1篇文宏伟
  • 1篇宁旭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刺激器
一种细胞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正、负15伏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正负特性的矩形波振荡器、分压器及压控电流源电路;其中,正、负15伏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正负特性的矩形波振荡器和压控电流源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正负...
姚青马显光宋治远宁旭廖新华李晓寒王泽文仝识非
文献传递
环磷酸核苷对重组mHCN4通道的调控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环磷酸核苷对重组mHCN4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选、纯化2月大昆明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pUC18、pcDNA3-mHCN4、pIRES2-EGFP、pMSCV-puro等质粒载体为架构,构建pMSCV-mHCN4-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纯化的mMSCs,采用常规膜片钳技术,观察环磷酸核苷对阳性转染细胞mHCN4通道的调控作用。结果(1)mHCN4基因转染组细胞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对细胞外Cs+高度敏感。mHCN4通道电流的半数最大激活电压为(-99.0±5.8)mV,反转电位是(-22.5±5.2)mV,在-140mV电压时的激活时间常数为(451±61)ms。(2)当细胞内液加入cAMP后,阳性转染细胞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明显变大,通道的激活曲线向右移位,半数最大激活电压绝对值变小,反转电位负值加大,在不同指令电压下的激活时间常数变小。cGMP的调控作用与cAMP相似,但作用略弱于后者。结论环磷酸核苷对重建的HCN4通道有类生理性的调控作用,mHCN4基因修饰后的mMSCs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生物起搏种子细胞。
仝识非宋治远姚青钟理王泽文李永华张倩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HCN4小鼠起搏离子流
树脂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炎的体内外初步评价
血液灌流是典型的物理型人工肝方法之一,移植于血液净化技术,以活性炭为代表的血液灌流在肝衰竭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树脂血液灌流理论上有更好的吸附效果,但鲜有治疗肝衰竭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对HA型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重型肝...
王泽文王英杰王宇明向德栋
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3
2002年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常用的可靠方法之一,在中毒、尿毒症等病症的抢救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英杰王泽文文宏伟罗宾伟
关键词:血液灌流器重型肝炎生物人工肝血浆灌流
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体外诱导获得的心脏起搏样细胞动作电位检测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及环化核苷酸调控的阳离子通道亚型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4,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体外诱导分化的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动作电位特性。方法以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体外诱导获得的具有自发搏动的心脏起搏样细胞为实验组,同期培养的原代乳鼠窦房结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两组细胞的动作电位进行检测。结果心脏起搏样细胞及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均可记录到具有舒张期自动去极化的动作电位,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动作电位特性与原代培养的乳鼠窦房结细胞相比,其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幅度及动作电位周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阈电位较原代培养的乳窦鼠房结细胞显著降低(P<0.01)。结论从电生理角度证实,心脏起搏样细胞的特性与原代培养的乳鼠窦房结细胞相似。
王泽文宋治远姚青
关键词:动作电位全细胞膜片钳
三种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支持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比较物理型 (血液灌流吸附 )、中间型 (血浆置换 )及组合型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 )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安全性 .方法 :75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灌流吸附 (2 4例 )、血浆置换 (1 7例 )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 (34例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变化 .结果 :血液灌流吸附、血浆置换及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三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 (DB)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0 .0 1 ) ,而血浆置换及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PT、总血清蛋白 (TSP)下降 ,PTa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三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 .结论 :三种人工肝支持方法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
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人工肝
中间型和混合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支持效果对比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比较中间型 (血浆置换 )和混合型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 )人工肝支持方法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支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 1例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血浆置换 (17例 )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 (34例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 ,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变化。结果 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种方法治疗后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总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但两种治疗方法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中间型、混合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均有肯定的支持效果。
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李佳佳刘国栋王宇明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人工肝
混合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混合型人工肝支持方法———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浆内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  3 4例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血常规、PT、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情况等变化。结果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吸附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总有效率为 67.6% ,最终存活率仅为 2 9.1%。检测指标中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 <0 .0 5 ) ,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混合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有肯定的疗效 。
何念海王英杰王泽文刘俊刘国栋李嘉佳王宇明
关键词:肝衰竭人工肝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脏起搏样细胞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4(mHCN4)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影响。方法以构建的mHCN4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第三代rMSCs,获取稳定高效表达mHCN4基因的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进行α-actin、TroponinT、HCN4、Connexin43等基因表达检测。结果rMSCs转染mHCN4基因后,可获得高效稳定表达mHCN4的细胞,经连续不传代培养后出现大量的肌管样分化,并出现自主搏动的细胞,α-actin、TroponinT、HCN4表达检测均为阳性;而只转染绿荧光蛋白(GFP)的rMSCs仅出现少量的肌管样分化,并未观察到细胞的自主搏动;未转染组MSCs则未观察到肌管样分化。结论mHCN4基因修饰的rMSCs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具有自律性的心脏起搏样细胞,而mHCN4基因活化可能是促进rMSCs向心脏起搏样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
姚青宋治远仝识非王泽文
关键词:电生理学间充质干细胞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患者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清除作用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血浆灌流两种典型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肝衰竭患者体内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方法  7例和 1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行血浆灌流、血浆置换治疗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内毒素、细胞因子等的变化。结果 经血浆灌流治疗后 ,患者血中细胞因子、内毒素显著下降 ,但IL 6变化不大 ;血浆置换治疗后 ,患者血中内毒素下降明显 ,但对TNF α、IL 1β、IL 6清除效果欠佳。 结论 血浆灌流能更有效清除血浆多数细胞因子、内毒素 ,有望成为有效清除细胞因子的一种治疗手段 。
王泽文王英杰罗宾伟王宇明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灌流内毒素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